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科幻小说 > 明末称雄 > 第627章 北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漠北军区北海省益兰城。

这是大汉帝国最北端的城池,也是北海省第一大城。城堡就建在北海的南端西面,北海唯一的流出河昂可剌河旁边。

益兰城之名源于元代时元世祖在此附近设立的益兰州,当时北海南端西面一带,有吉利吉思、昂可剌、乌思、撼合纳、谦谦州等五部落聚居,忽必烈在此设立益兰州,兴建官衙、仓库、驿舍,派遣官员,益兰州成为统治谦河和昂可剌河广大地区的中心。

谦河和昂可刺河,此时基本上已经为东进渗透来的俄国人渗透占据,他们将谦河称为叶尼塞河,将昂可剌河称为安加拉河。

益兰城隔湖相望的布里亚特城,则是北海省的第二大城,两座城堡居于北海南端东西两侧,布里亚特城扼着从漠北草原流来的一条大河色楞格河,这条大河发源于北庭省境内,北流汇合多条支流后进入北海省,到达布里亚特,从此弯转,注入北海。

色楞格河是漠北喀尔喀诸部进入北海省布里亚特部以及更北的通道。

布里亚特驻于北海南端之东,扼着注入北海的大河色楞格河,同时也把守着重要的南下通道。

而益兰城则驻于北海南端之西,扼着唯一从北海流出的大河昂可剌河口。

布里亚特城主要是布里亚特蒙古人,而益兰城则以使鹿部为主。

使鹿部指的是雅库特和鄂温克人,他们曾经广泛的分布在北起北冰洋,南越外兴安岭到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

曾经雅库特与布里亚特人争斗不断,受布里亚特人的挤压,他们不断北迁。可近几十年来,又在西面俄国人的不断压迫下向东迁移。

在大汉皇帝的旨意下。大部份的布里亚特人迁到北海东面居住,而雅库特、鄂温克人则迁到北海西面居住。大汉天子分封诸部首领爵位,为各部领主划分领地。他们所处之地尽归入漠北军区北海省。

大汉在北海南端东西两侧各建起一座城池,在此驻军设衙。建立学校仓库,设立商站。许多汉人百姓也迁到了此处,两座城池也为北海这片宁静之地带来了许多热闹。

益兰城的广场上,李信正在带领民兵们训练。

李信就是曾经为李自成中军大将的李岩,他本是明末举人,河南地方大族子弟。因为蒙冤入狱,得红娘子劫狱救出后投了李自成。

在闯军中他也曾得李自成信赖倚重,李自成曾确实采纳他的不少献策。但闯军没能敌的过大势。洛阳城里,李自成纵兵抢城,劫掠富户,放兵抢掠,让李信大失所望,最后他在汉军锦衣卫的策反下,率兵起义,开洛阳城门引汉军入城,一举大破李自成。

那战后,他与红娘子率本部接受整编。率部随官军一路下湖北入陕西征讨四川叛军余孽,最后一直打到了西康。

汉皇下旨授李岩开国男爵位,晋他上军校协长职。

不过领旨谢恩后。他就辞去了官职。带着红娘子回了河南老家,发现一切早物是人非,家乡人对于曾经从贼的他,并没有什么好脸色。

战乱已平,可河南百姓历年来受到的流匪伤害却不是一下子难免抹平的。

李岩自己也饱受痛苦,他原来的妻儿子女,都在这几年的乱战中失去了。

辞官归里的李岩无法再继续在家乡呆下去,他也无法面对那些乡人亲友。最后,他带着皇帝赐给的赏赐。买了几匹马,带着红娘子一路向北。

他们游历了大半山河。最终一路到了北海。

到了这苏武曾经牧羊之地。

北海的宁静让他停下了脚步。

李岩全程参与了益兰城的建设,看着从一片荒芜之地。建起了城堡,建起了官衙、军营、学校。

城池建起来了,商站开起来了,士兵们进驻了,商人们也来了。

益兰城也渐渐热闹了起来,李岩也恢复了旧名李信。

因为他曾是举人,身上还有一个开国男爵位,因此在这座崭新的城池里,他很受尊敬。因为地处遥远的北方,北海省驻有一个镇。

但不是整编镇,而是在布里亚特和益兰城各驻有一个架子师。每个师实际上又各仅有一个协的编制,这个协也是个架子协,只有一个标的实际兵员。整个北海省的驻军,实际上还不到一个整编协,这也是因为太过遥远,补给不易。

