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突现闪光 > 第121章 赢取支持的从来不是口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1章 赢取支持的从来不是口号

安东?罗曼诺夫指着桌子上的文件破口大骂,但也只持续几分钟。太子妃叶卡捷琳娜也知道这个太子的脾气,发泄情绪后他会知道该做什么。

文件指出太子安东的控制区内各地乱支差乱派差的现象十分严重,完全陷入无政府无制度的混乱状态。和帝国北方保守势力控制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成了群众对他们最不满意的问题。

这些话翻译一下就差指着下面负责人的鼻子骂,你们整天抓人干白工的事情,和北方还乡团武装干的事情一样招人恨。

“这些混账在用我的名义败坏我的名声,会在根本上动摇我们抵抗的合法性。”太子安东?罗曼诺夫一个头两个大

“好了好了,别抱怨了。说说你打算怎么办?”太子妃叶卡捷琳娜见到他平静下来,开始着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你的家族有些也参与其中,岳父大人的想法有什么吗?”安东?罗曼诺夫没有第一时间的表明自己的想法而是询问太子妃叶卡捷琳娜的意见

作为资产阶级新贵的最大商业家族独女,叶卡捷琳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也能代表这个阶级的态度。

“爸的意思是一查到底。”太子妃叶卡捷琳娜清楚的表示支持太子对这件事上查到底

“爸说了,就算查到底也不会让家族过得比以前贩卖盐巴的时候要差,而不查可能会直接丢掉整个帝国南部。”太子妃叶卡捷琳娜转述了她父亲的意思“爸同时说了,现在是最好的机遇。大敌当前,可以对内部矛盾做出根本性的调整。这个时候阻力最低,低到你如果有幸继位都不可能有现在这么方便行事。”

“哇哦~那看来还真是一个好消息。”安东?罗曼诺夫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大敌当前,一切有用的改变都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只要这个改变能帮助前线扭转局面。毕竟只有解决外部矛盾才有资格去解决内部的矛盾,就算改变会影响一些人的利益也会被接受。

毕竟如果北方保守势力彻底占领帝国南部,那么他们这些人连命都大概率没了。这个节骨眼上争权夺利,还不如直接把自己绑了丢北方要直接点。

“再说了,我的头衔是什么?你问我的意见?嗯!?”太子妃叶卡捷琳娜接着强手裂颅抓住安东?罗曼诺夫的脸

“太子妃、我的太子妃!”安东?罗曼诺夫赶紧解释自己不是在怀疑叶卡捷琳娜的立场

一个大概的框架由两人开始搭建起来,虽然太子和太子妃在具体的军事上才能不是很够,但是一个作为骨子里是个商人的太子,一个是新崛起资产阶级大家族族长独生女,他们在经济政治上的敏锐嗅觉能清晰的看到问题的根源。

后勤的运输重点是铁路,那些重载铁路线能将大量的物资运输到前线来。天赐神国的黑衣亲王军事援助也从南方港口卸货开始,就一路随着重载铁路来到前线。但是重载铁路线毕竟不能将北方雄鹰帝国的南部城市所全部串联起来,那些控制区的粮食补给品需要运输一段距离才能来到火车站。

而这些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运输距离,还是得依靠传统的人背马驮。

后方的铁路沿线如此,前线的最后路程也是如此。针对铁路线的袭击从来没有终止过,北方保守势力军队也清晰的认识到重载铁路对于南方的年轻军队来说意味着什么,没有出现在正面战场的皇帝近卫和太子密卫,正无时无刻的在铁路沿线厮杀。

截断重载铁路线,就相当于太子安东在高加索山区截断北方势力的补给线一样。

安东·罗曼诺夫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当真的有一天所有重载铁路线被截断的时候,那么只能依靠帝国南部的群众们用人背马驮和小推车的方式来解决他们前线的补给问题,毫无疑问这对于他这个最高领导的压力来说是非常巨大的。

