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为誓言何文郁死难
当清军的大股人马出现在安泰桥西南的时候,才有从冈门镇战场侥幸游泳而回的明军士兵,向盐城知县何文郁,报告了高进忠战败并向南溃逃的消息。
盐城军民从上到下,对于高进忠的骚操作非常的震惊,一时之间城内外人心惶惶,纷纷要求撤离盐城。
但是盐城知县何文郁却力排众议道:
“高进忠走了,我们还有民兵义勇,照样能够与敌周旋,我何文郁誓死坚守盐城,想走的趁着清军还没有合围,赶紧走吧,晚了就来不及了。
愿意留下来的,就是我何文郁的亲兄弟,我们同生共死。大家放心,史阁部不会不管我们的。”
何文郁一番推心置腹的慷慨陈词,打动了原本已经想要撤退的明将高升和魏用通,两人歃血而盟,决定与何文郁一起战斗到底。
清军很快来到城下,康喀赖看到盐城西面的蟒蛇河又宽又深,而安泰桥又过于狭窄,通行并不方便。
好在有投降的王大功和马西禄可以提供大量的摆渡船只,让范天吉和李向舜打制好云梯后,乘坐王、马的船只渡过了河。
很快便有大股清军人马,来到了盐城城下,在王大功和马西禄的船上火炮的掩护下,范天吉和李向舜开始指挥大军疯狂登城。
高升和魏用通两人分段而守,打的清军是死伤惨重,一个上午的时间,至少数百名清兵毙命。
康喀赖见此,开始想出幺蛾子,派遣岱纳、杜尔德等人去周边的乡村,抓来大量的壮男壮女上万人,让这些人拿着最为简陋的武器,进行登城作战。
要知道盐城内此时大部分兵力都是四乡的义勇了,高升和魏用通两部人马经过苦战后,早已经疲惫不堪,被何文郁换下,而以本地人历豫、酆包国二人负责指挥作战。
城上的守城义勇们,看到城外哭爹喊娘的百姓,都是自家的亲戚,纷纷大哭不已,没有人舍得动手。
康喀赖趁机派遣汉军正蓝旗牛录章京刘仲锦,率领精锐的汉军士兵,混在百姓的中间,趁着盐城城内义勇愣神的机会,赶着百姓们登上云梯,他们躲在百姓的身后,城头的乡勇根本没有经验应对这种情况,导致刘仲锦带数十名精锐的汉军旗士兵轻而易举地登上了盐城城墙。
趁着城头混乱之际,刘仲锦接连砍杀了多名义勇,占据了一大段城墙,后面的清军士兵见此,奔着刘仲锦打开的缺口,纷纷拼命向上攀登。
明军都司酆包国见状大惊,口中喊道:
“兄弟们,所有不认识的敌人,直接给我杀了,跟我冲啊。”
只是酆包国远远不是百战精锐刘仲锦的对手,刘仲锦仅仅用了三招就将酆包国砍死,然后带领清兵不断地扩大城头空间。
关键时刻何文郁带着疲惫的高升和魏用通再度登上北城墙,经过一番血腥拼杀,明军大将高升阵亡,但是何文郁和魏用通还是坚持把清军给打下了城。
何文郁命令历豫带人打扫战场,然后让魏用通抓紧休息,并让另一个自己的学生司石磐负责攀爬云梯逃进城来的百姓妥善安置下来。
只是城内的何文郁也好,还是司石磐也罢,他们都低估了人性的险恶,这些百姓当中,掺杂了在淮安投降的刘泽清旧将阮应兆一行人,司石磐根本没有及时将这种危险清除掉。
而阮应兆和魏用通的部将孔道新关系非常好,阮应兆偷偷地找到了孔道新,最终说服了孔道新叛明投清。
孔道新一不做二不休,趁着明军主将魏用通白日里苦战特别疲惫之际,带领亲兵悄悄地靠近熟睡中的魏用通,直接用火铳将魏用通打死。
明军将领魏用通死后,孔道新和阮应兆一起,开始在盐城内到处放火。
而城内的正规明军,两位主将高升和魏用通已经先后死去,其余的乡民义勇,根本不具备对奸细的辨别能力和处置的办法,城外的清军范天吉和李向舜再趁机攻城,城内的义勇陷入了彻底的崩溃之中。
眼看着情况已经完全无法收拾,盐城义民司石磐、厉豫和孙光烈三人急忙带着族丁来寻何文郁。
“老师,城破了,快跟我们一块逃吧?不然就来不及了!”
历豫焦急地劝说道。
“是何人作妖?魏将军现在何处?”
“魏将军死了!杀千刀的孔道新勾结清军,杀了魏将军,然后带人在全城放火,清军主力已经进城,我们守不住了,老师,快随我们走吧,我们拼死也要把您给护送出去。”
司石磐解释道。
“罢了罢了,为师不走了,你们忘记了为师的誓言了吗?为师身为在盐城知县,必定要与这盐城共存亡,否则所读圣贤书还有何意义可言?”
何文郁坚定地说道。
“老师,您不走,我们也不走,我们一起为国殉道。”
孙光烈哭着说道。
“不可,邦基、德求、象予,你们都是大好青年,你们还年轻,不要白白死在这里,记住为师的话,一定要抗战到底。”
何文郁说道,邦基是司石磐的字,德求是孙光烈的字,象予是历豫的字。
“可是老师,如果这天下即将倾覆,我等又能去向何方?蚍蜉如何能够撼动大树?”
历豫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蚍蜉或许是不能撼动大树,但是身为蚍蜉,当面对大树的时候,也要敢于尝试!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内核之所在,或许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是你们的奋斗,都将被历史所记录,都将会是这普天之下,最为难得的精神财富。
至于去向何方?
那就去找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去找那能够始终坚持抗清的人。”
何文郁满脸通红地说道,希望把自己的内心感情全部表达出来。
“老师,你跟我们一块走吧,算我求求你了。”
孙光烈再次大哭请求道。
“为师体弱,走不了太快,会拖累你们的。而且为人应当诚信为先,为师说过要与这盐城共存亡,怎么能自食其言?你们快走!”
何文郁在三人的痛苦声中,坦然地悬起了三尺白绫,选择了一死了之。
他真正做到了守忠殉国、守信殉道。
历豫、孙光烈和司石磐三人看到何文郁死后,担心清军破坏何文郁的尸体,就将何文郁放下,裹了一层白布,埋在了县衙的假山之后。
做好这件事后,历豫、孙光烈和司石磐带着族丁,从东门朝阳门而逃,辗转了一圈后,三人的随从相继走失或者离开,同样迷茫的三人,被烈日晒的近乎中暑的样子。
历豫发自内心的询问道:
“我们到哪里去找真心抗清之人?”
“要不?我们去找浮山伯吧?”
孙光烈提议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