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混低保日常 > 第25章 第二个古代世界(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章 第二个古代世界(2)

假设每天的符咒都能攒出来十张卖,就是十个积分,一年最少三千五。

这个收入,对比手上欠条的数字,杯水车薪。

奚茗算完之后,心中有数,也不着急,说不定没过几个任务就有偏财。

奚茗欠下欠款没几天了,就得到了吴姐的信息,在吴姐的帮助下,精灵母树认主奚茗,奚茗成为精灵母树的母体。

这个积分没白花,一份积分一份效果,在吴姐的改造下,精灵母树脱离了生育机器的形象。

三大效果,每一个都是奚茗需要的,还带有一个额外天赋。

最基础上的效果是孕育子嗣,只需要提供另一方的毛发(无论男女),自带基因优化效果,也支持自选数量和性别。

在精灵母树孕育的孩子,对母体(奚茗)天然的拥有好感,这点是吴姐着重强调的,她最厌恶的就是花了心血之后养出来一个白眼狼。

外带奚茗需要的防护母体母体,吸收母体的一切负面状态,会在精灵母树的一个孕果中显示,各种负面状态会被吸收它的孕果快速消化。

同时,做到不改变母体的外在表现,状态记录后,自由调控,奚茗只要装病,百分百无破绽。

最后一条,也是奚茗的要求的,愉悦母体。母树的状态可以映射到母体中,奚茗可以轻易更改自己的表情、生理状态。

奚茗试验过,可以把自己分成两部分,眼泪淹了云上居也不影响她说话。

最后,吴姐还给精灵母树弄了一个叫障眼法的天赋,据说是一种涉及到规则的高级天赋。

本意是为了更好的辅佐三大效果,结果吴姐一倒腾,就出现了这个具有唯一性的障眼法天赋,几乎以假乱真,可被母体主动实施。

精灵母树的每一个效果,奚茗带着需要,还有障眼法,着实是一个惊喜。

把新得的精灵母树放在后院,奚茗还记得把盒饭树和零食树一起放在后院。

奚茗用【小云雨术】,让三株植物类宠物和六块苗圃都得到了足够的滋润,整个后院都显得生机勃勃。

上个任务一直处于安全状态的梅兰竹菊、青莲金桂遭到毒手,被奚茗带到大帝供室供奉给大帝。

不是奚茗想如此悠哉,是真没任务,上一个任务结束一个多月,也没见到有小世界天道找上门来。

奚茗可是一有时间就登上办公室查看消息,偶尔有一个小世界天道进来,看了一眼,很快就离开,奚茗就差直接出门揽客。

终于,奚茗经历了两个月的空窗期后,被一个小世界天道找上门来。

原主是个老年失独又失偶的古代农妇,奚茗从小世界天道给的人物资料中都没有得到她的个人信息。

只知道,从孤身一人后,就一直被叫做刘家婆子,一个住在结婚时期的三间房子里。

十三岁从山下里被大哥大嫂嫁到河上里,丈夫比她大整整十岁,这个老男人,在大刘乡还算疼人。

刘家婆子十六岁生下一个儿子,丈夫被抓走当兵,还没等儿子长大,又被抓走。

辗转几年,朝廷打下了南边,刘家婆子的丈夫和儿子再也没回来,因对朝廷有贡献,刘家婆子被允许立了女户。