为实现将数七十来万吨粮食通过人背马驮的方式,在远离前线的后方运送到前线。涉及动员群众数百万,维持上千公里的运输线路秩序,乃至于保证补给品及时无损耗的分发到各个部队。

需要的不仅仅是各级人员的热情,更重要的是一个严密事事俱到的组织框架,自上而下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并在自己岗位上发挥应有作用的组织。

不然一个上不通下不达各自为战的组织,就相当于拿着北方帝国南部的所有财富和人命,去换算成淡水倒入无边无际的海洋,企图通过这个行为来让海平面升高。这种做法会陷入无休无止的死循环,造成巨大的浪费也造成前线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北方大陆的冬天一视同仁的注视每一个生命,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就会成为冻土上的一具具冰雕。而前线战士们的底气很大程度上就是后方源源不断的各种各样及时的补给,这些装备上的卓越能让他们在开打前就比北方保守势力的军队拥有一定的优势。

毕竟吃饱穿暖的军队,打一群衣着褴褛和饥寒交迫的军队,天然的具有一定优势。

于是太子安东·罗曼诺夫做出如下部署:

《废止一切支差义运实行发价包运制度》

自规定截止日期为止,废除一切支差义运。超出截止日期仍然发现有支差义运现象的,惩处相关责任人。

帝国南部进行过土地改革的区域,实行生产工、支前工轮流顶替制度。

将工人以军队编制安排,各个级别指挥官由当地政府相应职位负责人并任。运输过程中的支前牲畜和车辆损坏等,按照市场价值赔偿。人员因支前运输受伤的,所有医疗相关事务由当地政府负责到底。因支前运输致残者,享受光荣军人同等待遇。因支前运输死亡者,根据条例进行抚恤,其家属和子女享受烈士家属同等待遇。

每隔三十里设立一个民站,为支前运输民工提供食宿地点相关费用由政府承担。

民站与民站之间设立茶水点,为民工提供必要的休息补给点。

20岁到45岁青壮年劳力有支前的义务,一期为时两个月做到合理轮替。

相关当地政府要做到切实解决民工家属的生产生活问题,让支前民工能够在前线安心为军队服务。

以耕战互助为中心,协调帮助各个支前民工家属家庭的各种实际上的困难。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广大民工支前的积极性。

运输价格以略低于当地的市场价格发价包运,制定好每一个不同的运输工具和距离的价格。如果是专门从事运输事业的单位,以市场价格结算。相关运费由各处酌情制定,要做到既爱惜民力又要不能让财政承受太大负担。

要重视思想上的建设,充分的调动支前民工的主观能动性。

要严密计算前线需要的后勤数量,要做到调剂运输,后方供应和前方需要要做到适时衔接。要做到消灭供需脱节的现象,避免一切浪费。

基层领导在分派任务上必须要做到不欺骗群众,运到哪里要说明清楚。不能用欺骗的方式完成任务,说是运到一个地点,到了之后又变成更远的地点。

在民工待命期间,按野战军供给补给品的一半发放。因气候变化等不可抗力因素停止运输时,由政府酌情发放津贴和粮食。雇佣从事运输事业的单位,由市场价结算。

所有酬劳以小麦方式发放,也可以折算成货币,也可以折算成其他粮食:如高粱、玉米、番薯等秋粮。

“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太子妃叶卡捷琳娜记录下讨论出来的框架,说是讨论但是大部分是太子安东·罗曼诺夫提出一个概念,然后由她根据实际情况细化这些条例

酬劳以粮食为单位,一是现在货币发放的权力在北方保守势力那边。虽然他们那些满是暴力的脑子还想不到用增发货币的方式,用剧烈的货币贬值来打击南方的产业:如进出口的计价。但是安东·罗曼诺夫和叶卡捷琳娜算到这个可能性,就要堵死这条敌人可能会用到的手段。

