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无名三国志 > 第6章 宝刀赠英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茅屋前】

刀光,人影。

两把刀相互纠缠着,碰撞着,火花四射。

典韦与那大汉都是行伍出身,出手全是硬碰硬的招数,没有半点花架子。

一时间尘土飞扬,旁边的牛也焦躁不安起来。

没想到这大汉居然能跟典韦打的不分上下!

吴明只觉得呼吸都有点不畅,他退后几步,看了看另外那一高一矮两名军官。

那两名军官大概见惯了这场景,也不帮忙,坐在圆木墩上,在那里指指点点。

吴明也凑到他们旁边,找了一块木头坐下。

“感觉不太好。”矮个子忽然说道。

“怎么了?”高个子问道。

“我感觉这个逃兵比将军要高一点点。”矮个子说道。

“嗯,我感觉也是高一点点。”吴明表示赞同。

“嗯,将军个头确实不占优势。”高个子也点了点头,迟疑片刻又问道:“你们说的是身高吧?”

那大汉似乎听见什么,向这边怒目而视。

高手过招,哪容得半点分心?

铮的一声,大汉手中的刀飞到半空。

典韦的长刀已指向他的喉咙。

“你看你看,我说什么来着?”矮个子说道。

典韦把刀收了回去,一只手接住空中落下的刀。

“胜之不武,再来。”典韦把大汉的刀扔了过去。

大汉哼了一声,接刀再战。

“两个人都不下死手……”矮个子又说道,“依我看,这样下去能打到天黑。”

“有理,有理。”高个子连连点头。

吴明从旁边递过来两片香瓜,“要吗?很甜。”

两名军官接过去啃了起来。

典韦和那大汉打的难分难解,这三个人坐在圆木墩上一起吃瓜。

“我说,你们这个将军有点小家子气。”吴明说道,“刚才他已经输了吧。”

矮个子不以为然,“你怎么能这么说,我们将军也是要面子的。”

“是啊是啊。”高个子连连点头,“要是传出去,说将军打不过一个逃兵,这得多丢人。”

“就是就是。上次将军在军营里被人劫持,还被当成人质,当时要不是我够机灵……这么丢人的事情,我就从来不跟别人说。”

“对对对,这么丢人的事情,怎么能让别人知道?”

吴明看了看身边这对活宝,搬起屁股下的木头往远处移了移。

铮的一声,大汉手中的刀又飞向空中。

典韦伸手接刀,又扔了过去,“再来!”

“不打了!”大汉接过刀猛的往地上一插,一双眼睛向两名军官瞪过来。

“将军威武!”两名军官赶紧站起来齐声说道。

吴明凑到典韦身边,满脸笑容,“不愧是大哥,继续打下去,你肯定还是赢。”

“不会。”典韦低声说道,“再打下去我会输。”

“为啥?”吴明不解,“明明是你比他高一点点。”

“他那是把宝刀……”典韦举起手里的长刀,“再打下去我的刀会断。”

吴明仔细一看,刀刃上满是骇人的豁口。

那大汉走上前来仔细打量着典韦,“这位壮士是何人麾下?怎么我之前从未听说?”

典韦见对方言语缓和,收起刀说道:“小人典韦,之前在张邈将军旗下做事。”

“张邈?”大汉皱了皱眉,“张邈这逆贼已经反叛了。”

“对对对!”矮个子军官脑子转的快,“这位壮士不是逃兵,这是弃暗投明,弃暗投明!”

大汉眉头舒展,看着典韦说道:“弃暗是已弃暗,投明倒还未必。”

“请问将军姓名?”典韦拱手道。

“东郡太守曹公麾下,夏侯惇。”大汉说道。

吴明猛的抬起头来。

夏侯惇?

难怪这人能跟典韦打的有来有回……可是他眼睛没毛病啊?

夏侯惇见吴明一双眼睛愣愣的看着自己,走上前来摸了摸他的头,又向典韦说道:“这小家伙也不简单,摔倒韩浩那一手,可是你教的?”

