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世家 > 第2237章 又蹿进了宫中蹭功劳的吴王殿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37章 又蹿进了宫中蹭功劳的吴王殿下

大唐以丁来缴纳税赋,处弼兄的想法却是将丁摊进田地里边去,以李恪的脑子,自然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处弼兄的意思就是取消人头税,只按田地数量来收税。再加那官民一体纳粮。

也就是说,不论是官吏,还是世家大族,又或者是平头老百姓,都一视同仁,一同缴纳税赋。

看到李恪那副被雷得外焦里嫩,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的模样,程处弼不禁呵呵一乐。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这两板斧下来,是不是就可以决解那些世家大族成日想要吞田侵地的忧患?”

“……”李恪看到处弼兄那副天塌下来关老子屁事的表情,听得此言,不禁心中大恶。兄台你能不能做个人?

“处弼兄,你这两招,太过毒辣了吧?”

“响鼓须重捶,沉疴需猛药,你就说说,为兄我这两策,能不能解决你方才吐槽的问题吧。”

程处弼打了个酒呃,酒是多了点,但是脑子还是很清醒,条理也很分明。

“你想一想,若是我大唐取消了丁税,也就是人头税,那么那些百姓还需要去给世家大族去当隐户躲避税赋吗?”

“而且,那些世家大族,向来以兼并百姓土地为目的,恨不得全天下的土地都进他的口袋。”

“而官民一体纳粮之后,他们的田地越多,那么他们需要缴纳的税赋也就越多。

如此一来,你觉得那些蓄田产数十万亩的世家大族。

他们还会像过去那般,无休止的去兼并土地私吞为已有吗?”

#####

李恪晃晃悠悠地与处弼兄一道离开了酒楼,看着处弼兄坐在马背上,摇摇晃晃地在一干程家人的簇拥之下打马而去。

而他则立身在酒楼外面,看了一眼那不远处的皇宫,眉头紧锁。

翻身跃上了马背之后,朝着吴王府所在的方向行了百余步之后,陡然一勒缰绳,拔转了马头朝着皇宫而去。

“殿下,你这是要去哪?那边才是北市。”

一旁的李德有些担心自家殿下是不是喝大了拐错了方向。

毕竟一般殿下喝出了兴致之后,都会习惯性地往那思恭坊去溜达,跟那些衣不遮体眉清目秀的小姐姐深入交流。

但是今天马头的方向不对,所以他赶紧及时提醒道。

“本王要出入宫去见父皇。”

这一刻,身为大唐亲王殿下的强烈责任感,让吴王李恪终于战胜了原本想要前往思恭坊去浪荡的身体本能。

虽然房玄龄与那唐俭也已经离开,可是李世民的目光仍旧在那几张数据表格上来回浏览。

长孙皇后也已经来到了文成殿中,也同样甚是好奇地打量着那些表格。

听着夫君跟自己讲述着这些表格所能够起到的作用,这让长孙皇后也是难以置信。

要知道,前两天,夫君还在发那程三郎的牢骚,说那小子成天不正正经经干工作,就知道在那打牌。

这才一晃眼的功夫,居然又整出了这么一份于国于民有大用的好东西。

“为夫已经着人将这几张表格复制了样板,交给了负责户部的唐老卿家。”“陛下,臣想拿这些压缩干粮,给将士们试上一试。

看看是不是真的像程三郎所言般耐饿抵饥,又还能够让将士们有力气行军作战。”

“若是真的可行的话,倒也可以试制一批,以备不时之需。”

“特别是若是我大唐武贲在需要长途奔袭,深入敌境腹地之时,若能够有这样的军粮,倒可以解决许多的困难。”

听到了李绩之言,李世民也不禁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既然李卿你有此言,那就照你之言,拿去让将士们试上一试……”

站在一旁的程处弼听到了这二位长辈的讨论,忍不住插嘴道。

“小侄倒觉得,若是李绩叔你想要试验的话,最后是分组试验。”

听到了程处弼在身边叽叽歪歪,正在担忧自己半年俸禄要插翅而飞的李绩顿时不乐意了。

“看来处弼贤侄有自己的想法是吧?来,给老夫好好说道说道。”

程处弼看到李绩斜过来的目光,不过他倒懒得跟这位长辈计较。

毕竟自己很快就成为胜利者,没必要跟即将失败的倒霉鬼计较。

“不不不,小侄的意思是,可以将试验的将士分成两组,一组仍旧按过去的配给发放军粮。”

“另外一组则用这压缩干粮作为军粮,如此一来,更容易比对出结果。”

李绩虽然心中不爽,可是听到了程处弼这番建议后,大巴掌重重地拍了程处弼肩膀几下。

“行啊,你小子,这个办法不错,陛下以为如何?”

李世民看到一脸黑线的程处弼吡牙咧嘴地揉着肩膀,差点乐出声来。

算了,懒得理会他们在底下的小动作,李世民抚着长须点了点头。

“既然你觉得程三郎的建议不错,那就如此。”

至于这两人之间的赌约,自然是要等到实验有了结果才能分出胜负。

#####

清晨,又是早朝时分,官员们正朝着两仪殿前行,一名官员凑到了相熟的同僚身边。

“兄台,昨日内子到你府去拜访嫂夫人,说是你府中已经用上了贞观炉。”

“原来是贤弟,没错,前天才拉回来的,你也知道,贱内身子不好。

所以听闻了那贞观炉烧泥碳比用木碳取暖强得太多,刘某就让下人去订了货。”

“昔日若是屋子里边取暖,所耗的木碳,一天就得十来斤,而且还不暖和。”

“自打用上了那贞观炉后,整个屋子都温暖如春,而且一点味道也没有,实在是舒服。”

“是啊,顾某也听内子回了府之后,就开始发了牢骚,说是家里边一点也不暖和。

哪像兄台府中,烧着那贞观炉,整个人都暖洋洋的,而且一点异味也没有。”

“所以就想问一问兄台,到底是在哪家铺子订的,小弟一会得空,也去订上几个……”

不远处的几位官员,他们讨论的主题,也同样是那烧泥碳的贞观炉。

随着报纸关于铁炉子的宣传和推广,几乎在第一时间,长安城内外以及周边州县的铁匠铺都差点要忙疯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