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爷爷,孙儿进来了。”

永安宫门口,朱允熥自己通报了一声,抬脚迈过门槛。

朱元璋半躺在椅子上,只睁眼看了一眼,就又迅速地上,伸手一指,“那儿有果子,也有茶,也有糕点。想吃啥,自己拿着吃。不够了,吩咐大狗再去尚食取去。”

朱允熥十分自然的坐在朱元璋腿边,两只手在朱元璋腿上按捶着。

“你四叔是不是好些日子,也没个动静了。自打出了这应天府,你四叔就好像是人没了似的。”

话进了耳朵,朱允熥笑了笑,“朝鲜路远,即使慢些,也不打紧。”

话是这么说,朱允熥心里可不这么想。

要说整个大明朝,除去朱棣自己外,只有朱元璋能时刻知道朱棣的动向。不光光是朱棣,还有赵思礼。

这种带着大军,远离应天府的,都逃不开锦衣卫的眼睛。

“你咋想。”朱元璋突然的坐起。

朱允熥没有半点的犹豫,“四叔到了,也就派人来报信了。在此之前,咱们等着就是了。北方现无战事,四叔早些晚些,都是不打紧的。”

朱元璋笑了笑,抓紧椅子的把手,撑起身子,“呵,他呀,去了趟北平。在北平,足足呆了五天。”

竖起五根手指头,朱元璋继续说道,“五天里,啥都干不了,也啥都能干。再从北平往朝鲜去时,老四是没多带一兵一卒。”

五天,该干的,也就干了。

若是没干,那也就没干了。

至于该干的,无非就是再与北平大营的将士们,说几句话,叙一叙旧。

至于会如何,就得看旁人怎么想了。

“你四叔,他啥都没干。”

朱元璋站起来,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眯起眼睛,迎着太阳往外头走。

尤其是当太监把门大开,更多的太阳光,洒在朱元璋的脸上时。朱元璋皱了皱眉,直直的冲着太阳走过去。

“北平那边你咋办的。”

朱允熥沉吟片刻,开口说道,“整合北平大营、太原大营。北方重镇,应当只有西安与北平两城。由这两城,再分属九边。两城加九边,足以拱卫中原。”

“赵思礼,是个将才,却不是一个帅才。孙儿觉得,北平这个地方,迟早得换人。”

原先的北方防线,是以宣化到大同一线。

就是这一千多里的路,却承担了整个大明朝北方边防的重任。

而在朱允熥新的理念中,宣化与大同,只是其中的一环。整个北方的重任,则是落在了西安与北平。

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纵深拉的足够长。

“北平,到头来,还是得四叔来。除了他,孙儿实在是想不到,还有更合适的人选。”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子,再扭过头来,“除了你四叔,蓝小二也是个不错的。咱看,往后北平防务,可由蓝小二与你四叔,轮流着来。今天是你,明天是我。”

“咱知道,你想让他们互相牵制。但你也不能让任何一方,在什么地方扎了根。他刚要生根,朝廷就得给他挪个地方。”

...............................................................

这些淮西勋贵们,朱元璋觉得,朱标日后不可能全都用的到。既然有些用不到,那自然是要防着。

能调遣五城兵马司的,除了东宫之外,就是兵部和大都督府。或者,是朱元璋和朱标的旨意。

里头,毛镶走出来,“回皇爷,臣都听到了。臣即刻派人去查,泄露皇孙行踪,死罪!”

整个池子里,除了已经枯了的荷叶,还有就是很小的花苞。除此之外,这里头,没有丝毫的生机。

火炉里烧的是红罗炭,红罗炭火热耐烧,灰白不爆。不仅烟少,而且在燃烧时还会产生轻微的香气。

坐在吕氏边上,朱允熥全身的不自在。这里,除了他俩,就只有一个旁边负责上菜的宫女。

今天,朱允熥只是被吕氏身边的宫女告知,去朱允炆寝宫一块儿用膳。却不曾得知,朱允炆不在这里。

朱标更好奇了,“父皇虽然老了,却还没到能给错旨意的时候。说吧,什么事,孤不怪罪你。”

那时候,朱元璋的旨意是,让朱允熥和秦王一块儿处理燕王的事,却从未说过,让朱允熥主管大宗正院。

朱允熥感受着膝盖传来的冰冷,还有整个人的天旋地转。他咬住嘴唇,一遍一遍的喘着粗气。

在《孟子》之中,有着明确的说法。叔父有了过错,应该是告诉自己的父亲,而不能擅作主张。

但秦王、晋王、燕王、周王,这四位大明朝最早的藩王,都是在五岁时,就有了决议。到了十岁,受封。

先不说,他与朱允炆和朱棣兄弟几个的不同。大明朝北方之乱,很需要几个塞王,去把守好边境,

人影把手上的东西,塞进门缝里。又慌张的把门关上,吹灭手上的蜡烛,匆匆离去。

再是坤宁宫,朱元璋坐起来,血红的眼睛,盯着黑暗处,嘴里一直叫着,“黄狗儿,黄狗儿。”

朱元璋笑了笑,“狗东西,真是屎尿多。行了,去净了手。扶咱起来,天快亮了,咱不睡了。”

外面的太阳,已经有了一点点的光亮。这个时候的百官,也应该是起身,准备进宫上早朝了。

待走近,朱元璋瞅上一眼,“咋回事,昨儿还好好的呢,今儿咋就不能走路了。是不是顽皮,摔哪儿了。”

穿着布衣,朱元璋打头先走。后面,黄狗儿紧紧跟着。平日里,朱元璋走起路一向都是风风火火。

“这个妇人,她为啥要打听朝廷上的事。”朱元璋自言自语一句,“咱的旨意,何时轮到她来存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