典韦笑了笑,点了点头。

吴明装作挠头,趁机碰了一下夏侯惇的手。

“武,?阶”

吴明眼里闪过文字。

又是一个问号!

“夏侯将军大名,之前听说过。”典韦说道,“你是曹操的大将。”

夏侯惇说道:“壮士一身武艺,在这山野里做村夫,实在可惜了。”

他含笑看着典韦,似乎言外有意。

典韦看了看吴明说道:“我离开张邈之后,就跟这小兄弟住在这里,日子过的还挺自在,暂时没有其他想法。”

“张邈陈宫反叛,吕布占了濮阳,周边几县动荡不安。”夏侯惇说道,“当前贼兵肆虐,估计很快就会殃及这里,你们还是搬去鄄城为好。”

“多谢将军提醒。”典韦拱手道。

夏侯惇笑了笑,向典韦一拱手,“今日打扰了,就此别过,他日有机会再切磋。”

“好!”典韦豪迈的说道。

矮个子韩浩凑到吴明身边,在他背上拍了一下,“下回再遇到,看我怎么摔你。”

见夏侯惇三人上马准备离开,典韦忽然想起什么。

地上还插着一把刀。

他走上前拔起刀,高声说道:“将军忘记拿刀!”

夏侯惇哈哈一笑,从腰间解下刀鞘,“你的刀已经不能用了,我的刀送你。”

说完,他把刀鞘抛了过来,典韦伸手接住。

望着三人骑马离去,典韦不禁神情复杂。

“夏侯将军,多保重。”吴明冲着夏侯惇的背影喊了起来,“还有,你要注意保护眼睛!”

远去的夏侯惇回过头来望了一眼,也不知道他听见没有。

吴明仔细观察着典韦手上的刀和刀鞘,只见刀身上隐隐浮现出虎形图案,刀鞘上也有华丽的虎形纹饰。

“这把刀很厉害吗?”吴明问道。

“是的。”典韦点了点头,“我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刀。”

吴明看看典韦,又看看刀,不由得琢磨起来。

赠刀,这是有什么含义吗?

“这里不能再住了。”典韦说道,“收拾东西吧,我们明早离开。”

吴明看了看茅屋,望了望四周,又转向那头牛。

“大哥,我们真要搬家吗?”他不舍的说道,“那头牛……我到现在都没把它扳倒过。”

典韦忽然嘿嘿笑了起来,“其实你早就过关了。”

“啊?”吴明一脸问号。

“你长高了对不对?”典韦问道。

“是啊。”吴明点了点头。

“你再看看那头牛,”典韦指着牛笑道,“它是不是也长高了?”

已经长大的牛嘴里嚼着草,无辜的望向这边。

吴明呆住了。

【官道】

“休息一下吧。”典韦放下包袱,背靠大树坐了下来。

吴明向典韦问道:“大哥,你说……我们就这样走了,牛不会有事吧?”

“你还惦记着牛呢。”典韦笑道,“放心吧,满山都是草,它饿不死。”

吴明想了想,这话倒是没错,他又说道:“我饿了,包袱里还有瓜吧?”

典韦翻开包袱找出一个香瓜。

这时,官道上走来三个人,前面是一位背着包袱的老人,后面还跟着两个孩子。

其中年纪较大的那个少年,容貌俊朗,一表人才。

吴明吃着瓜,望着那少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跟在后面的另一个孩子瘦瘦小小,看起来才几岁,他目不转睛的看着吴明啃瓜,还抿了抿嘴。

忽然他脚下一滑,摔倒在地,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年长的少年赶紧上前将他扶起,安慰他道:“弟弟不哭,弟弟不哭。”

前面的老人也停住脚步,看着兄弟两人叹了口气。

那小男孩一边哭还一边盯着吴明手里的香瓜。

吴明笑了起来,他拿起一片瓜走到兄弟二人面前,把瓜递过去,“小弟弟别哭了,这个给你吃。”