益兰城里的人不少,有好几千人。不过其中士兵占了大半,剩下的则多是些将士家眷,以及一些汉人移民,还有不少商人。也有些部族头人、牧民们在城里买房居住,开设铺子。

另外就是许多牧民们的孩子了,那些牧民小孩被要求送到城里的学校里接受五年教育,由于牧民们多在城外放牧,离的很远,因此孩子们送来后便实行寄宿制,吃住全在学校,每年放寒暑假时才回家。

益兰城既是城关镇所在地,也是县城治所,还是府城和省城驻地。从巡抚到巡按,再到驻军的总兵师长协长标长等文武一应俱全。

李信在城外也有一块自己的牧场和耕地,这里天气极为寒冷,但因为靠近河流,这片地方也能耕种些土豆玉米高粱甚至是麦子,只是产量偏低。

不过李信虽在城外有自己的农场,但多半的时间还是住在城里。

李信在城里有一座很大的宅子,益兰城的地是最多最不值钱的,每人的宅基地都能围上一大片。他和红娘子在城里建了大房子,还开了好几家店,一家是皮毛店,专门收购那些雅库特、鄂温克等猎人们的黑貂皮、黑狐皮子。

他还开了一家药铺,既收购药材也加工药材,甚至还请了好几位大夫招了群学徒伙计,开门问诊治病。

这两个生意目前做的很不错,虽然看起来益兰城才几千人,但如今北海省也有不下二十万人口。海西的这些牧民们加起来有不下十万,市场并不小。

尤其是李信收购的那些皮毛,特别是黑貂皮。他从猎人们那里收购进来,只要能送到北京去。那利润高的吓人。一张上好的黑貂皮,如果卖到欧洲去,一张皮就能换五十亩田地。

如今欧洲最贵最火的既不是香料也不是瓷器更不是丝绸、茶叶,而是皮草。黑貂皮、黑狐皮、白熊皮,每一样都能卖出极高的价格。

俄国佬之所以拼命的越过乌拉山,跑到严寒无比的西伯利亚来,最主要的还是这些皮草的惊人价值。

最先来到西伯利亚的,正是那些捕猎者和皮货商人。然后才有了那些流氓、逃役农民组成的雇佣军、探险队。

李信还担任了城里唯一一所中学的老师,每周过去上两节课。

此外,他还是益兰城里商会的会长,又是城里议会的议员,还是益兰城法院的二十四人大陪审团陪审员之一。

甚至他还有一个头衔,益兰城民兵总教头。

益兰城离中原太远,虽有驻兵有官吏,但这里的主要人口依然还是雅库特的鄂温克人,还有布里亚特人、喀尔喀人等等。

为了更好的稳固这块北疆,也为了更好的让不同的部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因此朝廷虽握有行政、司法、税收权,但手段也比较灵活。一般的纠纷斗殴的小案子,就由领主们自己处置。如果遇到财产纠纷。偷窃的案子,则由法院的法官主审,由领主以及骑士、武士等贵族,还有商会等组成一个二十四人的陪审团,这也类似于中原地方上的乡村宗族上的司法自治,与乡约堂、申明亮这些基层组织相同。

在大汉现行的司法行政分开的基础上,在司法的法官主审程序中,增加了陪审团,也是为了避免这些部族对于朝廷的判决不服。而一旦增加了一道陪审团的程序。有来自部族领主贵族和德高望重之人的陪审,就能大大降低这些矛盾。

这个陪审团制度一启用后。立即就收获了不少好评。北海省便干脆又增设了一个议会,这样在一些重要的事务决定的时候。可以让朝廷的官员和部族的领主贵族们有机会更好的商议。

让那些部族的人也有机会发表意见,甚至还给了他们一些对衙门的监督权。

当然,这个议会的职能实际上也是做了严格限定的。他们也顶多就是参政议政权,并不能取代朝廷的衙门和官吏们代行职责,也不能否决朝廷的决定。甚至这个议会,并不完全是部族的贵族们,也还加入了汉人的一些有民望的人,比如商会首领,学校的校长等。

李信在益兰城里名声不错,他对过去的经历也没有隐瞒过,不过在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大家并不会太在意那些。

