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娇娘发家录 > 第332章 第三百三十二话:好不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2章 第三百三十二话:好不好

连续晴了好些日子的,昨夜倒下起了雨,虽然下得小,但一直到天亮才渐停。

满地都是湿意,夹带着阵阵寒风,冷得人直打哆嗦,真是窝在温暖的被窝里就不想起床的一天。

宋秋在被窝里拱来拱去,那真是鼓足了好大的勇气,掀开被子,跳出来,冷得发抖,麻溜的将衣裳都套上,然后下床穿鞋子,前后动作,一气呵成,没用到十息功夫。

那衣裳裹在身上,起初这会子,还是透心凉一点都不暖和的。

宋秋也不怕什么没风度的,干脆又翻了一件小夹袄子穿在了里头,这才觉得身上暖了点。

双手窝在一起凑到嘴边连哈了几口热气,又搓了搓手,宋秋抬脚往外头去。

开了门,就见先起了一会儿的阿灵蹲在灶屋门口,正端着碗漱口。

阿灵身上还是昨儿那一身,没加衣裳,脚上的鞋子还是没加棉花的。

李氏王氏给大家张罗做衣裳这些的时候,做鞋子都是贴了棉花做了一双的,穿着暖和。

但阿灵嫌穿着不轻巧,也不怕冷,就没穿,梨花那护新的,头两天觉得脚冷都穿上了呢。

今儿这么冷,阿灵还不想着要穿棉花鞋。

宋秋便忍不住说了一句。

几口呼呼呼漱口完的阿灵擦了嘴,听着话,起身就望过来道:“这叫啥冷,换做从前我待那地儿,这会儿早就已经下雪了,地上雪堆得厚厚的,每天寒风刮得呼呼的,出门要不捂脸,铁定给你吹个糙饼子出来来,那才叫冷呢!我那都捱得过去,这算啥?”

“阿秋姐姐你可别担心我,你这小身板的,自个多穿点暖和点才好咧!”

宋秋听着,想着阿灵这说的,倒像是前世东北那边的,那确实是够冷的,他们南方的天,比不上。

见阿灵是真的不觉得这冷有多冷,并不是要风度啥的,宋秋也就不管她了。

被冷风吹得一哆嗦,赶紧三两步跳进灶屋里去,里头老袁氏正坐在灶边烤火,锅里烧着热水,好用来洗漱的。

“今儿可真冷啊!奶你可多穿点,待会儿到作坊去了,也把火盆都烧上,这冻凉了可不是好受的。”

老袁氏听着,就摸摸自己身上,“我穿得厚实着呢!你王婶给我做的这个夹棉厚袄子厚裤子的,那棉花用得足,我穿着都快挪不动了,暖和着呢!倒是你,像阿灵说的,你这瘦身板,可要多穿些,奶就担心你呢!”

往年冷,她还没穿这么暖和的夹棉袄子都没冻坏,今年就更不怕了,倒是孙女,打小身子骨怕冷的,回回冬日里都要生场病,叫她提心吊胆好一番的。

年上倒春寒那天气,孙女就没挺住大病成那样,差点没捱过去,多亏是佛祖保佑呢。

宋秋也想起原身这小身板确实是有些不太好的,冬日怕冷,总要生场病。

但今年是她来了,穿得暖和,吃得好,这身体啊,早就补起来了。

她就是觉得冷而已,其他的可啥都没有,今年一定不会生病,叫奶再担心的。

“我穿得多呢,今儿还多加了件夹袄。”宋秋说着,凑到灶边掀了一角衣摆给老袁氏看她里头的夹袄。

老袁氏看着,也就放了心。

今儿这冷的,心口都是冷的,宋秋就想喝碗热乎乎的面疙瘩暖和暖和,快速洗漱好,从碗柜里拿出半袋白面来,倒了差不多的在陶盆里,就开始用温水调和面。

想着张杨也在家,便多倒了不少面的,一起搅和了,用猪油炒了汤底,煮出满满一锅子面疙瘩来,再丢进一筲箕鲜翠欲滴的豌豆尖烫熟,撒上一把清油油的葱花出锅,顿时,香味扑鼻。

用陶盆装了一盆,就叫阿灵端着给张家那边送去。

苗氏正好也在弄早饭的,刚准备用张杨昨儿买回来的白面摊饼子的,见阿灵送了一大盆面疙瘩来,也就停了手。

接过去笑着出来跟宋秋这边吆喝着道了谢,便忙端进上房去。

天冷,多晾一会儿都怕冷了。

张杨起了床钻进上房里,听说是阿秋煮的面疙瘩,当下就忙从苗氏手里接过一大碗来,蹲在火盆边吭哧吭哧的大口喝起来。

吃了早饭,张梨花和阿灵结伴一起出村往客栈去。

宋秋抱了钱匣子也要和老袁氏一起往作坊去,今儿该给作坊做工的发工钱了。

关了院门,张杨正好也出来,老袁氏笑着招呼他,“阿杨这是上哪儿去?”

“我往程家庄走一趟!”张杨笑着答。

“好咧!去了见着你爹娘了替我问句好。”老袁氏一听就知道是要去做什么,忙道。

张杨点头应了,又看了宋秋一眼,跟着两人一起下了缓坡,才分开往村外去。

老袁氏看着人走远,扭头看了看孙女,嘴里叹道:“这小子,出去跑了几趟的,这眼看着更是不同了样,瞧着稳重了不少,那身板壮实的,越来越像他爷爷了!”

宋秋听着,明白这爷爷说的是张杨他亲爷爷李大锤。

她那作坊,用的还是李大锤的房子呢。

张杨长的像李大锤的话,那李大锤也是个壮实的咯,就是不知怎么一走就是三十几年,也不说回来瞧瞧的。

她实在有些好奇,便忍不住问,“奶,那李爷爷是个啥样的人啊?他当初喜欢冬瓜叔和水芹姑不?”

要喜欢儿子女儿,怎么也不可能一走就不回头,再也不回来哪怕看一眼儿女吧?

反正她记忆里,就没听说李大锤什么时候曾回来过。

老袁氏听得孙女问李大锤,那个停留他们老姐妹记忆里三十年了的男人,还是当年的那个模样,谁也不知他要是能老去,又是个什么样。

她神色就不由有些怅然起来。

“那是个勤快能干的人,有他爹手把手传给他的做饴糖的手艺,那些年呐,十里八村的都买他做的饴糖,他还常走街串巷的挑担子去卖的,可不少挣钱呢!”

“可惜,讨个媳妇命薄,进门半年不到就病死了,那时候,可多得是人想着给他说媳妇再讨的。”

“后来也是命里有这缘分吧,同你邓奶奶成了亲,那是明媒正娶正儿八经办了的,该差的礼数一样没少,也是那时候你南瓜叔还小,你邓奶奶怕他换个地方不习惯,这才没搬去李家,叫你李爷爷住到这边来的。”

“哪曾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