小男孩抹了抹眼泪,看着香瓜却不敢伸手接,抬头看向自己的哥哥。

“拿着吧,很甜。”吴明笑眯眯的说道。

“萍水相逢,实在感激不尽。”旁边的少年向吴明躬身行了一礼,然后双手伸出,托起吴明手上的香瓜。

两人的手接触的一刹那——

“政,?阶”

“政”,新的关键字,而且段位是问号。

吴明目瞪口呆的看着面前这个少年。

忽然一阵马蹄声响起,官道上一名骑兵匆匆赶来。

老人赶紧拉着两个孩子让开。

马近了,只有吴明还呆呆的站在原地不动。

典韦快速上前,如铁塔一般挡住吴明。

一声马嘶,那马双蹄扬起,马背上的人身体一歪,差点摔下来。

“不要命了!”骑兵大骂,举鞭打下。

典韦怒目圆睁,一伸手,刀鞘架住骑兵手腕。

那骑兵看了看典韦,又看了看面前的刀——他的目光停留在刀鞘上,那上面有华丽的虎形纹饰。

他脸色一变,低头收回了手,拉起缰绳,急匆匆催马离去。

典韦不禁有些纳闷,都已经准备打架了,结果对方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那老人也觉得蹊跷,他看了看典韦手里的刀,走上前来向典韦行了一礼,“壮士威武。请问壮士是否在军中效力?”

“我是当过兵。”典韦点了点头,“老人家这是要去哪里?”

“草民诸葛玄,琅琊阳都人。”老人说道,“徐州大乱,琅琊百姓争相逃亡,我打算带这两个侄儿去南方避一避。”

“现在到处都不安宁,老人家还带着两个孩子,实在是辛苦。”典韦说道。

“只盼能找到安身之处。”老人说道,“路途遥远,草民不再叨扰,与二位就此别过。”

老人向典韦和吴明告了别,带着两个孩子离去。

那少年走出几步,转身向吴明再行一礼。

后面的吴明忽然喊了一句:“喂,你今年多大了?”

少年答道:“年满十三。”

待到走远,少年向老人问道:“难得路遇善人,伯父为何急着离去?”

“那壮汉手里的刀,是百辟刀。”老人说道,“这人跟曹操有莫大渊源,只怕是曹营军中大将。”

“曹操?”少年皱了皱眉,“徐州之祸,就是这个曹操造成?”

“正是。”老人点了点头,“避之不及,避之不及。”

“与壮汉随行的那位小兄弟,倒不像是恶人。”少年回头望了一眼,“不知为何,心有戚戚。”

“是好人,是好人!”小男孩抱着香瓜开心的啃。

远处,吴明还愣愣的站在路上。

他看着少年的背影,喃喃自语:“这小子才十三岁……就这么高了?”

“嗯,是比你高半个头。”旁边的典韦笑道,“他还没成年,以后会更高的。”

这时的徐州,是天下十三州之一,相当于后世的省,跟后来的徐州市不是一个概念。

徐州之乱,原本始于当时掌管徐州的陶谦。

这个陶谦,并不是某人在书里写的那个老好人,而是典型的脑残。

之前徐州地盘上,一个叫阙宣的人在下邳公然造反,自称天子,陶谦这个二货竟然举兵响应。叛军攻取了泰山郡的华、费二县,又占据了任城。之后陶谦又窝里反,干掉了阙宣,收了他的兵马和地盘。问题在于,这一通骚操作,祸害的其实是曹操。

曹操丢了城池,自己的兖州受到威胁,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于是出兵把陶谦狠狠的教育了一下。

后来,曹操的老爹带着一家人从徐州路过,陶谦因为对曹操怀恨在心,把这一家人全给杀了,结果点亮了曹操的嗜血天赋,遭到疯狂报复,在整个徐州引发一片大屠杀。

这一杀,让某个孩子成了孤儿,从此漂泊四方,行走天下。

这一杀,让某个十三岁的天才少年被迫南迁,再一个十三年后,成了曹操的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