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三百八十三章 转折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战列投入战斗,是这场海战的第一个重大转折点。

事实上,双方在这个时候都有机会。

对罗成刚来说,他的机会就是第二战列以最快的速度干掉美军的两艘大型巡洋舰,然后支援主力战列。当然,这也是罗成刚整套交战战术的核心内容,第二战列的战斗情况将直接决定海战的最终结果。

此时,莱特的不作为,并不等于他没有获得一个新的机会。

这就是,利用第二战列投入战斗,迅速缩短与中国舰队的距离,争取在己方的两艘大型巡洋舰被击溃之前,重创中国舰队的主力战列,从而在第二战列加入主力决战的时候,依然有足够的优势。

在很多人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中国舰队主力战列的速度要快一些,因此完全有能力与美军舰队的主力战列保持交战距离。

只是,舰队的速度未必能够发挥出来。

这就是,莱特只需要让两艘大型巡洋舰降低航行速度,与中国舰队的第二战列保持较远的交战距离,那么他就能够获得逼近中国舰队主力战列的机会。主要就是,如果中国舰队主力战列刻意保持交战距离,那么在美军舰队逼近的时候就得后撤,而中国舰队的第二战列要想干掉美军的两艘大型巡洋舰,就不能后撤。如此一来,只要中国舰队的主力战列后撤,而第二战列没有后撤,就等于把第二战列顶到了前方,让根本不具备主力决战能力的第二战列里的巡洋舰去承受美军主力舰的猛烈炮火。显然,在面对六艘快速战列舰的情况下,七艘巡洋舰很快就会被击溃。没有了第二战列,第33舰队根本打不赢这场海战,因为莱特完全可以此之后用驱逐舰去冲击中国舰队,而没有巡洋舰提供的直接掩护,中国舰队的主力战列就无法应付驱逐舰的鱼雷攻击。在这种情况下,罗成刚不但不会让主力战列后撤,反而有可能让主力战列压上去。

莱特没有作为,等于美军舰队正在逼近中国舰队。

显然,难题交到了罗成刚手上。

与前面提到的一样,在发现美军舰队快速逼近之后,罗成刚没有下令撤退,而是让主力战列继续保持原来的航线。

只是,罗成刚做了一件事情,即给指挥第二战列的方勇歌上校发了一封电报。

这不是命令,而是以恳求的方式,要求方勇歌上校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击溃两艘美军的大型巡洋舰,然后支援主力战列。在此期间,主力战列将拼尽全力去对付美军的六艘快速战列舰,为第二战列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

显然,这封电报比直接下达命令更加管用。

要知道,这等于明确无误的告诉方勇歌上校,成败就在第二战列。

对方勇歌上校来说,这即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的鞭策。

在收到电报后,方勇歌上校就通过舰队内部语音通信电台,告知七艘巡洋舰上的所有官兵,主力战列的五艘快速战列舰正在强敌面前奋勇作战,为他们争取歼灭两艘美军大型巡洋舰的机会,他们肩负着打赢这场海战的重要职责。

显然,对于责任感极强的海军官兵来说,方勇歌已经把话说得足够的重了。

接下来,第二战列七艘巡洋舰的表现,可以用精彩绝伦来表现。

根据中国海军的作战记录,在接下来的十五分钟内,七艘巡洋舰总共打出了一千九百八十四枚主炮炮弹。也就是说,相当于每艘巡洋舰在一分钟内打了两轮齐射,基本上达到了主炮的最大射速。

如此猛烈的炮击,对两艘美军大型巡洋舰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要知道,哪怕这十五分钟炮击的命中率只有大战期间的平均水准,即百分之三,也意味着有将近六十枚炮弹击中目标。事实上,命中率还不止百分之三,主要是新型雷达火控系统赋予了战舰更高的炮火命中率。在这场战斗中,七艘大型巡洋舰的主炮命中率在百分之四左右,而在三点四十二到五十七分之间,七艘大型巡洋舰的主炮命中率为百分之四点六,高于整场战斗的平均命中率。

也就是说,两艘美军大型巡洋舰在这十五分钟内,挨了九十枚炮弹!

这是个什么概念?

