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圣人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看向燃灯佛祖,并且问道。
“燃灯道友,可是自灵山而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可否给诸位道友解惑?”
众准圣皆是看向燃灯佛祖,佛教之前都是道教的一部分,一直安分守己,这次突然宣布独立,且强行掀起量劫,自然要给大家一个解释。
不过,他们也都知道,这次佛教是真的身不由己,怪不得佛教反骨。
他们都能感受到灵山上的强大威压,那是来源天道规则的恐怖力量。
现在的询问,也不过是想多了解一下灵山的情况,好做应对准备。
“阿弥陀佛,天道突然降临灵山,令如来佛祖归降,佛祖不愿,选择了圆寂,并且让吾等逃离灵山,可惜,只逃出来部分弟子。”
燃灯佛祖叹息的说道,他没有隐瞒的必要,而且现在他们这些佛教弟子的处境也很尴尬,若是引起误会,那就不妙了。
只是有一件事,他倒是有些含糊其辞。
实际上,旧天道之灵并没有阻拦佛教弟子的离开,而大部分的佛教弟子,并不是没有逃出来,而是并没有选择逃离。
可以说,他们选择了站在旧天道之灵一方。
想想也是,曾经,他们是圣人教统弟子,是西方教,是佛教,是独立的教统,而现在,却归于道教一份子。
总有些人是不甘心的,他们总觉得是屈居人下,是屈服于道教,屈服于力量。
那么,现在既然有了更强大的力量,而是是最正统的天道,他们为什么不能臣服天道,成为洪荒天地的主宰教统。
恢复西方教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阿弥陀佛!
是了,阿弥陀佛和准提佛母都是鸿钧道祖害死的,我们这也是在为我佛复仇!
想到了这一点的灵山弟子,更加兴奋,仿佛为自己的选择找到了依据,纷纷叫嚣着复仇。
于是他们一边兴奋的接受着旧天道之灵的力量馈赠,一边喊着口号,竭力的扩张灵山势力。
天道在上!
吾等是灵山佛教弟子,尊奉天道灵大佛祖!
要独立,西方大地归灵山,东方大地归大商,井水不犯河水!
要复仇,佛是佛,道是道,为阿弥陀佛和准提佛母,向道教复仇!
整个灵山势力,仿佛陷入了狂欢之中,不断向着周围征服,众多势力,要么臣服灵山,要么逃亡东方。
尤其是,他们开始宣扬众生平等,呼吁那些域外种族共同反抗大商,疯狂吸纳着来投的域外族群,声势浩大,不断向着东方而去。
灵山军一路高歌猛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那些小城邦小势力,不是投降,就是逃跑,这也让灵山军信心倍增。
就这样,眼睛越来越红的灵山军,看着东方那片富饶、美丽的土地,垂涎欲滴。
天都朝歌。
“报,车迟城,女儿城等相继陷落,被灵山军攻破。”
大殿之上,武庚太子听完奏报,挥手示意退下,这样的奏报,每过一段时间,就会传来朝歌。
“诸位,自孤监国以来,夙兴夜寐,唯恐有负于大商社稷和百姓。
如今,孤得到确切消息,佛教遭遇大变故,如来佛祖圆寂,仅余少量弟子灵山弟子逃离。
其余弟子皆大逆不道,意图挑起战乱,祸殃百姓,罪不可赦。
依孤之见,这灵山反叛军,当尽早平定,诸位以为如何?”
武庚太子端坐,缓缓问道,他丝毫不见慌乱,甚至有些兴奋。
“孤要御驾亲征!”
“臣有疑惑,敢问太子殿下既然要亲征,不知道,选谁来代替太子殿下监国呢?”
右相商容,站了出来,平静的问道。
他并没有选择直接反对,毕竟太子是君,而他是臣,太子威严愈盛,这是好事,不能有损。
武庚太子沉默,如今朝臣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是还有那么几位,即便他是监国太子,也不好得罪。
大商皇帝帝子辛不在朝歌,他这个太子,就成了监国太子,可惜他还没有儿子,要不然册立个太孙监国,有左相和右相辅佐,想必也问题不大。
“右相所言甚是。”
武庚太子点头,随即试探性的说道。
“左相比干大人监国如何,他是孤的叔爷……”
“臣力有不逮,还望太子殿下三思,如今皇帝陛下未归,又有反叛军作乱,这正需要太子殿下坐镇中央,以安民心。”
听到武庚想要自己监国,左相比干急忙站了出来,劝诫道。
“叔爷,咳咳,左相七窍玲珑心,又深得民心,是大商肱骨之臣,何必妄自菲薄。”
武庚太子急忙吹捧道,生怕左相比干还要谦虚,那他不就要接着监国了。
“太子殿下!左相是臣,不可替太子殿下监国!”
右相商容适时开口道,虽然他的理由有些牵强,可也不得不如此。
对于朝政之事,他这个右相和左相自然有信心能够处理好,只是现在局势特殊,皇帝陛下久久未归,太子殿下亲征若是出事,那,塌天大祸就在眼前。
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同意太子殿下御驾亲征,除非,皇帝陛下回来了。
“那,那,那……”
武庚太子一连想了好几个人选,如后宫之主姜后,他的大兄,大商前太子殷郊……可都不合适。
姜后在闭关修炼,大兄殷郊是道教神邸……
武庚太子早就成年了,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刚刚接触朝政,生疏的年轻太子了。
他自然看的出来右相商容的意思,自然是明白社稷之重,重愈一切。
只是静来思动,这才想着御驾亲征。
“那,好吧,孤就不御驾亲征了。”
“太子殿下英明!”
右相商容见武庚太子松口,不再坚持御驾亲征,也是松了一口气,急忙说道。
“太子殿下英明!”
众朝臣齐声呼喊道。
武庚太子见状摆了摆手,于是接着问道。
“那平定灵山叛军人选,诸位以为谁合适?”
他自然是意向于老太师闻仲,可也不能乾纲独断,要等朝臣们给出人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