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攻持续到三月三日,在进行了近四天的顽强抵抗之后,美军终于扛不住了。
当天,第三十一陆战师率先取得突破,随后第三十二陆战师与第五十二陆战师也撕开了美军的防线,到了晚上,第五十一陆战师与第二十一陆战师也成功突破了美军防线,而前面三个陆战师则在夜间突击了数公里。
与顾祝同预料的一样,美军的“救火队”迅速赶了过来。
只是,三个装甲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同时堵住五处缺口,而且顾祝同手里还有三个陆战师没有上场呢。
打到三月四日凌晨,顾祝同派出了第二陆战师、第四陆战师与第八陆战师。
这次,顾祝同没有分散兵力,而是把三个陆战师全部放在了一起,从克鲁塞斯西面大约十五公里的地方发起突击。这里是离克鲁塞斯最近的一处突破口,只不过并非当时最理想的突击地点。这就是,美军的一个装甲师正在朝这里赶来,而且驻守克鲁塞斯的两个美军步兵师也在赶来。
顾祝同没有蛮干,而是抓住了最为宝贵的机会。
天亮之前,他就出动了航空兵。
虽然航空兵难以在夜间为突击的陆战队提供支援,但是有更大的用处,即轰炸那些正在赶往战场的美军。
遮蔽式轰炸,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显然,顾祝同不但希望在这里取得重大突破,还希望能够在突破美军防线的同时打残美军的预备队。
可以说,这也正是顾祝同选择在离克鲁塞斯最近的突破口投入重兵的原因。
要知道,美军绝对不会坐视不管,布雷德利要想守住克鲁塞斯,就得拼命堵住这个巨大的漏洞,也就会不计后果的投入预备队,而那些正在赶往战场的预备队正好是航空兵的理想轰炸目标。如果当时顾祝同选择在其他地方发起突击,那么布雷德利很有可能在必要的时候退缩,用预备队组建新的防线。只有在这里,在离克鲁塞斯近得不能再近的地方,布雷德利才没有退缩空间,
战斗的进展与顾祝同预料的差不多。
在天亮之前,美军就动用了三个师的预备队,其中一个是装甲师。只是,这三个师在黎明到来之前都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当时,从克鲁塞斯西北出发的第二装甲师,在天亮前的三个多小时内遭到了十多次轰炸。在其前锋部队与中国海军陆战队交战的时候,全师已经损失了将近一半的坦克。
事实上,美军的人员伤亡更加惨重。
当时,布雷德利下令增援部队必须全速前进,务必在天亮之前赶到,把正在向北突击的中**队打回去。结果就是,在遭到轰炸的时候,很多部队都没有疏散,甚至没有隐蔽,依然在快速行军。
天亮之后,美军的处境就更加不妙了。
按照顾祝同的安排,航空兵、特别是战术航空兵开始为陆战队提供近距离支援,而在夜间负责为陆战队开路的炮兵则转为执行纵深打击任务,在该处取得突破的第五十一陆战师则在天亮前派出了侦察兵。
猛烈的炮击与轰炸,让美军吃足了苦头,也付出了足够大的代价。
要知道,当时支援该方向进攻的火炮超过了一千门,三分之一是口径在二百四十毫米以上的舰炮,而在天亮的时候,突破口的宽度只有三公里。也就是说,火炮密度达到了每三米一门!战线对方,美军的火炮不到两百门,而且全部是陆军的火炮,其中口径在一百零五毫米以上的重炮不到一百门。
当然,真正的优势在空中。
为了支援三个发起纵深突击的陆战师,顾祝同不但把所有岸基战术航空兵派了过去,还动用了半数舰载战斗机。打到三月四日上午,连部署在巴拿马的战略航空兵也赶来助阵,三百多架轰炸机在美军头上投下了近两千吨炸弹,对正在克鲁塞斯西郊进行集结的美军进行了地毯式轰炸。
显然,这种打法极为野蛮。
顾祝同并不追求巧妙的战术,更没有采纳陆战队参谋的意见,他只抓住了一点,即用轰炸与炮击组成的弹幕,让美军在见到陆战队之前就被击溃、甚至被直接消灭掉,尽一切可能减轻陆战队的进攻负担。
当然,这也保证了陆战队的推进速度。
对于已经丢掉了防御阵地,必须在空旷平原上作战的美军来说,中**队的轰炸与炮击是无法抵挡的。
显然,在这块战场上,意志绝对不是钢铁与烈火的对手。
对美军来说,前方是一道由炸弹与炮弹组成的墙壁。
必须承认,大部分美军官兵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