二是以现在实际的条件来说,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但是粮食作为必须品能相比货币更好的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来让群众换到需要的东西,或者作为口粮消耗掉。在大众的眼中粮食相比金钱显然要更容易接受。

“分发下去吧,让各个地方政府再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讨论出一个具体的方案。”太子安东·罗曼诺夫揉揉眉头,脑力消耗有些大是这样的。他忽然想起来什么,对着快要走出去的太子妃叶卡捷琳娜补充道:“对了,这方面让媒体战士们也发挥一下。他们手里的笔杆子,可不比前线战士的枪杆子要差。”

太子妃叶卡列琳娜起初听到安东·罗曼诺夫这么说也愣了一下,但是敏锐的政治嗅觉让她很快回过味了,笑着点了点头。

这些具体的框架开始刊登在报纸上,当然不只是太子控制区中流传这些报纸。帝国北方太子安东·罗曼诺夫还留有一些人,有的人甚至就么明晃晃的走在皇城中。他们是媒体界的人士,他们大部分并没有直接和太子扯上关系,当然明面上是这么看的。

“妙啊,妙手。”留在北方雄鹰帝国皇都的报纸主编们,通过各种渠道收到了太子安东·罗曼诺夫对于支前运输民工的方案框架。

他们自然知道这个方案框架的重要性,对于帝国南方来说是在政府行政方面的指导,而对于他们这些在帝国北方的媒体工作者来说,那就是最狠辣的子弹。

能干媒体的至少都是识字的,他们出身一般不会太低也不会太高。大贵族子弟都去沙龙里吟诗作对,哪需要每天消耗头发来赶稿子?赶稿子的都是中层这些上不去下不来的知识分子,但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的见识比农奴、平民更多,又不会傲慢的维持现状。他们比那些贵族子弟有着更先进的思想,但平时却只能在报纸上按照贵族老爷们的口味撰写文章。

正因这些因素,让他们认识到太子安东·罗曼诺夫改革的成功性和必要性,正因为如此媒体行业都是太子安东·罗曼诺夫的追随者。

“让下面不要过度刺激二皇子西蒙·罗曼诺夫,如实刊发就好。”一个主编笑嘻嘻的将草拟的文稿传下去

“你这叫不过度刺激二皇子吗?就算不加任何嘲讽的语句,恐怕是个人都会对比,而这一对比嘛.......”

主编们异口同声的大笑,帝国的南北恐怕从现在开始不仅仅只是地理上的区别而已了。还有思想上、制度上、人民的支持度上,北方会越来越体会到他们的落后。不只是在经济上,这种落后可能会变成全方面上的事实。

很快,关于太子安东·罗曼诺夫在帝国南部实行的支前民工相关的规定,就在各处报刊上刊发。有头版头条占巨大篇幅的,也有只在报纸的中央长条里简短的汇总。但是不论是出现在报纸刊物的任何地方以任何字数呈现,它们都像在平静的湖面上坠落下一颗陨石。

人是一种会经常比较的生物,通过比较来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现在的生活。报刊上记载的内容,对于北方来说简直就是超级重量的舆论炸弹。

参战对于北方大部分民众来说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毕竟能够参加南下讨伐要么是贵族武装要么就是炮灰农奴兵。而无论是哪种身份,现在都和他们在北方的平民有任何联系。但是繁重的北方无偿派工,却是和北方的劳苦大众息息相关。

他们这些强制征召的民工,有些甚至要带上食物和钱财在路上买粮食,不然就会饿死在路上。有些要运到前线的强制征召民工,甚至都不一定有命回来。那些相对安全的运输线路,甚至需要花大价钱来打点征兆官员,不然只能运到前线上去。

鲜明的对比,自然让北方的大量平民产生不满。

“舆论的阵地不去占领,敌人自然会占领。”北方雄鹰帝国皇帝彼得二世自然看到了这些“棋差一着啊,西蒙。有时候一步错,就会步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