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茉萧见状自然是不甘落后,也又拿了一杯,直接两杯一起吃。
“啊,冰淇淋简直太好吃了,太爽了,人间美味啊!”
“冰淇淋太神奇了,怎么会有这么神奇的东西?!吃不够啊!”
……
两女一边吃,一边发出感叹。
李承道看着她们大口吞冰的模样,无奈的摇了摇头,好心提醒道。
“冰淇淋虽然好吃,可也不要贪杯哦,吃多了容易拉肚子!”
但高茉萧和小武儿正吃得起劲,哪里听得进去。
“没关系没关系,有陛下发明的卫生纸在,拉肚子也没事!”
“这么好吃的冰淇淋,拉肚子也值了!”
最后,她们将李承道带来的冰淇淋都给吃了。
以至于她们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居然感到有些凉意,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凉爽。
“啊,好凉快啊!”
“以前从未在夏天这么凉爽过!”
“陛下,这个冰淇淋真的太神奇了!”
“嗝儿~”
李承道看着他们圆滚滚的肚子,叹气的摇了摇头。
“祝你们好运。”
“今晚你们就能体验到什么叫做冰火两重天。”
……
就在这时,突然有太监通报,说李世民求见。
李承道听到后便离开了凤阳阁,往甘露殿的方向走去。
这李世民一般不找自己,一找自己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当然,李承道也不忘顺道去给李世民带了杯冰淇淋,也让他尝尝鲜,看在他为大唐如此操劳的份上,犒劳犒劳他。
来到甘露殿,李世民早已在此等候。
他看到李承道出来,连忙一礼。
“臣参见陛下。”
李承道摆了摆手,说道。
“右王不必多礼,如今天气炎热,朕给你带了一份消暑神器,你先吃了吧。”
说完之后,一位小宫女端着冰淇淋来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看着眼前这个还冒着“热气”的东西,不禁问道。
“陛下,此物就是您说得那消暑神器?怎么臣看着还冒热气儿呢?”
李承道闻言哈哈一笑,说道。
“这可不是热气,你吃一下不就知道了?”
李世民将信将疑的端起冰淇淋,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这玩意。
他尝试着吃了一小口,主要是怕被烫着。
结果当冰淇淋一入口,他立马瞪大眼睛。
当即就是一个寒颤。
“好凉!”
他满脸震惊,看着手中的冰淇淋,似乎自言自语道。
“这是冰?”
李世民毕竟是皇家贵族,自然是知道皇宫里有冰窖的。
不过随后他摇了摇头。
“不对不对,此物吃起来比冰美味多了,不仅凉爽,而且甘甜可口!”
“此真乃解暑神器!”
他狂热的看向李承道,问道。
“陛下,这纠结是何物?居然有如此奇特的功效?!”
李承道笑了笑,说道。
“这东西叫做冰淇淋,就是专门在夏天吃的。”
冰淇淋???
李世民愣了一下,然后苦笑着摇摇头。
这东西自己以前从未听闻,看来又是陛下发明制作的。
“陛下真是见多识广,什么都会,臣佩服!”
李世民边吃,还顺便拍了个马屁。
他吃完之后,还拌了拌嘴,有些意犹未尽。
“陛下,如果臣猜的没错,这冰淇淋应该是冰做的吧?”
李承道点了点头。
“没错,冰淇淋的主要原料就是冰。”
李世民听到后却叹了口气。
“唉,这冰淇淋在夏天的确是消暑神器,但就是不可多得啊?”
没想到这时李承道却笑了笑,说道。
“不就是冰淇淋嘛,朕的皇宫里要多少有多少!”
听到这话的李世民却一愣,问道。
“冰窖里还有冰吗?”
在他的认知中,就算是宫中的冰窖,经过如此炎热的天气和消耗,基本也不会剩下冰了。
李承道知道他的意思,轻笑一声说道。
“冰窖里没冰,但朕会制冰之法,所以冰是要多少有多少!”
听到这话,李世民震惊的看向李承道。
“陛下,此言当真?!”
他当然知道李承道一般不会开玩笑,但他还是感到不可思议,忍不住想问问。
李承道:“是不是真的你待会去工部看看不就知道了?”
工部都已经开始大规模制冰了?
听到这话,李世民知道,此事千真万确。
他兴奋的大叫。
“太好了,陛下,有了制冰之法,不仅可以解决酷暑的炎热,还能为朝廷增加一份收入!”
李承道点点头。
的确是这样,只要把制冰之法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就如同制盐一样,把冰拉到城中去售卖,又是一大财政收入。
不过现在李承道还没有这样做,因为他准备在大规模售卖之前,再坑一波世家门阀。
这些世家门阀虽然失去了政治地位,但财力还是在那,李承道不把他们吃干抹净,心头就不舒服……
吃完冰淇淋后,李承道对李世民问道。
“你来找朕想必是有什么急事?”
李世民听到这话一拍脑袋,连忙说道。
“哎呀,臣吃到如此美味的冰淇淋一时间竟然忘了大事!”
“陛下,我大唐境内多地突发旱情,情况有些不妙啊!”
听到这话,李承道也是浑身一震。
旱灾?!
他神色不禁变得严肃起来。
要知道大唐现在还是农耕社会,民以食为天,而人民又是立国之本,所以农业才是大唐目前的头等大事。
“具体情况如何,快与朕细说?!”
李承道有些连忙问道。
李世民一愣,他还是第一次见陛下这么激动。
不过随后他也恍然,因为他也知道,农耕对于大唐很重要啊!
“陛下,早些时日其实就已经有地方传来消息,说今年的雨水似乎有些少,但前段时间事情众多,而且那时候时常还能降下点雨水,所以便也没太在意。”
“但现在多地突然传来消息,说是旱情严重了,有的地方已经连续两个月没下雨,如今正值夏季,农作物基本上全部枯死,颗粒无收啊!”
“目前已知的地方就有河南道和河北道,这两个地方的旱情比较严重!”
李承道听了之后陷入沉思。
历史居然又契合了,因为按照正确的历史走向来说,在李世民登基后,确实出现了旱灾,位置大概在现代山东那片地方,也就是这个时期的河南道和河北道。
看来确实是如自己猜测的那样,有些历史即使发生了改变,但大部分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