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游蕊和大嫂来到村里时,只见村外面站着一群小孩子,旁边好几个大人在那儿说话,好像是在说李夫子之所以这么晚才开学,是在考场上风寒了,养了这么些天才好。

有人感叹道:“读书也不容易啊,没有好脑子、好身体、好运气都不成,瞧瞧那游植啧啧。”

话语在看到游蕊姑嫂俩走来时停顿住。

游大嫂让游蕊带着小黑蛋去村口和其他人会和,她则快步去家里给儿子拿书包。

一群小孩子还没刚出村口,游桥和游松两人就赶着车走来。

他们在京城住了一晚,第二天中午未到就把剩下的二十瓶花露水卖完了,怀里揣着大几百两,兄弟俩也不在京城逗留,直接赶车离京回家。

昨晚上后半夜走到酒仙县,因为天太冷,也不想半夜把家人折腾起来,便在县里敲开一家客栈的门住了一晚。

清晨又早早起来,买些早摊上的吃食,城门一开就往家里来。

“呦,这是要上学去?”游松看着村里这一群娃子,笑道:“都上来,叔送你们去学堂。”

铁蛋他爹也是游姓之人,叫游和,闻言也不客气,道:“正好,我不用跑这一趟了。”

说话间,游松把车掉过头去,游桥下来,将车上的包袱提下来,三个空瓮也在游和的帮忙下都搬下来。

能坐车小孩子们都很高兴,一个个哇哇着爬到车上。

有那鼻子灵的,还嗅来嗅去道:“辣片。”

自从小黑蛋拿着张辣片跟小伙伴们分吃之后,辣片便成为村里最高大上的零食。

前些日子游家做了不少,虽然有人家买了,但更多的都没买,只吃过一次的孩子就馋得不行。

游松笑道:“都卖光了,下学后你们去黑蛋家,一人给你们一片。”

“好”,这群孩子几乎异口同声,“谢谢二松叔。”

游和一手提一个空瓮,问游桥道:“咋样,这生意好做不?”

游桥路上都跟二弟商量过了,辣片既然这么好卖,他们以后要多做,降低价格批量售给零散的小贩,如此一来既不用出门也能做更多赚更多的钱。

于是也不隐瞒,直接道:“这个生意能做,我们前天带了三瓮出去,二百多斤,一天就卖得干干净净。”

他们这辣片是用豆皮做的,又是油又是只能在京城买到的香料,村里人都能大概算出个成本,可以说一斤辣片,其实游家也没赚多少,然而却挡不住这一天二百多斤都不够卖的量啊。

游和羡慕道:“那你们算是找到养家糊口的买卖了。”

“不瞒你,自己做自己卖实在忙不过来,你要是想做这生意,我家可以给你供货”,游桥说得还是很谦虚的,“要是村里人想做这生意的人多,我们都不用出门了。”

游和很是惊讶,去一天就轻轻松松卖出二百多斤,一斤十文,只按二百斤算便是两贯钱,他们怎么都得赚二三百文吧。

这可比他做木工活儿强多了。

“你们舍得?”游天十分想做这个生意,却还是故作调侃,“给散户供货可不一定有自家赚得多,再说不还是有亲戚吗?”

游桥爽朗道:“少赚一点就少赚一点,都是一个村的,大家有钱一起赚。”

路上他已听二弟算过账了,供给散户九文一斤的话,一天能出一千斤,可比他们辛辛苦苦在外面跑一天赚得多多了。

而游和听到这话,却是感动不已,问道:“我也想试试,什么时候能拿货?”

两人边走边说,中间还穿插着村人看见游桥回来时的招呼声,不知不觉就快到游家。

游桥道:“到家看看,我爹这两天应该做不少,供货价咱们也商量一下。”

游父这两天的确没闲着,昨天还去县城买了十几个新的大肚儿瓮,已经做好两瓮,多的倒是不敢做,就怕放得时间长口感不好。

游桥进来把供货给村人卖的话一说,游父立刻答应,笑道:“这样好。”

大家都赚钱,他家才不扎眼。

以前做花露水,那是一个月才出个几十瓶,好装好带的,还能多瞒一些,但即便那样,也有不少人跟他打听了。

游蕊和卫不恕此时也在游家,他们先大哥一步到家,见他们要谈话的样子,她就去厨房烧了些热水。

端着几碗热水再出来,家里已经聚了不少人,坐着的站着的都有,就在院子里,围着游父和游桥直嚷嚷。

这个说:“二山,我们家要二百斤。”

那个说:“大桥兄弟,我家要三百斤。”

