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就这么定下了。现在,说说周朝意欲吞并吴国一事吧!”
曹操落下口音,将议论的话题从迁民转到江东。
众人之中,荀彧很快就收拾好神容,言道:“周朝太子与孙贲领数万军,临历阳城,虎视江南。子孝将军所部兵力不少,但孙贲在寿春一线,同样留有部曲把守。强行参与此事,于国朝无益。”
“文若,孤心里明白,这两年还得着重于休养生息。”
曹操知道荀彧的担忧,作为政务方面的一把手,荀彧做的非常不错,兖州能这么快恢复些人气,其功不可没。
但大齐的底子,不容再有折耗了。
“不过,让周朝轻而易举的拿下吴国,对于国朝而言,绝非善事啊!吴国挟江入淮,直指豫徐南部县邑。河洛一带,吾军虽占据虎牢,但周军大可自南阳出兵,绕过虎牢关。每每思虑至此,孤时刻心感乏力啊!”
“没错,吴国在吾之后。让周朝拿下吴国的话,一旦与周朝开战,吾军势必首尾难顾。而且,袁绍撑不了几载了,谁也不知道周朝会不会抢占邺地。”
程昱亦是忧心忡忡的说到河北之地。
尤其是邺地!
曹操心有所感,点头言道:“仲德说的没错。袁绍再怎么撑,也就是三五载的时间了。到那时,周朝若是出兵与吾军争夺邺城,再以南阳、吴兵,侵略吾后,怎么应对?”
“难!不过,不是没有机会!刘备不会坐视周朝抢夺河北之地的,否则他的处境比吾大齐还要困难!”
“可现在刘备对吾军擅自退兵一事,心怀怨念,短时难消。”
“那何不借此际,与刘备重修盟好。最多,把整个河北,让给他刘备!”
“河北至关重要,不能弃之。”
“没错!只有拿下河北居高之势,国朝才能正面与周朝抗衡,万万不能相让!”
“可说到底,怎么拿下河北?周朝会不会出兵,刘备又岂会轻弃?”
“......”
十几人在殿内论讨不休,总之就是什么都让不得!
曹操长吐一气,摇着头说道:“伯仁的话,孤赞成。河北,绝不能轻让。争霸天下,不能一味退让。吴国之事,值国朝民力乏倦,吾等难以作阻。但河北,纵是拼尽全力,也要拿下来!”
“周国想要吞并吴国,也未必是件简单的事。大王何不修书一封,与那吴王孙翊作盟。只要孙翊能得到江东士族支持,周朝仅靠一个军的兵力,以及孙贲之流,拿不下江东。”
许攸站了出来,提出一个建议。
曹操皱了下眉头,喃呢道:“如此,可就与周朝正式决裂了啊!利弊不好论言!”
“往日赵国一家独大,天下盟而战之。今日,周朝一家独大,大王亦当效周帝往日之事,结天下英豪,共拒周朝。”
许攸继续说道。
“孤早已遣使与先吴王孙策、汉寿王密盟,谁成想出了现在这档子事!”
曹操心中有些无奈,天下局势当真是不可测也,离天之谱。
原本还打算让刘琦当出头鸟,牵扯周朝的精力,给国朝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结果倒好,一场大仗下来,刘琦把自己打没了。现在换了袁耀当家,谁知道荆州的心有没有变!
吴王孙策也是,前脚才密议完,自己与其亦是英雄相惜。可惜,没想到的是其如此轻而无备,折在了区区几个家奴手中,徒使往先谋划付诸东流。
看了自家大王那神色,许攸也能理解,这种事换成谁也感觉离谱。但,该尝试的还是要尝试。
“大王,孙翊那边应该无恙,与其结盟,正合彼意。毕竟,若无外援,孙翊也不敢言能挡住大周一次次的侵蚀。袁耀那里,还是得看荆北诸族的想法。不过,当下荆南三郡叛乱,彼等应不会再惹事上身,可待其等稳定荆州后,再言互盟之事。此外,便是刘备那里,可以周朝出兵江淮为言,解两家之误。另外,鲜卑轲比能、步度根,皆需遣使。”
“联合外族之徒?”
曹操迟疑了下......
自己不是袁绍,不是刘备,做不出这种勾结外夷之事。
“大王,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策!”
许攸又出声劝言,旁侧众人,也多有跃跃欲言之意。
但曹操径直摆了下手,喝道:“子远,与刘备、孙翊、袁耀互盟,孤没有意见。但勾结鲜卑,非孤之志,不可取也。”
“这......”
许攸僵了下舌,没有鲜卑相助,齐国想在正面战场上战胜周朝,难如登天!
“欸,鲜卑之徒,与周朝有不共戴天之仇,勾结彼等,只会让周人同仇敌忾,且胡夷无信,不足取之。”
曹操换了个语气,讲出了自己不愿与胡夷结盟的借口。
见状,许攸也知道这点是不可能做到了。于是遂改口言道:“大王深明华夷之辨,臣倍感幸之。既如此,那大王就需挺身而出,号召天下英豪,誓周朝不两立!”
“是不是太早了些!一旦周朝调转戈矛,趁吾虚弱之际,挥师东进,难当也!”
曹操还没说话,夏侯惇便开口言及其中之弊。
陈宫亦言道:“没错。现下周朝受限于盟约,师出无名,正宜国朝休养生息。若大王作檄明诏,无疑给了周帝一个借口。”
“非也!周之所以大军向南,不过是为日后作势。而不向东,皆因中原广阔,士族林立。周法严苛,体制未全,又生更田之制。其若东向,必受士族抗拒,纵以雷霆之势,鲸吞中原,也难使法制俱下。但再过几年,待其准备就绪,大可随便寻个借口!”
许攸率先反驳了陈宫的大义之说,而后又言道:“同样,大王即便明檄作立,周朝一样不会出兵,盖因准备不足。但大王早一日打出旗号,天下有识之士,便可早一日入吾大齐。刘备、孙翊、袁耀等人,明大王志向后,亦会心领神会,共赴大业!否则,待周东出,再言明檄,为时已晚矣!”
“子远说的对,大王早一日向天下言明己志,英杰之士便早一日入齐!国朝,急需诸多才士!”
荀彧挺身,帮衬了许攸一句。
因为再这样和周朝纠扯下去,人心是会变的!正如许攸所言,待周东出,再言大志,为时已晚!
“也好,那明日便遣使往长安。即便是背盟,孤也要堂堂正正,免得为高诚小儿笑话!”
“大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