当时,很多美军部队成建制被轰炸与炮击消灭,冲在最前面是两个坦克营、四是装甲营与四个步兵营都是全军覆没,近四千名官兵无一生还。在中国空军战略航空兵发起的那次地毯式轰炸中,正在集结的一万多名美军官兵中,只有不到一百人生还,甚至有数千人连尸骨都没有留下。原因很简单,轰炸机投下的炸弹中,有半数是燃烧弹,也就是之前火攻美国西海岸城市的那些燃烧弹。
事实上,顾祝同当时并没有考虑过用燃烧弹。
虽然在攻打美国西海岸地区的时候,顾祝同就批准使用燃烧弹,但是当时主要是用燃烧弹来对付城市。事实上,在之前的所有战斗中,燃烧弹大规模使用,都是用来对敌国的城市进行战略轰炸,很少把燃烧弹用在战术行动中。主要就是,燃烧弹对于正在推进的作战部队没有太大的威胁。
根据顾祝同回忆,他当时根本就没有下令使用燃烧弹。
在发起进攻之前,他给空军下达的命令是尽一切可能支援陆战队,轰炸战线后方的美军防御部队。
具体怎么打,则是由空军战略航空兵的指挥官决定。
此外,顾祝同甚至不知道有燃烧弹可以用。
原因是,当时送到巴拿马的燃烧弹只有三千多吨,是有一艘快速战斗支援舰送来的。这艘快速战斗支援舰原本打算在珍珠港装上高爆弹,然后去补充给战斗舰队,但是当时珍珠港的弹药库里已经没有高爆弹了,剩下的全是燃烧弹。结果就是,这艘快速战斗支援舰装着燃烧弹去了巴拿马,并且在科隆港停靠了一天。在此期间,快速战斗支援舰运送的燃烧弹换成了高爆弹。也就是说,那三千多吨燃烧弹全都留在了科隆港的弹药库里,而这也正是战略航空兵的弹药库。
当然,在大战期间,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
在得知有几千吨燃烧弹之后,战略航空兵的指挥官立即决定用上这些弹药,而且就是用来轰炸正在集结的美军。
此外,这还是一种新式燃烧弹。
在轰炸美国本土期间,空军就发现,之前用来轰炸英国的燃烧弹,在对付美国城市的时候并不理想。主要就是,英国城镇里的建筑物,大部分都是石头砌成的,此外砖瓦结构的建筑物也很多,反而是木结构的建筑物较少。这样一来,就需要足够大的燃烧弹,才能够产生理想的破坏效果。问题是,美国城镇的建筑物,除了大城市中心以钢筋混凝土为住,大部分居民区的建筑物都是木制结构的。这样一来,把燃烧弹做得小一些,不但能够达到同样的破坏效果,而且覆盖范围更大。
当然,小型燃烧弹不是什么希奇的东西。在轰炸日本的时候,中国空军就使用过一些较小的燃烧弹,而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当然,这也与当时轰炸日本本土的主力是中型轰炸机有很大的关系。
只是,空军并没有使用小型燃烧弹,而是使用了集束燃烧弹。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把集束炸弹里的子弹药换成燃烧弹,在轰炸地区上空撒布,从而使轰炸范围达到最大。
当时使用的,正是集束燃烧弹。
也正是如此,仅仅几百吨燃烧弹就覆盖了近十平方公里的地区,把美军的集结地点全部囊括在内。对于当时在该区域内的美军来说,根本没有侥幸生还的希望,因为没有任何躯体能承受住上千摄氏度的高温。在这场轰炸中幸存下来的一百多名美军属于同一个步兵营,该营当时正在负责维护营地中央的蓄水池。轰炸到来的时候,幸存的美军官兵都躲到了蓄水池里面,也因此保住了性命。
打到四日傍晚,突击速度最快的第二陆战师已经推进了十多公里。
天黑的时候,第二陆战师前出的侦察部队已经到达了克鲁塞斯郊外。当时,这支侦察部队就经过了美军预备队的集结阵地。对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官兵来说,当漆黑大地上的数千具焦尸出现在眼前,即便这与他们无关,那种感受也不好受。
当然,对布雷德利来说,三月四日的战斗,就不仅仅是感受不好那么简单了。
夜幕落下的时候,布雷德利就知道,他已经错过了堵住防线缺口的机会,不出四十八小时就将丢掉克鲁塞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网(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