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皇帝 > 第三百二十一节 马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是,刘彻就将他见过的二牛抬杆耕作方式,对着自己的老爹简单的描述了一阵。

然后,刘彻道:“商君以来,牛耕渐成主流,以畜力,而非人力耕作,是当初商君耕战体系中,耕之战略的主流,可最近数十年,耕作方式停滞不前,甚至连牛耕都不曾普及,儿臣常常为此扼腕叹息,而最近新发现的这种二牛抬杆的耕作方式,却让儿臣有所启发,若能制出一物,使牛耕更加便利、简单、有效,仅此一物,就可抵数个郑国渠!”

听完刘彻的话,天子刘启也陷入了沉思。

别以为皇帝不懂耕作、种田!

实际上,刘家的天子,虽然算不上种田小能手,但对农事一点都不陌生。

太宗孝文皇帝十三年春,下诏: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栥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由此恢复了西周天子亲耕籍田的传统,并成为一个制度。

太宗孝文皇帝在位时,这个制度是得到了坚决的执行的。

皇帝下地耕作,可不仅仅只是做样子,而是真的下地摆弄过庄稼的!

窦太后的眼疾,也是那时候天天摆弄针线,落下来的!

作为太宗孝文皇帝的继承人,储君,当今天子没下过地,耕过田,那是骗人的!

时至今日,这个天子亲耕籍田的制度,虽然只剩下了一个做样子的仪式。

但是,早年的经历,使得刘启对于百姓的生活一点也不陌生。

尤其是太宗孝文皇帝还是一个喜欢手把手的教自己儿子的天子。

刘启至今记得,当年先帝,一边带着他们兄弟在宫中的籍田里拔草、浇水,一边就将许多的知识以及道理灌输给他们。

是以。刘启对于农事一点也不陌生。

相反,还挺熟练。

“太子想恢复商君的牛耕政策?”天子刘启问道。

“是!”刘彻自然也不隐瞒。

“难呐!”天子刘启忽然站起来,叹道:“太子可知。何以秦代能普通使用牛耕,而我汉室却只能以铝粑人力耕作?”

老爹这么一问。刘彻也愣住了。

刘彻不是那种对历史一无所知的家伙。

前世十几年诸侯王生涯,让刘彻看了许多书,对于先秦时代的历史也有所了解。

牛耕,其实不是汉室才出现的方式。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牛耕行为。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其推行的耕战体系中,耕这一块就是以大力鼓励和推广牛耕为中心。

譬如商鞅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

意思就是,偷马的死罪,偷牛的罪加一等!

汉律中也有类似的规定,用以保护耕牛。

然而,让刘彻奇怪的是,汉室建立以后,对于牛耕似乎不如秦代那么热衷了。

先前,刘彻还以为是自己的老爹和祖父曾祖都不懂牛耕的意义。

现在看来,或许情况并非如此!

刘彻也老实,既然遇到了自己不知的事情。很老实的跪下来,道:“请父皇教诲!”

“秦人能以牛耕,因为他们有养牛的地方啊!”天子刘启看了一眼刘彻。语重心长的道:“当秦之世,秦王必先西平戎狄,而后,南下中原,就是为了剪除后背之患,更为了获取牧牛马之草场!”

“至我汉家则不然,河南之地落入匈奴之手,代北只所,更是苦匈奴久矣。欲牧牛而不得,别说牛了。马都很少!”

听着老爹的话,刘彻心中也是震撼不已。

原来如此呀!

刘彻这才明白。为何等到了小猪统治,对匈奴开战以后,民间耕牛渐渐的兴盛了起来了。

很简单,对匈奴战争的获胜,带来了大量的战利品。

譬如,卫青收复河套地区,一次就为汉室获得了一百多万头牛马,以及一块最好的养马场。

霍去病历次出征,带回来的牛羊马等更是不计其数。

而此时,河南(河套)在匈奴人手里,代北、云中等可以养牛养马的地方,却一直受到匈奴的骚扰。

在这样的情况下,汉室自然就耕牛与战马奇缺。

是以,并非是汉室不想学秦人大力推广牛耕。

而是,汉室没有秦代的条件。

当秦之世,秦国的先王们不断的与西方的戎狄等游牧民族战斗,好几任的秦王就是死在与戎狄的战争之中的。

通过与戎狄的战争,秦人获得了大片的土地以及草场,可以蓄养战马和耕牛。

全盛时期的秦军,吊打匈奴、东胡毫无压力。

可是,现在的汉室,却没有秦人那样的条件。

自然也就不可能推广牛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牛,你再怎么憋也憋不出秦代那样兴盛的牛耕。

刘彻想了想,道:“既然无牛,可以马耕,用淘汰不用的驽马来耕地,应该不比牛耕效率低!”

没有牛就不耕地了吗?

刘彻就记得后世的欧罗巴,普遍是用马来耕地的,也没见得马比牛差到哪里去了。

而汉室因为最近数十年卧薪尝胆,同时也因为匈奴强大的军事压力的缘故,建立了许多马场。

这些马场中的马,自然不可能全部都是战马。

实际上,战马的培育是一件困难的工作,不是什么马都可以成为战马的。

所以,有相当数量的驽马,流落到了市面上。

因此,刘彻只是在稍稍扼腕以后,立刻就把主意打到了马身上。

天子刘启笑着看着刘彻。

这个太子还真是犟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

马耕也算是一个传统了,据刘启了解,代北、云中等地就流行用马耕,当年他当太子时,曾有一次随先帝回到代国,特意去考察一下当地的马耕,以刘启的了解,代地的马耕,并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因为,马比牛聪明啊!

想要驯服一匹马来耕地,跟训练一头牛耕地,那是两码事。

其次,牛的挽具,跟马的挽具,又是两回事。

即使在代地,用马来耕地的效率也比用牛耕地的效率差一些。

当然,这些事情,天子刘启并不会告诉刘彻。

在刘启的思想中,太子嘛,多失败失败是好事情。

在太子的位子上遇到挫折,要比以后登基以后一拍脑袋,就做出一些糊涂事强!

于是他道:“既然太子信心十足,那朕就等太子的好消息了!”

这话听到刘彻耳中,却有着另外一种意思。

于是,刘彻拍着胸脯道:“儿臣愿以半年为期,将此事办妥!”

对刘彻来说,半年的时间,足够了!

他以太子之尊,亲自督促,有几乎无限的人力物力可以驱使,若还搞不出曲辕犁,弄不出马耕,那就只能是一个解释——下面的人在忽悠他。(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