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在大明的那些年 > 第187章 实施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弟,这回你可以放心了吧!”

站在定淮门面前,明己出声说道。一路上汤承宗对明己可谓是形影不离。由于走的水路回京。生怕明己跳水跑路一般

城门口的汤承宗也是松了一口气。老朱交代的事总算是完成了。

“哥,我们现在回去吗?”

汤媛出声说道,圣旨只说了回京,没说回京后不能马上离开啊。明己的性子绝对能干出这事。

刚松一口气的汤承宗,一口气差点就上不来了。

明己呵呵一笑,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老朱同样的手段还可以再来一次。而且,老朱不一定有那个耐心。出声说道

“算了,先回家看看吧”

“堂哥,你还是先跟我进宫吧!”

汤承宗出声说道,他现在只想把明己弄进宫,以免生变。明己笑道

“总得先送汤媛回去吧?”

“你们俩,送小妹回汤府!”

汤承宗转身指了两个亲兵说道,说完又看向明己。那意思是,大哥,还有什么事?你说,我都给你办了。

明己见他的样子,也不想折腾他。

“走吧,去皇宫!免得你得心脏病。”

汤承宗乐呵呵的答应一声便跟了上去。没走多久,汤承宗忍不住好奇,便出声问道。

“堂哥,我有个事一直想问你?”

“你问吧。”

“皇上让你回京做官,你怎么还不乐意啊?这不是好事吗?其他勋贵子弟求之不得呢。你怎么还往外推啊?”

汤承宗问出了困惑已久的问题,明己就算能袭爵,可也不该拒绝官位啊。

他知道曹国公的儿子,李景隆为了一个从五品的飞骑尉可没少动心思。他实在理解不了明己为何会拒绝一个正三品的实权官职。

听到汤承宗的问题,明己笑了笑说道

“我说这些对我而言,都是浮云你信吗?”

汤承宗摇摇头,他不懂明己的意思。明己笑着说道

“人都是有理想的。你说的没错,如果我是你,也会这么想!对我而言,却不适合。这条路太过破旧落后了。人生在世,应该追求些自己想要的东西。

算了,跟你说,你理解不了。你就当我的理想便是不做官吧。再说我都已经是王爷了,还做什么官啊?这不本末倒置,给自己找事嘛?”

明己无法与他解释,死过一次的人更懂的生命的意义。让有限的生命更加精彩才不会来世上白走一遭。

追求高官厚禄说到底还是生存而非生活。且还是一条落后好几个时代的路。

明己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生命也没有威胁,财富自由,为何还要选择为生存服务呢。

张真人那般随性洒脱,无拘无束的生活不好吗?明己还能吃肉,比他还要幸福三分。

如果出自平民之家,为了家人,明己的性子会朝着高官厚禄而去。但终不是本愿,重活一世,谁愿意再当牛马?

汤承宗的问题在明己这,注定不会得到答案。也许只有他老了,才会明白,一切都是浮云。

这一生都是在为别人而活,为生存!少有几件足慰平生的事!再想做也来不及了。

这也是生而为人的责任,哪怕重活一世也逃脱不了。明己亦是如此,身边人越多,羁绊越深,他也没了初来时,对这个世界的冷漠。

只要选择活着,就不可能完全为自己活。能一直随心所欲的,那是仙!人间无仙!

明己不再解释,毕竟两人都是对的。汤承宗也只当明己容易满足。闲散王爷和做大官的王爷完全是两回事。

不同想法的两人来到了同一个地方,谨身殿门口,汤承宗开口说道

“堂哥,你在这等一下,我先去交旨。”

汤承宗说完便朝门口的一个公公走去,想着让他进去通禀一声。还未开口,明己就已经越过他,走了进去。

“标哥,老朱呢?”

谨身殿只有朱标一人在批阅奏折,明己没看见老朱的身影,便直接出声问道。

“小弟?哟,你还真回来了啊。昨日我还跟爹打赌说你不会回来的。哎~,你让孤失望了啊!”

