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吕氏族人,尽皆受得牵连。

吕本长子吕熙腰斩弃市,次子吕经斩立决,勿准收尸。其余家人,男子杖毙,女子流徒千里,遇赦不得还。

废吕氏太子嫔位,废朱允炆皇籍,削为庶民,许葬盱眙祖陵以东。

不可设碑,不许祭拜。

坟前立柳,得赦震东。以杂草而充,不得理,不得整。违旨,格杀勿论。

诸臣百官,再有提吕氏一族者,斩立决。

闲夏转秋,虽十分燥热。但宫中仅有的几棵银杏,已经是树叶泛黄。从奉天殿往西,直达坤宁宫。一条小径上,稀稀拉拉洒着几片黄银杏。

掉了红漆朱墙上,站立着几只乌鸦。

从古至今,乌鸦不祥。

墙下,几个太监挥舞手里的拍子,跳起来卖力的驱赶着这几只乌鸦。

“快些,让皇爷看到了,你们都得掉脑袋!”

领头的那个太监,穿着不同于别的太监。有些破旧,但颜色偏红无青,卷毛的袖口,手里也提着一把拍子,神色紧张,四处张望。

“嘶。”太监倒吸一口凉气,提起裤摆,跛着双腿一步接着一步,跑到巷子口。

“奴婢参见吴王。”

朱允熥摆摆手,“起来吧,以后看到孤,别动不动就跪。你们该行什么礼,就行什么礼。一切,都按着宫里头的规矩来。不论是谁,都不能坏了皇爷爷定下的规矩。”

太监立刻谄媚的笑道,“奴婢知道了,可要对主子们恭敬,这也是皇爷定下的规矩。奴婢们胆子再大,也不敢对您不恭敬。”

自打朱允炆死后,宫里无论是宫女或是太监,对朱允炆要比以往,更加的恭恭敬敬。

更多的,其中有着一层讨好的意思在。

朱允熥有些生气,听着耳边的乌鸦叫声,更是心烦。停住脚,大喘着气,“把这几只老瓦给给撵了去,孤听着心烦。”

太监更加卖力,原地蹦起。

到了坤宁宫,朱允熥竟有些忐忑起来。门半掩着,可以看到老爷子坐在里头,正是用着膳。

朱允熥示意奉天殿内伺候的宫女、太监,先散了去。

“嗯?”朱元璋回过头,刚要开口训斥几句,看到朱允熥,把到嘴边的脏话,再给收回去。

“用膳了没,在咱这儿一块儿吃点。”

朱允熥轻步走进去,两只手按在朱元璋的肩上,顺势按了起来,“孙儿刚扔下碗筷,您的口谕就到了。”

朱元璋点一点头,夹起最后一块咸菜送进嘴里。再把两根筷子,嗦了个干净。

“待会儿,咱弄个人,放在你身边。这人,从乡里到省里。你先前那个师傅,董伦对他也是十分的推崇。咱和他说过几句话,是个不错的苗子。”

“你身边,除了詹徽,其余尽是些拍须溜马的。真要用他们时,个个的都不顶用。”

朱允熥刚要说几句,大狗进来,“皇爷,人到了。”

“嗯,让他进来吧。在门外告诉他,别给咱摆一副臭脸子。大明朝现在不缺人,他要是让咱不痛快了,哪儿来的滚回哪儿去。”

门外,已经可以看见人影。

约摸着,七尺来高。一身简朴的官服,立挺着穿在身上。这是旧式的朝服,翻起领子,形态奇怪。而头顶上,又是新式的帽子。

渐渐的,朱允熥手上失力。

这个人,似有些眼熟。倒不是这身衣服,而是这一身的板正之气。在朱允熥的印象里,如此板正的人,似是不多。

趁着大狗出去带人,朱元璋又吩咐几句,“这人,早些年,拜了宋濂为师。那个老头子,这辈子没留下几个学生,这人算是其中一个。”

“你皇祖母,在国子监、翰林院里,千挑万选,给你选出的这个。”

说到这儿,朱允熥心中一凛。

大学士宋濂的学生不多,朱标也是其中之一。除去朱标外,最闻名于天下的,当属方孝孺。与当今太子,师出同门。且学识、礼法又为佼佼者。因此,方孝孺在天下学子之中,备受推崇。

只是,朱允熥不禁苦笑。

自己的理念,似乎完全的与方孝儒相左。

方孝儒推崇古法,以文主国事,以武辅之。在对待藩王的问题上,方孝儒又主缓而不主急。

对事对人,一切而入。

综此,朱允熥对方孝儒的评价为迂腐却极忠。这样的人,被朱允炆所用,自然难以发挥作用。

“臣参见陛下。”

方孝儒正步走进,正衣帽,表情严肃。在朱元璋面前,立而不跪。只作揖,以为君臣之礼。

朱元璋没去看他,听着声音,点一点头,“大孙,方孝儒...”

这时候,朱元璋才看到方孝儒穿着一身旧式的朝服,“你咋穿这个,咱派人给你送去的衣服,咋不穿上。”

方孝儒正色道,“家母新丧,按古礼,臣不得穿新衣。然得旨意受召,衣帽不洁,有违圣训。因此,戴新帽,以示对吾皇恭顺。”

一大串话,入了耳。朱允熥不由心中苦笑,怪不得不受朱棣待见,果然名不虚传。

就这几句话,就连朱元璋,也挑不出其中的理。

朱元璋笑道,“嘿,咱还真治不了你。你来的时候,咱妹子可是和咱说过不晓得多少遍了。她说,咱逼死了宋濂,可不能再绝了他的学生了。”

虽无表情,但方孝儒也在打量着朱允熥。

燕王一事,举国皆知。一道旨意,让燕王心不甘情不愿的交出北平大营。如此的哑巴亏,燕王还不得不吃。

秦、晋二王,虽还统兵在外。手下雄兵,却早已不受二人所制。仅朝廷一小小兵部主事,便可凭符印,卸了秦、晋二王的手中之兵。

建国始,朝廷广立藩王,为天下人所诟病。

无论文武,或是大夫、百姓,都有言,藩王必为朝廷之祸。只是,朱元璋听不进别人的话。从六年起,藩王确立。

而秦王寡仁,多有暴虐,百姓苦不堪言。

如此之下,藩王必削。

没人敢开这个口,却被眼前的这位吴王,轻松化解。预想之中的藩王之祸,恐怕也不会再有了。

“臣参见吴王殿下。”

方孝儒对着朱允熥,深深拜下。这一拜,却是出于权势。

朱允熥喉咙蠕动着,想伸手去扶,却又丝毫不动。方孝儒心高气傲,非明君、大贤,入不得他的眼。这样的人,用好不容易,却很容易给自己添乱子。

收服他,远比用好他,更加不易。

朱元璋装作没看到,脸上挂着淡淡的笑。他在初见方孝儒时,心中虽然喜欢。但也因方孝儒的性格,而十分的头疼。

“这个马威,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