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风起北方 > 第二卷 一战风第三六〇章 陆军总长出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卷 一战风第三六〇章 陆军总长出炉

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三六〇章

陆军总长出炉

想好了结果之后的冯国璋也不含糊,立即站起来大声说到:“对啊!赵将军,只有他最合适!我和赵将军在平灭陆荣廷叛逆时就有过很好的合作,对他的指挥能力很是佩服。赵将军来做陆军总长,也能保证军队装备快速更新,提升我国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这家伙,话说的也是很有水平,既回答了袁世凯的问题,同意赵一天出任陆军总长,又抛出了一个很现实也是很棘手的问题-----全军装备的更新换代。赵一天在担任参谋次长和参谋总长、编练总长的职务时,曾经对军队有过一个承诺:只要编练检验合格的军队,每个师,他将会配备一个十二门75火炮的炮营,并且火炮的费用他可以承担三分之一。

别看一个师只有十二门75火炮,放在眼下的中国军队,那可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装备了。要知道现在的北洋各部队,由于山头众多派系林立,过于盲目的扩军,很多军队连步枪人手一支也没有,更不要说机枪火炮了。就算有了火炮装备的部队,对自己能够多几门火炮,谁都会举双手欢迎。原先北洋军队的装备主要靠对外购买,小到弹『药』、步枪,大到机枪、火炮;价格高不说,有些人就算有钱你也不一定能买到。

事实上赵一天的这个承诺,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相当一部分军队都没有能够拿到这十二门火炮。一个原因是他们的军队编练在检验的时候不过关,训练时间要延长;另外一个原因当然是赵一天参谋总长和编练总长的官被撸了,当然也就不会再兑现自己的承诺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样的道理大家还是知道的,何况人家的离开还有这些人背后推波助澜的存在,不给很正常。这让很多人心里面非常不爽但又无可奈何,冯国璋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他刚才的话,隐约有指出当然赵一天没有按承诺兑现的意思,提醒总统和众人,赵一天上任后,这全军的装备他要出一点血吧!

书房里面众人哪一个不明白冯国璋的话,心里面虽然鄙视但嘴上却不说出来,不过别人不说话不代表现任的陆军总长王士珍不话。听完冯国璋的话之后,就立即接口到:“华甫,军队装备是一个花费极大的事情,也是一个长远的事情;我们总不可能把国家的事情全部推给一个人个人去解决吧!再说了,陆军总长在编的军队是多少,各省将军自己手下的军队数量是多少,这个大家心里面都很清楚,难道要赵将军把他们的装备也解决了”?

这话说的很不客气,冯国璋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尴尬的笑到:“我..我这不就随口说说而已,赵将军身家丰厚,嗨嗨..嗨嗨,那些钱..嗨嗨”。说到这里就没有再往下说,坐回原位当没事人去了。于是,赵一天出任陆军总长的位子就这么定下来了。接下来,袁世凯又马不停蹄的将徐世昌接替他出任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梁士诒为国会秘书长等事务一一安排。当然,他的儿子袁克定到奉天省任省府秘书长一事,是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讨论的。只要奉天省府议会提出省长签名同意,报批一下『政府』国会就好了,没有谁会在这件不是很特别、对他们自身利益又没有影响的事情上去啰嗦什么。

完成这些事情之后,袁世凯并没有在怀仁堂多停留,留下一句通知国会讨论通过的场面话之后,就在自己的贴身护卫郭怀庆陶树德的搀扶之下,急匆匆的回居仁堂休息去了。不走不行啊!鸦片的作用已经快要过去了,再多留几分钟,老袁可能就要瘫在座位下面去了。

一九一六年九月二日,北京『政府』宣布了一项新的官员任免:鉴于袁世凯总统身体抱病,无法继续政务,国会通过全体议员决议,推选原国务总理徐世昌为代总统,原参谋总长冯国璋为副总统,原代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同时决议原陆军总长王士珍为参谋总长,接替冯国璋一职,前总统办公室秘书长梁士诒为国会秘书长,北五省巡按使赵一天为陆军总长。在众多的任命中,其它官员的任职都是实缺正职,只有徐世昌的总统一职为“代总统”。国会说明是总统人选必须经过各省议员讨论决定,所以只是“代”,但明眼人哪里看不出这里面的门道,清楚徐世昌这个总统前面的“代”字,目前只不过是一种掩饰和过度罢了,这个字迟早会取消。

对于『政府』的这一系列决定,国内各种势力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有高兴的也有失落的,各种声音各种议论不一而作,酒肆茶馆里面人们也都议论纷纷,新闻舆论上也是吵吵闹闹褒贬皆有。这其中当然以对新任陆军总长赵也天的评论最多。《太原时报》、《包头时报》、《大唐晚报》、《秦陇时报》、《迪化周刊》、《奉天时报》、《吉林时报》、《齐鲁之声》、《泉城报》等属于赵一天势力范围内的报纸,自然是大大的赞扬『政府』的决定,把赵一天历年来为国为民所做的事情一一列出,证明『政府』选择的正确『性』。

