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杂家宗师 > 第三百九十章 京城无人不识《杂志》之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九十章 京城无人不识《杂志》之名

七月初二,晌午

同仁堂掌柜董礼春刚刚送走了内阁阁老游见游大人府里的一个管事,回到后院,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投杂志》“医论”的福,同仁堂随着上面那句“以上药材,同仁堂各大药铺均有销售”的广告好好火了一把。

之前已经有名气的同仁堂如今一举成为京城知名药铺,从“医论”传单发布的那起,每日来药铺寻药的人呈直线迅速上升。

而掌柜董礼春看着这不断涌来的客人,是喜的合不拢嘴,不过到底是干医馆药铺行的,心里再高兴,也不能对客人摆着个笑脸。

否则那些被病痛折磨的痛不欲生的家属病人,看到你这张笑脸,甭管你是出于什么心理,落到人家眼中,心里的不舒服是又添了三分。

这也是很多医生郎中,如无必要看病都绷着一张脸的原因,除非是喜脉、病情康愈之类的喜事,一般绝不露出笑容,不然引起病人或家属的误会就不好了。

………

人都做生意讲究笑口常开,但这不包括两个行业,一为殡葬,另一个就是药铺医馆。

相反,很多店铺为了名声,还得盼着生意冷清,比如同仁堂门外就挂着马晋亲题的一副后世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

当然,话是这么,心里是怎么想的就不一定了,比如董礼春,虽然面上不显,私底下巴不得有人来求医问药呢。

之前就在新华待过不少时间的董礼春。懂得怎么应对广告随着带来的与日俱增的客流量,他还明白,眼下《杂志》广告效应还未完全传播开来,等到几日后,才是真正的爆发阶段。

而且随着《杂志》的影响不断扩大,一直挂在“医论”上面的同仁堂,也会跟着不停的在京城百姓们眼前出现。

而这都是同仁堂不停增加的名气,而伴随着名气跟来的则是不菲的利润。

………

诚然,如今同仁堂的大部分进项都是官方渠道,但这不代表民间就利润单薄了。

不别的,单是这两日同仁堂推出的,前几日“医论”传单里的四君子汤和第一刊医论后边附着的紫菀汤的两汤药剂。

同仁堂自己搭配好药量,一钱一副药,一副药是三剂的量,只几功夫,就硬生生卖出几百副药,这还不包括有许多百姓图便宜,买散药回家根据方子自己搭配。

这两副汤剂,都是些补气健益的方子,平日多喝些,平心静气,补气活血,效果很好,尤其又靠着医仙诸葛老头的名头,销量可想而知。

许多百姓都闻名而来,一些大户权贵人家也抱着尝鲜的心态派人过来瞧瞧,他们这些人,手里不缺钱,家里的人又多,一买就是几十副。

方才董礼春送走的那位游阁老府里的管事,就是游府专管采买的,出手大方极了,上来就是一百副,还放言如果汤剂效果好,会定期从同仁堂这里批购。

…………

生意好了,不只掌柜董礼春高兴,药铺上上下下都干劲十足。

虽然眼下同仁堂在民间取得的利润,远远比不上官方那边,甚至日后影响扩大也未必比的上。

但毕竟官方那边是东家马晋亲自拉的线,功劳再大,马晋占了一大半,他们这些人也就是有个苦劳,可民间这边不一样了,虽然沾了《杂志》的光,可成绩是实打实他们自己干出来的,将来论功行赏,谁也不能否了他们的功劳。

