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刘钧是北汉的第二位皇帝,公元926年出生于并州晋阳,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太原市。刘崇的二儿子,原名刘承钧。
如何登基
按道理刘钧是老二,他不应该有机会当上皇帝,他的大哥叫刘赟(yun),刘赟在郭威刚开始推翻后汉的统治的时候,并没有马上登基,于是就选择了刘崇的大儿子刘赟,准备让他称帝,但是很快郭威就在澶(chan)州之变中被拥立为皇帝,建立后周,所以刘赟没有称帝成功,就被郭威降为湘阴公。刘崇曾经想将刘赟接回来,结果等使者到达的时候,刘赟已经被害了。
所以说北汉建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郭威造成的,原本刘崇还对郭威抱有一定期望,能够善待他,看到自己的大儿子被杀掉,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好像只有造反立国这一条路了,于是没办法的刘崇就策划,最后依靠辽国,来帮助自己建国和为自己的大儿子报仇。所以才最终建立了北汉
刘钧也才得以有机会继承王位。
刘钧整体来说性格很好,喜欢读书,有句话叫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太差,他还特别擅长书法。951年,刘承钧的父亲刘崇登基称帝,建立北汉后,他就被封为太原尹。
954年,刘崇去世,辽国册封刘承钧,刘承钧然后开始继位。他对辽国上书也都是自称“男”,辽国下诏也称呼他为“儿皇帝”。所以又是一个儿皇帝,石敬瑭第二,其实当时的石敬瑭如果不割让幽云十六州,估计在后世也不会落下那么差的骂名。自己受损还可以,把国家的领土给割让就不行了。
登基后所作所为
刘钧继位后,总体也还算不错,勤政爱民,礼敬下士。同时任用郭无为为丞相,这个郭无为据说经常穿着个道士的服装,隐居在武当山,好学善辩,郭威当时也想用他,但是被手下人所阻拦,最终也没有用成,刘承钧继位后,征召他为 谏议大夫,他才出山,随后又封他为丞相。
刚即位的时候,也想为父报仇,联合契丹进攻北周,但是被北周打的大败而回。
后来北周世宗柴荣北伐契丹,攻克三关(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的时候,刘钧曾经打算发兵援助辽国,但是还没出兵,柴荣已经班师回朝了,于是也就作罢。
但是刘钧虽然是儿皇帝,但是不像石敬瑭那样对辽国言听计从,所以慢慢的辽国对他的援助也越来越少。
如何死亡
刘钧在位期间,和他父亲一样,面临中原王朝和辽国的双重压力,由于刚继位的任意而为,导致和辽国关系也恶化,作为一小国,两个大国之间都不能讨好,还能有他的好处。后来意识到这点后,想恢复与辽国的关系,但是辽国对他的态度非常的冷淡。这让刘钧感到非常的惶恐和不安。长期承受的政治和军事的压力,让他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最终忧愤成疾,在公元968年病死,死的时候四十二岁。
历史名人评价
并没有看到过多对他的评价。
作者评价
刘钧既具有政治才能和统治智慧,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境。尽管他未能实现国家的强盛和扩张,但他在位期间的努力和贡献仍然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