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很快就冷下来了,急着早点搬进新家,老宅这边就抢先了进度,半个月就完成了上梁。建筑队收工后,零散活还有很多,主要是周栓、朱贵两个人在做,旁的人谁有空就过来搭把手。

住人的屋子都是青砖铺地,墙面刷白,油纸糊窗,那叫一个干净、敞亮!

每屋都盘了火炕,而且都用红砖砌成的,结实耐用。(青砖在防水、抗氧化方面比红砖好,烧结工艺也复杂,价格上更贵。)

主屋跟相邻一侧的火炕是相通的,为了每个屋都能暖和,大宝是绞尽了脑汁,设计了多遍才成功的。

堂屋的八仙桌、条几、座椅,每间屋子的衣柜,书房、高兴房间、高雪房间的书桌椅、书架。从拆房开始,这些必需的家具就在赵进那边定做了,选用的都是上等榆木。

院门,高雪选用了结实厚重又低调的黑色包铁木门,高度、宽度、门环、门钉、门墩完全按照普通人家的标准来的,不敢有丝毫的僭越。

一笔笔账目支出去,高雪有些傻眼了,当初光考虑建造房屋的花费了,这个软装的花销可跟建房子都要差不多了。

要没那二百两存银的底气,还真不敢折腾了。

......

十一月初六,宜迁居。

一家人总算抢在下第一场雪之前,搬进了新家。

搬出去的都是衣服被褥,锅碗瓢盆这些,搬回来自然也很方便。

头一天就把大部分的东西搬了回来,烧起了火炕,挨个房间擦洗打扫了一遍。

正房的东侧间自然是周氏的,西侧间则给了高兴,毕竟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将来要在这里娶妻生子的。

两头的卧室都不大(古代风水讲究),但,中间的两大间都做了堂屋,待客用。

东厢房三间,给高雨留了一间,中间是书房,另一间是高雪高霜姐俩住。西厢房三间,两间都是客房,暂时孙婆婆跟朱颜一间,最边上则是厨房。

南屋三间,杂物房、淋浴房、厕所。

院门靠近西厢房一侧,进门修了影壁墙,这样在门口是看不到院里情况的。影壁上贴了一大张红纸黑字的“福”,高兴求来的先生墨宝。

从影壁墙左侧进入后院,向右手边就是主院。

后院的菜地没动,鸡窝、猪圈也已经焕然一新。

......

暖居宴,自然要把亲近的人家都请了过来,热闹一天。

书房放置着账本,只有这间上了锁,其余所有房间都敞开着供人参观。

县太爷赠送的匾额,早就挂在了堂屋的正中央,进门最显眼的位置。

老村长进来后,先领着人给牌匾鞠了一个躬,以示敬重。四处打量一番,才感慨道:“只有这样的屋子才配得上知县大老爷的字啊。”

旁边的人纷纷附和,心里也只有眼馋的份儿。

高麦、高豆、高兴、大宝忙着端茶倒水,招待老村长、族老长辈们。

茶是一般的茶,可茶壶茶碗都是新的,高豆送的贺礼。

八仙桌上摆了一盘炒花生,一盘糖块,花生嚼不动,糖块老人们都喜欢,吃了不少。

赵三爷:“高宏,现在每天能收上来多少菜?卖的完吗?”

高宏笑笑,“才下来没几天,量还没到最大,每天也就三四百斤吧。在县城、安原都有稳定的渠道,卖得完。”

他们都知道,高家的马车每天都要往外运的。

“赵三爷,你家种的多,每天得有个几十斤吧。”

赵三爷捋了捋胡子,“家里闲人多,自然就多种了一点,你家也不少啊。”

那人跟着笑了,没种的,等着观望的人家后悔也晚了。大冬天的,足不出户,就把钱给挣了,以前哪里敢想的好事儿啊。

赵三爷:“吃水不忘挖井人,高粱家是咱全村的恩人,说什么都得护住了这几个孩子。”

老村长有些不悦,心说,我高家人还没说话呢,你个外姓人倒先护上,不过,这毕竟是好事儿,人家在回护高家人,“老哥说的是,高粱家不仅是我高家的荣耀,也是整个八里庄的楷模。”

“高雪那丫头快十四了吧,最好给孩子在本村找个婆家,不能肥水流了外人田啊。”

一听这话都觉得很有道理,连忙附和着。在座的都知道内情,肯定不愿高雪嫁出去便宜了别人。

高雪是本族的闺女,女生外相,向来不假,肯定是留在自己村里最好,老村长眯眼说道:“三哥,我扒拉来扒拉去,也就赵进家的大小子合适,别的后生根本配不上那丫头。”

赵三爷自然愿意高雪成为赵家媳妇,但那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孙子,做不得主。吧嗒了几口烟,才缓缓说道:“这个得问本家才行,那孩子已经是童生,人家还要考秀才的,这事儿不好说......”

老村长没被打击到,依旧满是兴趣,“老哥,我们二老做个媒呗。”

高雪可不是外人能替她做主的,怕是周氏也不能。一听老爹这么说,高宏忙开了腔,“爹,高雪还小,这事儿咱们私下再说。若是不成,传出去会影响孩子们的名声。还有,这孩子是个有主意的,绝不会受任何胁迫,你们也别打着长辈的旗号给人压力。”

赵三爷点点头,“是、是,大侄子说的对。都是话赶话,聊到这里了,你们出去可别乱说。”

“不会乱说的,一家有女百家求,岁数又到了,牵线搭桥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嘛。”

众人纷纷点头。

......

高豆也领着媳妇抱着儿子回来的。周氏看着小孙子,欣喜异常,抱住就不撒手了,半岁的孩子,穿得也厚,宋丽都怕累着周氏。

岁数大的妇人逗着小孩子玩,半大的孩子则满院子乱转,看啥都稀罕。

高雨几个在作坊里忙完,就准备过去帮着做饭,只是高敏非要留下照看作坊。几人心里明镜似的,都没有规劝。

娘家人和善,高敏平时过得挺自在,一直有说有笑的。

但,凡是宴客的场合,她的身份就很尴尬,即便今日都是亲近之人,她也不愿站到人群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