朱标见到明己,由喜转哀。只因父子两赌了一月政务。

“那我走了,你就当我没来过好了。”

明己说着,作势便要离开。朱标开口说道

“还是别了,爹应该马上来了。”

明己回京走的水路,逆水行舟时间耽误了不少。老朱应该是在坤宁宫用膳,这会儿也快过来了。

“老朱还真懒的,要我说干脆提前禅位得了,你说对吧?”

明己出声说道,朱标白了明己一眼,

“父皇正值壮年,年富力强!你可别胡说!”

“胡说什么?标哥,大明岂有十年太子乎?你摇旗,我呐喊,咱们这就杀到坤宁宫。活捉老朱,送他去当太上皇!事成之后,你再给我封个镇江侯。如何?”

明己兴冲冲的说道,朱标一脸坏笑的看着他。

“咱直接禅位给你如何?”

“我当那玩意干嘛?你只要放我回镇……”

明己下意识的说道,随即意识到声音不对,回头看去,老朱正站在他背后

“我草,老朱。你什么时候来的?”

明己见老朱一脸怒气,笑着说道

“我们刚刚闹着玩呢,标哥。其实当太子挺好的!”

老朱倒是没把明己大逆不道的话放在心上。他对明己还是很了解的,踹了明己一脚,才缓缓走到龙椅上坐下来。开口说道

“咱可不跟你闹着玩,谋逆大罪啊!咱现在给你两条路,一是直接午门问斩,二是立马去应天府上任!戴罪立功!”

“我选三,发配镇江,永世不得回京!”

明己立马接过话茬出声说道,朱标噗嗤一声没忍住。老朱瞪了朱标一眼,怒道

“只有两条!”

明己刚要开口,老朱再度开口

“不过发配倒是一个好办法,毕竟是谋逆大罪。咱就发发善心,你死后,汤府众人发配辽东苦寒之地,永镇边陲!如何?毕竟是老兄弟了。咱也下不去手啊!”

“祸不及家人,不讲道义啊”

明己无奈,低声抱怨了一句。老朱倒是一乐

“咱是皇帝!选吧!”

明己翻了一个白眼,

“这还有得选吗?”

说罢明己便转身准备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了。明己吃瘪,老朱就觉得高兴,再度开口说道

“记住了,你是戴罪立功!干不好,咱一样让汤瘸子去守边关!”

“知道了!”

明己头也不回的回答了一声,便走出了谨身殿。

王德见明己出来了,转头就走。明己出声说道

“哟,这不是王大总管嘛!老朱在里面呢。你这是去哪啊?”

“奴才见过王爷。恕奴才眼拙,没第一时间看到王爷,还请王爷恕罪。”

王德见躲不过去,转身行礼。

“行了,王哥,别演了。老朱在里面呢。你快进去吧!”

明己笑道,他并不怪王德。谁让老朱是皇帝呢。他想办的事还真没多少是办不成的。

明己要是不想听他的,要不造反,要不送他当太上皇。造反不考虑,太上皇也不现实。

现在这天下还需要老朱镇着,朱标不适合上台。朝堂现在虽然都支持太子,新皇登基,也意味着权利交替。

各个势力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开始交锋。没老朱镇着,朱标还真一定行。

就汤府,徐府,李府等一众开国势力,都不是善茬,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且辈分高,在军中又颇有威望。正是掌权之时。朱标若留,分化皇权,若杀,朝堂不稳。

还得让老朱来,给朱标打造一个平稳的朝堂。明己不愿造反便只能去上任。

明己没走几步,突然想到自己还有事找老朱呢。转身又走了回去。

“哟,汤知府怎么又回来了?”

老朱见明己走了进来,出声揶揄。明己没理会老朱的嘲笑,而是直接开口说道

“老朱,我有件大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见明己认真的样子,老朱不由得慎重了起来。毕竟明己每次认真的时候干的事都有些惊人。大明如今的变化都是因为他几次认真的提议。

“王德,谨身殿戒严!胆敢靠近者,杀!”