这个任务还有额外奖励,奚茗活到八十,额外增加一千积分奖励,九十,额外增加两千,活到一百岁,额外增加三千。

还有一点,奚茗活过一百岁之后,每年积分翻倍。

也就是说,奚茗活的越久,对小世界越有益,这次的任务可行,小世界天道三瓜两枣就给奚茗收买了。

根据资料,这次的任务的人物关系简单,估摸着自己进入小世界后,大概率是直接进入孤寡老人状态。

奚茗没多思考,接下任务后,直接传送进入小世界。

在一个平平无奇的中午,刘家婆子一醒来,换了一副灵魂,她本人,被价值一百积分的送走原主全家桶送去投胎。

奚茗进入任务的时候,刘家婆子刚从地里回来,累了一上午,家里也没口热饭吃,干脆躺床上休息。

从盒饭树那翻出一盒盒饭,狼吞虎咽的吃下去,刘家婆子躺回床上,醒来之后再做打算。

有【事半功倍】,还有精灵母树在,刘家婆子躺上一刻钟就爬起来。

自己今年五十二,守寡十几年,小世界天道给的资料,刘家婆子五十六去世,还在地里干活,突然就倒下。

娘家来人给领了回去,里正报给乡正,消了户籍,就此消失在大刘村。

按照这个时间算,自己只有不到四年的活路,得抓紧时间调养身体,多少也要活够八十。

满了八十,朝廷会封‘乡君’,每年有绢一匹、帛一斤、米一石、肉十斤,这可是登记在册的。

刘家婆子估计,这个小小的大刘村,以后是有大造化,自己如能长寿,就是在县老爷那边挂了名号,能给后来人便利。

原主年轻时就一人操持着家里上上下下,又一人把孩子拉扯大,后来失独失孤之后,都是凑合着过日子。

身体看似还行,实际上,一场风寒就能要了她的命,不然也不会好端端的倒在地里人就没了。

家里原本有不少田地,刘家婆子一个农妇守不住,现在只剩下十亩田地。

由于家里男人都是当兵战死的,刘家婆子被朝廷特许免除赋税,十亩田地的产出完全够原主一人嚼用,每年还有剩余。

剩余的粮食,也够原主去换些铜板,托人从带东西回来,加上进山找东西,朝廷给的几文钱,每年都能攒下最少三十文。

刘家婆子心里已经有了想法,这件事,等找了娘家那边还有上河里的亲戚再说。

从床上下来,刘家婆子一眼就能看完这间卧房。

一张睡觉的床,一个放衣服的柜子,一个上锁的箱子,还有一张椅子,没有多余的家具。

穿上自己做的草鞋,走到旁边的堂屋,也只有一张桌子,两个长椅,门口堆了一些杂物。

堂屋旁边,是最后一间房子,原本是留给儿子住的,后来被刘家婆子收拾出来,做了厨房和杂物间。

三间房,一览无余,刘家婆子只用了半炷香就看完了所有的东西。

从堂屋的走到前院,有一棵结婚时栽的柿树,每年都有结果,晒干拿去县里能卖上银钱。

屋后是刘家婆子出嫁时从家里带的一节枣树枝条,靠着围墙边,结一种很小的枣子,每年也能甜甜嘴。

除了这个,后院还被刘家婆子围起来,养了三只鸡,种了一些小菜,以及挖的旱厕。

家里的牲畜就是后院的三只鸡,两只母鸡,一只公鸡,得到的鸡子,刘家婆子也舍不得卖,都是攒的让人带去县里卖钱。

整个房子都不算大,收拾的还算利落,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水,要想喝水,得去河边打。

