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 第208章 制造911机(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连续运行3天,911机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这对于电子管计算机简直是不可想象,过去能够运行1个小时不出问题,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

这些故障大部分是因为电子管。

这与当前的落后制造工艺有关,和使用方式更是关系重大。

电子管的个体寿命大概是1500~3000小时。

这是个统计数据,意思是每1500~3000小时,就有可能出现一个故障。

出现故障的时间可能是在第一秒,也有可能是在最后一刻。

统计的方法是3000个电子管,运行1小时,出现一个异常的概率。

所以,如果使用的电子管足够多,每个小时出现故障的概率就越大。

电子管损坏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温。

如果温度得不到释放,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雪崩效应,电子管瞬间便会失效。

所以,只是一个简单温度划区改造,就大大提升了911计算机的平均使用寿命。

过去一个通风道,远端设立一个功率足够大的鼓风机抽风。

由于线缆的布设,很多电子管部位会形成一个个涡流,热空气只在一个小范围旋转。

只有小部分热量被带走。

所以电子管是得不到良好的散热。

后世采用专用风道的设计,就是为了涡流效应。

李元本次的改造方案,是设立独立的风道,强制空气从前面进入,然后流经电子管表面,从后面排出。

改动不大,但是效果明显。

这个时候,李元再提及涡流理论,实验室的师生才真正信服。

“好啊,这么久稳定运行,足可以说明911的强大。

而且计算速度居然提升如此巨大,你们非常了不起!”

蒋校长和董副校长一起出现在实验室里,他们为这个好消息真的震惊到了。

“我下午,不,一会儿,就去向上级汇报这个好消息。

你们都是好样的,尤其是李元,他的这个改动虽然不起眼,但可以说是画龙点睛,妙笔生花。

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不要被老外的过往经验所束缚。

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突破!”

蒋校长的发言,引起了师生的轰然掌声。

三天后,大量的专家来到实验室,开始技术鉴定工作。

经过一天的演示、讲解和答辩,911机顺利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工作。

长时间稳定工作和计算速度,成为本次鉴定的最大亮点。

接下来就是安排生产,上级决定,由京都无线电厂负责批量制造。

无线电厂从1958年就从事电子管计算机的生产工作,在计算机制造方面积累有大量的经验。

虽然有着大量的图纸和设计文档,但是计算机系还是派出了技术团队。

团队由金主任带队,15名师生参与样机的制造。

李元赫然在列。

在讨论人选的时候,发生过巨大的分歧。

尤其是没有进入名单的老师,他们对于李元的入选,意见非常之大。

主要原因就是,李元只是一个旁听生,如何能够代表计算机系出征。

大家没有看错,就是“出征”。

这可是国内最快的计算机,也许过不了几天就会在国报上发表。

去无线电厂制造样机,一定会记录下大量的图片和影视资料。

这些都是荣誉,总共才去16人,每一个都是各个模块的带头人,他李元到现在还只是一个旁听生。

如何能够入选,有什么资格入选。

这就是人性,你干活的时候,是理所当然。分利益的时候,就有了远近亲疏。

最后董副校长亲自出面,才拍定名单。

出征前,李元在实验室里明显感觉不带劲。

大家表面虽然还很客气,但是真的是客气,不复以往的亲近。

李元知道为什么,也不以为意,换做他也不会舒服。

但是如果让他主动放弃,那也是不能的。

影响力就是靠一次次的成果所铸就。

只有走向前台,大家才会看到你的能力。

才会记得你,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

如果这次他放弃,那他的名声仅仅局限在实验室。

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就会被人遗忘。

三天后出发,李元和金主任打过招呼,来到动机系办公楼顶层412房间。

这里正在装修,墙面全部刷上水泥,然后又粘上一层白纸。

最大的改动,就是增加空气过滤系统和抽风系统。

过滤系统相对简单,两层薄海绵,中间填存大颗粒木炭。

抽风口正对工作台,出风口只有一层纤维过滤网。

虽然简陋,但是确实有效。

窗户缝隙全部用胶涂抹严实,避免漏风。

这样的环境,夏天估计一般人受不了。

现在没有空调,又不敢使用风扇,这样密闭的环境,普通人坚持不了一个小时,就得跑出去透气。

这些对于李元,都不算事。

两年多功法修炼,他早已做到寒暑不侵。

李元进入房间,装修已经进入尾声,现在是8月份,正是最热时间段。

大门和窗户大开着,师傅们正精赤上身,挥汗赶工。

见是李元到来,带头之人笑着走过来。

“李老师,再有2天就完工,您看看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虽然知道李元是学生,但是李主任多次强调这里是面前年轻人的实验室,他怎敢看轻。

称呼老师最为保险。

“高师傅,大家受累了”,他从“挎包”里拿出冰棍,一一分给大家。

在高师傅的示意下,工人连连感谢,接过冰棍。

李元乘机在屋里转转,用念力扫描一圈,没有发现瑕疵,告辞离开。

实验室里一个工人低声道:“高老大,这位小老师看着笑眯眯地,怎么我总是有种心神不宁的感觉”。

“是呀,尤其是他巡视装修情况下,感觉像是被老虎瞄了一眼”。

“嗯!这位老师不得了”。

。。。。。。

一周后,无线电厂的一个车间内。

华清大学一众人正在分批和工厂的技术员进行交接。

李元负责系统联调和走线、布线。

“唐技术员,图纸你们看看哪里还有不清楚的地方?”

“李老师,大部分图纸,我们这几天也都消化吸收了,就是有2个疑问。

第一,为什么要给线缆套上铁管?

第二,为什么把之前的焊接点改为接头?”

“唐技术员,这些线缆大部分是靠近地面走线,为了防止老鼠啃咬,所以我建议套上铁管。

把接线焊点改为插头,目的就是便于生产制造和后期维修”。

“第一点,我能够理解。

但是,我认为,虽然生产制造时会费工时,但是焊接要比接头可靠性更高”。

“您这个观点我不太认可,谁说焊接比接头可靠?”

“老大哥就是这么说的,他们认为接头容易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