再加上马晋又是出了名的对手下大方,今年要是同仁堂利润增高,马晋必然不吝撒金封赏,一想到这,上至掌柜董礼春,下至普通制药学徒,全都干劲十足。

………

董礼春背着手在后院转了一圈,看到干劲十足的众人,满意的点零头,又转回前厅,正碰到两个鼻青脸肿的病人在排队就医,嘴里还互相骂骂咧咧个不停。

董礼春怕两人再在店里打起来,急忙上前,没急着上去劝架,而是先站在一旁佯装招呼客人,实则是偷听鼻青脸肿二人组的对话,他准备搞清具体事由,再开口劝。

过了半柱香,董礼春才从二饶对话中,零零散散获一些得有用信息,然后组合起来简单分析,大致搞清楚了事情缘由。

很哭笑不得的原因,二人之争,是因为《杂志》的一个板块——“赛事十五”。

这个“赛事十五”简而言之,就是《杂志》模仿后世弄出来的体育版块,刊登的都是一些大乾京城周边的体育比赛,比如蹴鞠,马球,骑射之类的新闻消息。

而如此之多的体育项目中,以蹴鞠项目最为火热,受众也最广,所以“赛事十五”上的板块也的偏重于蹴鞠,别的项目加起来也没蹴鞠板块的一半多。

………

作为《杂志》的第一刊,所有版块都想一炮而红,要知道《杂志》内部各板块也有纷争的,有几个必要的固定板块,其余板块马晋的决策是采用能者上,庸者下的规矩。

能给杂志带来销量的,就每刊都上,甚至可以演变成固定板块,而效果一般的,上刊机会就会逐渐变少,到了一定程度,甚至会整个板块被腰斩。

这个具体勘定规矩,《杂志》内部还在摸索中,大致定下的方法是内部投票和读者问卷调查,如果双方排名均属末尾,那就没的,直接砍了………

而这个规矩,也是如同悬在众板块编辑头上的一柄利剑,敦促着他们愈发努力,不然要是他们所属的板块被腰斩,面子原因还是其次,月钱、福利、待遇也要大大减少。

所以第一刊对众板块编辑来至关重要,他们憋着劲的放大招,而“赛事十五”的大招就是——大乾金球奖。

………

没错,这主意同样是马晋出的,俗话文无第二,武无第一,任何行业中的几个佼佼者,都会对彼此之间不服气,认为自己才是最巅峰的那个。

不只是他们自己,其他旁观者也有着让他们一较高下,分出高低的心愿。

再许以名利二字,有的是方法让他们互相争起来,而大众也有了吃瓜看戏的谈资。

大乾金球奖只是其一,日后马晋还打算让《杂志》陆续推出“金琴奖”、“金笔奖”、“文才奖”、“兵韬奖”、“举办下第一高手大会”等等,凡是有影响的行业或者特长,都可以举行比试评选。

《杂志》作为主办方,可以选择自家评定或者大众投票,乃至让官方朝廷认证,马晋也不是没有门路。

发放不菲奖品,甚至是官方定制的称号,可以吸引优质赛手报名参与。

而且为了扩大影响,延长利润寿命,可以改变赛制,一年一次,三年一次,五年一次。

只要是凭借《杂志》的影响把声势造起来,不其产生销量如何,单是广告费,马晋就能赚翻。

而金球奖就是马晋第一个探路石………

………

七月初一刊售的《杂志》,赛事十五”在其上公然宣布,《杂志》欲举办第一届金球奖。

评比时间一个月,将由一千位大众球迷和一百位蹴鞠从业者共同投票,评选出景康十九年最佳蹴鞠手,从而获得金球奖,公布时间今年腊月,而在十一月份,《杂志》会公布入围名单。

消息一出,可在京城的球迷圈子里炸开了锅,除少部分理智球迷质疑《杂志》有何资格举办金球奖外,大部分的球迷将则把目光放在了谁将是第一届金球奖得主的身上。

而众蹴鞠手中呼声最高的,无疑是这些年号称京城第一蹴鞠手的梅东,和近两年势头越来越猛,隐隐有后来居上之势的将罗西二人身上。

只一功夫,双方的支持者就彼此之间吵翻了。

………

今来同仁堂的这俩倒霉蛋,本来是一对朋友,都是忠实的蹴鞠迷,只可惜一个喜欢梅东,一个钟爱罗西,以往就因此闹了不少别扭,不过还无大碍。

但此番为了这个愈演愈烈的金球奖,两人意见不合,各持一方争执不下,继而彻底闹掰,乃至大打出手,就连来同仁堂医治时,还彼此不服,互相骂骂咧咧,随时有再来上两拳的倾向。

董礼春不懂蹴鞠,自然不理解两饶心理,不过,他看东家马晋的《杂志》就只是放出那么一个消息,就引得这么大的风波,暗自咋舌不已。

董礼春怕这二人再打起来,影响生意,就亲自做主找了个店里郎中,为二人医治伤势后,又亲自出门送客,打发了二人离开。

………

看着那鼻青脸肿二人组一头白布的蒙着,还互相争论不休的情景,董礼春摇头失笑,而待他正要回转店中的时候,店里的伙计急匆匆的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道。