平均分派下来,一艘美舰挨了十九枚二百八十毫米穿甲弹与二十六枚二百四十毫米穿甲弹。

显然,在不考虑防护的情况下,即便是战列舰也承受不住这么猛烈的炮火打击。

有趣的是,受损最严重的不是首当其冲的“阿拉斯加”号,而是后面的“关岛”号。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主要是“阿拉斯加”号率先进行大范围战术机动,因此规避了更多的炮弹。此外,方勇歌下达命令后,七艘大型巡洋舰就没再集中炮击“阿拉斯加”号,而是把一半的炮火分配给了“关岛”号。更重要的是,首先炮击“关岛”号的是位于队列后方的四艘防空巡洋舰,而防空巡洋舰上的二百四十毫米舰炮的开火速度要比大型巡洋舰上的二百八十毫米舰炮快得多。

虽然在二万四千米左右的交战距离上,二百四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未必能够击穿“阿拉斯加”级的水平装甲,而且实际穿透概率肯定不到百分之五十,根据战后对“关岛”号的残骸所做的考察,应该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但是这也足够了,因为“关岛”号在短时间内挨了不少的炮弹。

根据战后所做的考察,“关岛”号在爆炸沉没之前,至少挨了四十二枚二百四十毫米穿甲弹与十三枚二百八十毫米穿甲弹。因为三艘大型巡洋舰是在打残了“阿拉斯加”号之后才向“关岛”号开火,所以在此之前,“关岛”号就遭受了重创。只是,最致命的打击并不是来自四艘防空巡洋舰。

原因很简单,二百四十毫米穿甲弹无法打穿“关岛”号关键部位的装甲。

比如,“关岛”号的A炮塔就至少三次被二百四十毫米穿甲弹击中,但是都没有贯穿顶部装甲。

致命打击,来自三艘大型巡洋舰。

导致“关岛”号爆炸沉没的主因,就是一枚二百八十毫米穿甲弹打穿了其尾部主炮塔的顶部装甲,而且弹着点恰好就在提弹通道上,随后又贯穿了三道防火防爆门,最后在尾部主炮弹药库内爆炸。

显然,别说“关岛”号,就算是战列舰,也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

要知道,二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的重量接近九百公斤,装药量为三十五公斤,是二百四十毫米穿甲弹的两倍。更重要的是,所有钨合金穿甲弹装填的都是混合炸药,不但威力更大,而且后继效应更好。

当然,关键还是正好在弹药库里爆炸。

在数十吨发射药殉爆之后,“关岛”号的舰体直接被炸断,约占舰体四分之一的舰尾部分迅速沉没。虽然“阿拉斯加”级的富裕排水量并不小,干舷高度也不算低,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战舰能在舰尾断裂后继续浮在海面上。在四点十四分,也就是大爆炸后十七分钟,“关岛”号就沉没了。

此时,“阿拉斯加”号已经转向撤退。

在十五分钟的猛烈炮击中,“阿拉斯加”号首先成为头号目标,在十分钟内遭到了三艘大型巡洋舰的集中炮击。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阿拉斯加”号挨了三十八枚二百八十毫米穿甲弹,其中十四枚在舰体内爆炸、十二枚在舰体表面爆炸,一枚哑弹在损管抢修的时候被抛入大海,另外一枚贯穿了装甲的哑弹卡在了舰体里面,因为无法抛弃,所以损管人员只能冒险拆除炮弹上的引信。

在三点四十七分左右,“阿拉斯加”号就丧失了战斗力,三座炮塔全部被摧毁。

所幸的是,击中三座炮塔的十一枚二百八十毫米穿甲弹中,没有一枚打穿了炮塔的基座装甲,也就没有威胁到主炮弹药库。要不然,“阿拉斯加”号肯定会在“关岛”号之前沉到海底。

也正是如此,“阿拉斯加”号获得了生存机会。

中国海军的三艘大型巡洋舰把炮口转向还在用主炮开火的“关岛”号的时候,“阿拉斯加”号上就升起了撤离战场的旗帜。也正是因为没有引起中国战舰的注意,“阿拉斯加”号才在接下来的十多分钟内航行了数公里,把与中国战舰的距离拉到了三十公里以上,离开了中国战舰的炮击范围。

当然,“阿拉斯加”号的损伤也极为严重。

在离开战场后,“阿拉斯加”号首先与两艘驱逐舰会合,随后由得到了一艘轻巡洋舰的支援。主要是,驱逐舰上的发电机无法为“阿拉斯加”号提供主够的电力,无法驱动所有抽水机全速运转。

五天后,“阿拉斯加”号回到珍珠港的时候,舰体已经完全浸在海面以下了。

此后,美国海军花了足足十个月,才修复“阿拉斯加”号。主要是,维修工作首先在珍珠港的海军造船厂进行。在瓦胡岛受到威胁之后,美国海军不得不把“阿拉斯加”号转移到西海岸的圣迭戈,即北岛海军基地进行维修,仅仅是转移工作就花掉了一个月。随后又因为北岛海军基地没有足够的维修设备与零备件,导致维修工作中断了两个半月,不然“阿拉斯加”号能在六个月内修复。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网(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