大家看到的是他既是中学的名誉校长兼老师,还是城里皮行的行首也是商会的会长,更还是一个有名的讼师,同时也是陪审团成员,又是议会议员,还是民兵总教头。

更别说他虽然官早辞了,但那爵位却还是货真从实在的。

连巡抚大人都经常派人请他过府议事,军中的总兵将军都对他十分客气。

益兰城因为负责半个北海省,驻军却并不多。因此建立了民兵队,不但城里的商会和百姓们按规定组建了民兵队,就是外面的各部落,也都组建了预备军和民兵队。

民兵队建立后,巡抚和总兵、巡按们亲自出面,请李信来担任了总教头一职。

益兰城的民兵数量不少,拥有整整五千人的编制,五百人编一营,拥有十营民兵。这些民兵在闲时轮流集训,有时还要出城巡逻。

冬天的北海很冷,湖里从一月开始结冰,要到五月才能解冻。不过昂可剌河口的这块湖面,却是唯一不结冰的湖面。

冬季的时候,牧民的牛羊早已经关进了过冬的围场里,但牧民们并不是就没有事情可做。到了冬季,他们还会去捕猎,在山林雪地里放陷阱捕貂,或者到河上挖冰洞捕狸。

十团民兵轮流受训,一次两团,只需要受训一月时间。等一圈下来,漫长的冬季也差不多结束了。

民兵们受训也是有好处的,每天点卯受训,受训一天就有一天的饷钱。而且,最吸引民兵的还是在完成了一个月的受训时间且表现合格后,每个民兵能够领到一支火枪。

拥有火枪打猎,肯定比弓箭更好用。尤其是对付那些熊和狼等凶猛动物的时候。

除了民兵们受训后能领到枪,其它的猎人并不能从汉军那里买到枪,枪是管制物品,禁止随意出售。

只有民兵还有预备军才能领枪和买车,且每人持枪还得办证,一人一证一枪。

朝廷希望这些边疆的百姓能够更加尚武,但却也不希望局面不受控制。

民兵们排成方阵,经过半个月的队列和持枪、瞄准等训练后,终于可以开始实弹射击。他们的火枪也是燧发枪,但却是民兵版的燧发步枪,论起威力来要比军中正式的新型步枪要落后的多。

但就算这种简化版的步枪,也让那些受训的民兵们喜爱不已。能够不怕风雨,定装弹药,自动火门,这些都已经非常不错了。比起弓箭,射程更远。

北海终究是太过遥远了,本地无法供应数量太多的驻军。军队越多,需要的物资补给越多,而全靠从后方转运,会非常的困难,尤其是每年还有那么长时间的大雪封冻期。

因此组织和训练民兵,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让牧民和猎人们也组织起来,装备他们,每年抽空训练,一旦遇警,还可以立即征召集结使用。

朝廷不需要额外提供大量的补给消耗,仅仅是给点补贴而已。

在李信看来,这些民兵都是极好的兵,比起他以前在中原闯军中带的那些流民匪兵,强的太多。

牧民和猎人们能选中为民兵,本身就是年轻强健者,尤其许多人基本上都是好猎手。特别是那些雅库特、鄂温克,他们号称林中人,也曾被称为使鹿部人。他们最厉害的本事就是骑着鹿或者驾着鹿拉雪撬在雪林里狩猎。

猎人基本上都会射箭,而一个射箭的好手练火枪,并不困难,正所谓一法通百法同。

经过了半月的摸索,他们对火枪已经熟悉无比,再不陌生。

军乐队的鼓不停的敲打着,一个排的十几个民兵已经能熟练的踩着鼓点前进。

在鼓乐的指挥下,一排的民兵们肩膀扛着步枪往前走了大约二十步,然后停下立定。李信看着他们停下的队列,很整齐。

号角举号吹响,担任排长的一名老猎人立即高声喊起。一排的民兵们全都举起了枪,随着一阵铁哨声,砰砰砰的枪声不断响起。

排枪响过,烟雾弥漫。

民兵们却又在排长的哨声下,开始蹲下装填,这个时候,第二排已经随着鼓声大步来到他们身后立定,举起了火枪。

“都是好样的,命中率达到了五成!”李信举着望远镜,看着镜中的那排木头人耙子,不由的惊叹的说道。(未完待续。)

ps:最近忽冷忽热,一不小心就感冒了,相当难受,昨天没能更新,非常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