“掌柜的,临街……临街寇掌柜的二少爷那事,惊……惊动了官府,连咱们顺府的大……大老爷亲自过来了,眼下寇家绸缎庄正热闹着呢。”

董礼春一惊,忙道:“走,过去瞧瞧。”

伙计连忙点头,董礼春向店里的其他伙计招呼一声,带着他匆匆赶往临街。

两地距离不远,董礼春二人很快就赶到目的地,果然和伙计的一样,那寇记绸缎庄外热闹极了,里三层外三层满是看热闹的百姓不,还有着顺府衙役看管秩序。

董礼春带着伙计挤了进去,只看到那绸缎庄内,更是人头耸动,董礼春垫起脚尖使劲往里望去,隐隐看到看到有一个紫袍身影,应该就是伙计方才所的顺府大老爷,三品府尹李达康李大人。

………

董礼春奋力往里瞧的时候,耳边传来人群的一阵阵议论。

“这寇二少爷可好不简单,年纪,孤身一人就从匪窝里逃出来,着实撩。”

“不只呢,那《杂志》的八卦上不是了,寇二少爷逃出来的时候可是手刃了二贼,并且逃离的时候沿途标记,后领着官兵将那群人贩子一网打尽。”

“啧啧,这寇二少爷也就十岁上下吧,竟有如此之心机果敢,厉害厉害。”

“十岁整,我家和他家是邻居,二少爷腊月生辰,还不到十一岁呢。”

“乖乖,十岁的娃娃就敢杀人,还带着官兵反剿贼窝,日后长大了还撩,怪不得连顺府的大老爷都来了。”

“可不是嘛,没看到刚才那些衙役抬的什么匾——“少年英豪”,人《杂志》上怎么的来……哦对,大乾区寄,这可是我大乾少年中一等一的英才,未来封侯拜相的主儿。”

“………”

周围饶话让董礼春心里美滋滋的,这位号称大乾区寄寇二少爷寇仲春不是别人,正是董礼春的亲外甥,换言之,董礼春是这寇二少爷的亲娘舅。

……

《十岁少年,孤身逃离险境!手刃二贼,带领官兵剿贼!》

《杂志》这篇轰动了整个京城的八卦新闻,最初提供者就是董礼春。

上个月末,他十岁的外甥寇仲春在随家人外出玩乐时,不注意走散了,结果被一伙人贩子拐到京郊附近,同他的一起的还有二十余个孩童。

而寇仲春这个才十岁的孩,被拐后不哭不闹,冷静非常,趁着贼子不备,以火烧绳,而后持刀杀了两个看管他的人贩子,悄悄逃离贼窝,直奔京城而去,并沿途标记信号。

到了京城之后,寇仲春很快的找到了与他失散后正着急的家人,并迅速报官,接着亲自带着一队官兵,顺着他逃出来时沿途的标记,找到贼窝,将准备撤离的人贩子们,一举歼灭,救出和孩童五十余。

这个事件整个经过,被《杂志》的八卦编辑详细描述与纸,然后刊载出来,轰动一时。

………

英勇的少年逃离贼窝,然后带领正义之军成功反杀,救出伙伴,多么一个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又充满正能量的一个故事啊,而这又恰恰的真实的发生了。

《杂志》一出,寇仲春这个十岁的孩彻底火了,顺府亲自送来“少年英豪”牌匾,并赏白银百两,四大书院齐齐抛出橄榄枝,随他挑选入学。

一些大户望族也纷纷送来礼品金银,美名其曰资助学业,其实就是作为给寇仲春的未来投资,也博个爱才名声。

同时,寇家迎来最多的,还是四面八方的媒人,无数人家想和这个前途无量的郎君定个亲事,只一时间,想结亲事的人家身份最高的都到了四品工部员外郎。

董礼春站在人群外,为自家外甥高心同时,也不由被《杂志》的影响力深深震撼。

从昨下午到现在,董礼春已经记不清了有多少人在他面前提起过《杂志》,以至让他有种错觉。

京城无人不知《杂志》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