喊得多的都是年轻人,有闯劲儿,也不觉得需要先试试水,一下子就要三百斤。

而卫不恕,就站在游桥旁边,看桥大伯横叉圈的在那儿记村人要定的量。

游蕊把水递给边上的几个跟游父差不多年纪的叔伯,这些人都是态度极好,笑道:“大侄女,不用这么客气。”

游蕊笑了笑,然后就见站着还没大哥蹲着高的卫不恕道:“大伯,我帮您写。”

游桥正拿着笔为难,闻言直接递给卫不恕,“行,让我看看咱小恕认多少字了。”

众人见此,也都和善地笑起来。

却不料那才三岁的小豆丁捏起笔来还真像模像样的,一落笔,那字胳膊是胳膊腿儿是腿儿,有个汉子看着,惊讶道:“这小子行啊,比我家臭豆那个上几个月学堂的写得还好。”

也有人道:“人家小恕还是用左手写的,这本事,不小啊。二伯,您家又要出个读书人了。”

都在议论的时候,卫不恕已经把刚才报过数的人家都记下,这才看向一个中年汉子,道:“伯伯,您要多少?”

众人更加惊讶,刚才大家都七嘴八舌喊的,是谁,要多少,这小子竟然都记住了。

“好孩子啊”,那中年汉子感叹,“我家来一百斤吧。”

游父就在旁边说:“这是你丰收伯伯,他家就在咱家西面第三户。”

卫不恕把名字也写了上去,这让大人们都惊讶得不行。

前面几个记下的斤数并没有写名字,这时那些人便纷纷报上名号。

游蕊在外面站了会儿,见挺好的,就去蒸馏房给大嫂帮忙。

外面的那波人散去后,游家的辣片可以供货给大家的消息也传到村东、村南一些比较远的人家,没安静多少时间,又来了六七人。

游松把孩子们送到学堂回来,他家已经记下了一个长长的供货名单,他拿起来一看,可有将近二十家了。

“爹,这么多咱们能在一天做完吗?”游松道,“还有豆皮,赵三叔家可能都做不出来。”

他们家一开始只做了四五百斤,就这还是把赵三叔家的豆皮给买光了。

“按照顺序,做多少让他们来拿”,游父正在门口清洗晾晒东西的大簸罗,“你大哥已经去赵三家定豆皮,他们一天能做多少咱们就要多少。”

“另一个,你大嫂他二哥家也是做豆腐的,赶明儿让你大哥大嫂去她娘家一趟,从刘家再定一些。”

游父道:“两家差不多一天能出一千多斤豆皮,尽够了。”

游松想了想,目前照自家人的体力,一天做一千斤也差不多,再多可能就要吃力。

去厨房拿个饼子,他就吃着往赵三家走去。

“大桥,你们收我家一斤豆皮,转头就十文钱的往外卖,不就加了些调料吗?现在你开口就是几百斤豆皮,我们是没时间再做豆腐的。这价钱啊,你还是涨涨吧。”

刚进赵三家院门,就听那堂屋里传来赵三婶吧啦吧啦的声音。游松撇撇嘴,还真是钱帛动人心,赵三一家平日里看起来都挺好的,一到真格的,说出来的话可真不动听。

“三婶,三叔”,游松低头走进赵家并不算多高的屋门,他大哥还在跟赵三家分析,自家做辣片需得多少金贵调料,并没有多少利润之类的,他直接就打断大哥的话,“你们要是觉得我们一文两斤的进豆皮占了你家便宜,或者是这样只做豆皮不赚钱,我们可以找其他人家的。那什么,豆腐水多有分量,想来是比豆皮要赚。”

说完,也不看赵三夫妻俩是什么脸色,游松直接向游桥那边道:“大哥大嫂,走吧。”

游桥看了看二弟,拉着妻子也跟着出去了。

赵三夫妻俩面面相觑,赵三想把人喊住,赵三婶却拉他一把,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游家兄弟走出了门去。

赵三婶到门外看了看,惊讶道:“不是吓唬咱们,真走了?”

赵三着急道:“这下过了吧。”

卖给游家人豆皮到底赚不赚,这事儿只有赵三家知道,游家一要就是五六百斤,不用出门便有将近一百文的赚头。

几百斤的豆腐的确比几百斤的豆皮赚,然而赵三和他那儿子就算跑断腿儿,一天也卖不出去几百斤豆腐。

而且还顶着冷风喝喝的。

其实就算只做豆皮给游家供货,赵三觉得这事儿也十分划得来。

不用出门奔波,每天有将近一百文的赚头,那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啊。

赵三越想越心焦,就怕游家人不再要他家的豆皮,要去追,依然被妻子拦住,“再等等。”

赵三婶说道:“一文两斤从咱们这儿买豆皮,加了什么东西能涨到十文钱一斤啊?这买卖是要长久做的,咱们不能太吃亏,钱都让他家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