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出现,《粤民报》、《广州时报》等报纸是反对的声音就多一些,他们甚至将由梁启超从日本翻译而来的“军阀”用在了赵一天的头上。让看到这一称呼的赵一天郁闷不已。除了这些旗帜鲜明的报纸之外,其它各地的报纸基本上还算公正,并没有特意去褒贬什么,只是刊登了少数几个人无关大雅的评论。不过一些私办报纸上刊登的几篇文章,就让赵一天吃惊了很多;倒不是说吃惊于报纸而是在这些报纸上写评论文章的人。《大公报》发表了一篇作者名为李大钊的文章,就很让赵一天汗颜。文章从远征军在西亚的战况,到由此引发的国人自豪感,洋洋洒洒数千字。文章最后更是以“开中国近代之先河”来评论赵一天,确实让他有些汗颜!

除此之外,刚刚由《青年杂志》在九月初改名为《新青年》的杂志,就刊登了一份让赵一天都有些哭笑不得的文章。在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陈独秀对赵一天在最近几年的作为也是大加褒奖;但是到了后半部分,文章却又建议“有权有钱有兵的赵将军应该做中国青年的代表,崇尚自由、进步、科学,首先在中国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而不是一味的只关心军队,与理想背道而驰”。在文章的最后,这位陈先生甚至建议赵一天去读一下西方学者有关“社会主义”论述的书籍,尝试中国能够走向民主共和的真正道路。

九月十二日,赵一天抵达北京就任。原本他应该早一些时间到来,只是欧洲战狼雇佣军团发来最新战况报告,向他请示该如何下一步行动;赵一天不得不多停留了几日,来安排这些事情。雇佣军团发来电报当然是有关法军元帅福熙对雇佣军团新任务的事情,要军团直接上一线战场,在索姆河西岸和德军对抗,抵挡德军的过河攻击。赵一天在搜集了欧洲整个战况的情报,通过中国驻欧洲观察员莫理循多次详细了解德军在东西线的实力,光是这一条就花了两天多时间,然后和杨畅卿两人商议了许久,加上自己灵魂穿越者的先知条件,最终判断出德军能够攻打索姆河西岸可能『性』,电告张自忠同意他们的方案。果然,德军没有在索姆河南线发动攻击,转而在北线战场发动了一次大的攻击,将双方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

除此之外,赵一天还花了几天时间对自己离开以后的北五省一些工作进行了安排,重点是军队和移民。现在在属于他势力范围很多地方,都需要大量移民;东北地区、朝鲜北部地区、安南宁远省、新疆、西藏等都需要内地移民。而遥远的西亚科威特王国,也需要不少人,这就让赵一天很是头疼。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原来时期那样各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候,因为赵同志的出现,国内战争明显减少,原本要发生的战争,比如护国战争就没有出现,如此国内各地局势就相对稳定,流民饥民自然不会有很多,让赵一天选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最后只能用特别手段来达到目的。

这个特别的手段当然不会是威胁,而是利诱。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的农业大国,这种地才是国民生存的根本,所以土地对于这一时期农民的诱『惑』力。那真的是非常非常大。土地供应加上还有一笔可观的安家费迁移费,携家带口离开家乡到新地方生活的人必然会有,这就是赵一天解决人口稀缺之道。由此而来的,就是赵一天大量金钱的流出,好在设在北美南美的天力集团公司在源源不断的为他提供帮助,加上山西的收入,还能够支持他在养活了庞大军队的时候还有足够的金钱用来做别的事情。

赵一天虽然就任为陆军总长,但陆军次长却被袁世凯给了辫子军统制官张勋。张勋带领的辫子军正式名称为“武卫前军”,他连自己的辫子都不愿意剪,自然也不会接受新军的编制,仍然延续着满清时期这一称谓,这也是赵一天和袁世凯等人扯皮以后安排的一个结果。张勋在被撤掉长江下游巡阅使后,被任命为直隶南护军使;结果这家伙看上了蒸蒸日上的山东,想去山东做山东将军。这个赵一天自然不会答应,他已经把这个位置留给了马跃,就等他回国以后接任,怎么能给张勋呢!

再说张勋的辫子军是一个什么德『性』,赵一他是绝不会让他们去山东的。这一点袁世凯也清楚,除了山西,山东就是赵一天第二个打拼出来的地方,他是不会随便放弃的。为了自己家族将来的考虑(袁世凯几个儿子可是在山东开办了公司,工厂,都是借赵一天的光),袁世凯还是同意了赵一天的想法,把张勋安排到了中央做陆军次长,成为赵一他副手。

刚刚当上全军一把手的赵一天,屁股还没有坐稳,南方就有事发生,而且是需要军队出动的事情-----孙大炮在香港宣布成立南中国『政府』,叫嚣国人和他一起革命,而南方数省好像有那么一点动静,那里的的形势开始变的微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