大刘乡可是县里的大乡,十个里,自家有井的人家不多,倒是听里正说,乡里预计在河上里打井,让大家一起喝。

这事刘家婆子自嫁过来就有听过,到现在都没有见个动静,主要也是河上里离河近,除了干旱年间,基本不缺水。

看完屋外的情况,刘家婆子又回到屋内,中午的热劲还没过,这时候没人出门干活。

按照记忆,从床脚的小缝里找到钥匙,打开锁着的柜子,把三两又六百八十四文全都放进自己的兜里。

这个钱可不少了,刘家婆子从嫁过来到现在才攒了六百八十四文,剩下的三两,是死去的丈夫和儿子的体恤钱。

家里一共两个带钥匙的柜子,一个在卧室,里面放着刘家婆子攒的所有好东西。

除了被包的很仔细的钱,还有一床被子,两块当初为了儿子娶媳妇买的布料。

还有针线,碎布条子,之前没用完的棉花,两个鞋底,攒的各种种子,都是些琐碎东西。

刘家婆子一样一样翻看,确定好自己的小金库的东西,再打开衣柜,看看里面的衣物。

除了身上的一套,衣柜里只有两套衣服,一套用作日常换洗,也是破了又缝,缝了又补的。

另外,是一套每年只穿几次的新衣服,这是刘家婆子的体面,带有一双有简单花纹的鞋子。

每次去县里领钱,都是穿的这个,就连鞋子,也是走到县里才会穿上。

庄稼人没有冬装夏装,刘家婆子的冬装只有一件夹了棉花的里衣,冷的时候,穿在里面,上次洗,还是开春的时候。

棉花在大刘村是稀罕东西,这里一般不种这个,为了这件棉花衣,刘家婆子花了十个鸡子找人换来棉花种子,又用两个鸡子问了怎么种。

一包小小的棉花种植,刘家婆子种了两年,才攒出来三件棉衣的棉花。

在乡下,鸡子是硬通货,为了三件棉花衣,又花鸡子找人做成能用的棉絮,去县里扯了布,自己缝出来的。

严格来说,刘家婆子有三件棉花里衣,还有两件被她放在衣柜一直不打开的那边。

家里两个男人的衣服,都被刘家婆子送的差不多,就留下这两件,乡里人没这么多讲究,能有一件衣服,谁也不嫌弃。

按理说,一般的农户家,睡房里还会有一张桌子,刘家婆子没什么东西可以放在上面,一直没打。

理清楚睡房的东西,又跑去另一间房.

当初为了把灶台从屋外挪进来,在墙边开了一扇门,烟大的时候,也能快点散去。

打的灶台是很常见的三口状,比平常人家的小一点,一个大眼,两个小眼,架着家里不算多的铁器。

大眼上有一口老锅,两个小眼,一个用来烧饭,一个用来烧水,烧水的眼跟大眼连在一起,做饭的时候,能顺便把水烧了。

灶台前面,左边靠墙有碗柜和桌子,右边靠墙是个架子,中间搭了一个木盆,上面挂着毛巾,这是洗漱的地方。

再往前,一个大柜子隔开了房间的前后,家里所有的粮食都锁在这个柜子里。

洗澡的时候,就在柜子后边的桶里擦擦身子,地上还摆了几个盆,这边是原来的门,平时倒水很方便。

从灶台旁边的门出去,侧面被打了棚顶,堆着满满柴火,三只鸡也在这边做窝。

由于家里地方不大,最空闲的堂屋,除了一套座椅,中间被堆了不少东西。

这就是家里所有的财产了,刘家婆子看完,心里有成算。

这个条件,在古代来说还不错,上没有公公婆婆要伺候,下没有孩子要照顾,只要顾好自己。

有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家,还有十亩农田,勤快点完全饿不死。

对于自己这次任务的条件,刘家婆子还算满意,开始盘算怎么不着痕迹的改善生活。

自己名下的十亩田地,有两亩旱地,就在家门口不远处,都是种些自己吃的杂粮。

河边有三亩水田,这是河上里最肥沃的一片土地,一亩地的稻谷就够自己嚼用,可以想办法租出去。

靠山那边,零零散散的加起来有五亩,最大的一块也不到一亩。

这些田地能保留在自己手上,就说明河上里甚至大刘村的村民都是比较和善。

三亩水田,交了赋税也能足足养活两名成年男子,刘家婆子在乡里不显,又失了亲人,每天过得没有希望,才没人注意。

把家里的东西摸清楚,刘家婆子估摸着时间,在上河里几位亲戚还没下地之前找上门。

“刘婆婆,这会怎么有时间过来。”

刘家婆子找的这家是上河里公认淳朴的一家,也是孤儿寡母,丈夫之前征兵被带走。

“大妹子,我这是有事找你,咱们进去说。”

都是乡里乡亲,又同病相怜,这位大妹子知道刘家婆子不是有事不会特意来找自己。

直接把人带进来,又找了一个完好的瓷碗倒上一碗凉白开,递给刘家婆子,才坐下说话。

“大妹子,我想把河上那三亩水田租出去,这不就想到你,你人年轻,还干的动,看能不能接下。”

农家人都是一把子力气,只要还能动,干活就不会停,刘大妹子一听就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