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华国的1966年,春天,细雨朦胧,芳草萌芽,万物复苏。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节,细雨纷飞。

老村民都说:今年的收获必定会风调雨顺的,大家都非常赞同,毕竟庄稼人嘛,最期盼的就是,农作物有更好的收成,那么他们就不用在挨饿了。

还记得前几年的大饥荒,时间长达足足三年了,不知死了多少人,尤其在雷阳市,干旱缺水。若不是,大丰村的地理环境特殊,能存到充足的水量,否则村民都很难渡过难关,这糖城镇,十几条村庄,水资源和物资资源最好的就要数大丰村。

过去从老几辈开始,附近的村民通婚,这往往都要考虑婆家那边是否有充足的水源,否则一般条件好的人都不会嫁到没有水源充足的村庄,也有的邻近村庄为了这条唯一灌溉的大河流,而发生了多次的冲突,甚至出现过人命。多少年来死伤无数。

直到从去年开始,雷阳市修建青年大运河,目的是有效的解决整个雷阳市农村灌溉用水问题,不过还正在修建中,这浩大的工程历时,需要三年多,平时需要的,人力都是从各个村庄挑选的村民,还有轮流抽出一部分的知青过来加入修建。

政府除了修建青年大运河之外,为了更好确保村民能够有足够的水资源饮用,预防再次受到自然灾害,政府实行同时修建大水库,所以抽调的人员会更多,尤其是知青,那是着重的人选之一。

从今年的一月份颁布全国的强制性执行,有知识分子的知青,上山下海,下乡来农村建设,如今,四月初了,大丰村将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批新来的知青。

由于今年是强制性的实施政策的第一年,所以来的知青人数挺多的。一大早,大队长顾浩文坐牛车赶到糖城镇上火车站的等候室。公社人员照着名单把所有的知青全都一一点名了,确定知青们人都到齐了,也就全部一起送到知青办办理户口手续等。

唐城镇有十几个村庄,几个村长或者大队长过来领知青的时候,看到人的时候,也就挑三拣四,每一个人都想挑自己喜欢的,一般都会挑像庄稼人一样结实的,高高壮壮的,像能干活的人。

当他们看到那些女知青都是瘦瘦弱弱的,要么就是白白净净的,柔弱不能自理的,一看就是不是来干活的人,是来享福,白吃粮食的。这些女知青当然,会受到村里领导们和村民的无数鄙视和白眼。

幸亏今天来的都是各村的大队长或者是村长,所以他们都是受过良好的教育的,经常要面对领导,当然,说话也会比较圆润,不会轻易的得罪别人,正当他们,为了争取更多更好的劳动能力的男知青,十几个干部都争得面红耳赤,闹得不可开交。有的甚至差点儿打起来,到后面还是公社的人员强制性,把人拉开了。

知青办大操场,站满了100多个下乡的知青们。他们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一个个都非常好奇,为什么会这样子?

尤其是女知青,当后面听到那些人,对女知青非常排斥,都说她们不会干活,只会白吃粮食,甚至有的来到村里勾三搭四的。把村里的小伙子勾的魂都没了。

有的女知青不要脸,让小伙子给他们白白干农活,有的小伙子为了女知青,甚至和家里闹矛盾了,对于这些村干部来说,柔弱不能自理,不会干农活的女知青。

就是对村里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倘若拉回村里,他们也不好交代,甚至会引起村里的村民激烈的抗议,自古得民心则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们这些老干部可不想和村民再闹起来。

到后面,还是知青办的人出来调解的,他们耐心的和村干部们说道:“这些都是国家下令的政策,必须要强制性实行的,这是国策。

作为华国的子民,必须要遵循,倘若有村民需要闹,那么你们这些做领导的,首先要和他们做一定的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贯彻实施,而不是任由他们闹着,等事情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要学会如何安抚村民的情绪。

倘若遇到嚣张跋扈的村民,就让他们直接到公社来,毕竟谁也不会公然的挑衅国家领导颁发的国家政策对吧?

最后,为了公平起见,100多名知青,全部用抽签的方式,来平均分配每个村落,当然,如果抽不到你们想要的村庄,或者想和同行的知青一起到同一个村落的话,你们可以互相和其他知青协调,进行调换位置。\"

经过半小时的抽签之后,大丰村的大队长顾浩文,领到四男四女的知青们,带着他们浩浩荡荡的来到,牛车等候的聚集地。

顾浩文告诉他们:“现在你们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让你们自己去邮局取包裹,或者是到附近的供销社或者是百货商店去买,你们需要的物品,待会时间到了,就在这里集合,千万不要过时,过时不候。”还有千叮万嘱,他们要去的村庄叫大丰村,让他们八人最好结伴而行。

顾浩文交代完事情之后,他也挪动轻快的脚步,直接往供销社去买一点需要的用品,然后又往国营饭店方向走去,这时的国营饭店里,苏然和顾浩阳已经把菜点好了,他们在这里等候了十多分钟了。

今天,顾浩文是收到任务来接一批新来的知青,苏然和顾浩阳各骑一辆自行车,来糖城镇办事的,由于之前苏然在镇上出事了,遇到过人贩子,顾浩泽千叮万嘱,顾浩阳一定要帮他看好小然,倘若小然在出事了,他就拿顾浩阳开刀。

顾浩阳由于被弟弟的实力碾压,他只有乖乖听话的份,而且出自家里三个女人的吩咐,她也就顺其自然的当上苏然的小跟班,包括苏然经常要去邮局寄稿子和寄信,甚至是包裹,他都快要成了跑腿的。

尤其是他的母亲必须要他跟着苏然去镇上,所以他今天也就和苏然一起来到国营饭店就餐了,当然,他们也是事先和他的大哥顾浩文打过招呼的,让他们把事情办完之后,快到中午的时候直接来国营饭店一起吃饭的。

当顾浩文来到国营饭店的时候,饭菜已经准备好了,苏然让服务员上菜了,三个人,他们点的菜不多,一条糖醋鱼,一盆红烧肉,蒜蓉菜心,还有点上了白米饭,也就差不多了。

用过午饭之后,苏然独自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而顾浩阳却骑着坐在后座的顾浩文,三人一起来到牛棚的聚集地。这时时间也差不多了,牛车上已经摆满了很多行李了,根本就坐不下其他的人,那八个知青,男的开始怀疑等一下如何回村里,难道要他们走路吗?

女的先是浓浓的担心,甚至开始埋怨起来了:觉得大丰村的领导,不欢迎他们,竟然让他们步行回村庄,那是对他们有多不欢迎啊,八个新来的知青也就围在一团嘀咕着,商量着等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等大队长过来的时候,八个知青马上站立起来,当场鸦雀无声,完全没有,刚才那种叽叽喳喳吵个不停的声音。

看来那几个人也是非常会看人脸色的,大队长毫不在意,他从自行车后座下来,拿着在国营饭店,小然买来的两个白馒头和两个肉包子,直接递给驾牛车的顾大爷,

驾牛车的顾大爷乐呵呵的收下了,他知道这个是顾浩泽的媳妇给他买的,因为每次只要遇到苏然,苏然都会很主动的给他送东西吃。

村里的人都知道驾牛车的顾大爷,和顾浩泽他们都是亲戚关系,也就没有人说过,顾家人用粮食收买顾大爷,而且顾大爷也是孤家寡人在村里,大家平时看他可怜,也就经常在物质方面帮助这位顾大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