王德躬身退了出去,二虎也跟着出去布置了。

“也不是什么大事,不用搞得这么紧张。”

明己见老朱的阵势出声说道,老朱白了明己一眼出声道

“说吧,”

“我准备造火车了,以前和你说的那种,而不是镇江码头那种小火车。需要你支持才行。”

明己出声说的,老朱先是一愣,随后便是狂喜。明己当初说需要很长时间,可能朱标都不一定能看到,没想到已经可以开始建造了。惊喜的说道

“支持,咱一定支持!你说要什么支持?”

老朱一直记得明己当初画的大饼,有了火车。地方与中央联系会更加紧密,运兵运粮更方便。甚至民族一统的事都能提上日程了。

“首先便是要修一条铁路。这条路一定要有较高性价比!我觉得可以先修应天到太原的铁路,横穿山东河北。

第一,边关与京师相连,出兵比较方便,强化边防。

第二,不走河南境内是因为山东历年大旱,铁路贯通,救灾方便。平日还能带动北方经济。降低南北差异。

第三,则是太原山东有煤啊,火车问世,煤不是必不可少的!火车来往不会空运。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你觉得怎么样?”

明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老朱听到明己说道几点好处后,都是站在大明的角度出发,当即拍板

“行!就照你说的做!咱这就下旨让老三回京,让他同你一起督办此事,胆敢阻拦者,可先斩后奏!还有什么?你一并说出来!”

明己见老朱如此果决,心道以前是不是把饼给老朱画大了?这种事不应该和朝堂商议一下嘛?至少得和国策府的几个家伙商议一下吧。

“我大致算了一下,修这条铁路需要近两百万两白银!”

明己得出这个数字,是来自清朝从北京到保定的花费,三百公里花费五十万两。可惜这条铁路只是用来给某个败家娘们儿祭祖用的。

应天到太原足有上千公里,花费自然不少。老朱大手一拍说道

“这钱,咱给你出了!”

得益于明己伐倭,赔款源源不断的送到大明,老朱一向节俭。又听从明己的,不敢轻易把银子流入民间,才有了如今老朱的豪气。

明己白了老朱一眼,淡淡的说道

“这不是钱的事,知道你不缺钱,但也不是这个花法啊!如今最大的问题是铁料和铁路建设的技术!以大明目前的产能,是供应不上的!”

明己的话像是一盆冷水浇在了老朱头上。老朱没好气的说道

“不能,你给咱说什么玩意儿!拿咱开心呢!”

明己还给老朱一个白眼说道

“你听我说完啊!有困难咱就解决困难!没困难就创造困难……不是,是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可是让大明迈入新篇章的事!我有一个建议

就是朝廷把铁矿开采权放出来!镇江已经有了更先进的冶铁技术。你要是不放心,就允许我或者是皇家的人,在各地开采铁矿!我把技术让出来。

同时皇家商会也开始在海外收购铁矿。反正都是咱们藩属国,要是不卖,就收拾他!铁路的事朝廷来做,技术的事让研究院的人做!”

听完明己的话,老朱这次没有急着表态,开放铁器可不是一件小事。

虽然大明已经有更先进的火器。却因管制的原因,并未普及列装,目前仍以冷兵器为主!

“来人,去传国策府的人来……”

老朱想与李善长刘基等人商议,话没说完便被明己打断道

“老朱,你别急啊!听我说完,你再和他们慢慢商议!”

“你个王八蛋,有什么不能一次说完?快说!”

老朱没好气的说道,明己没好气的说道

“是你自己心急还怪我?行行行,我说!”

老朱脱到一半的鞋子又重新穿了上去。明己缓缓说道

“我想趁此机会让朝廷发放明元!印钞纸的技术早就成熟,你是知道的。

朝廷在各地兴建银行,行使兑换职能。趁此机会,给工人以明元的形式发工资,官员俸禄取消实物,同样采取明元的形式。

有朝廷做背书,推行起来便容易许多。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大明的储银足够。不会出现兑换不了的情况。

同时,也能避免世家将钱埋起来,以至于市面上无钱可用。朝廷也能根据印钞情况来判断国内民生。甚至解决贪腐和世家做大的情况……

银行受朝堂监管,负责银行的人也得挑选合适的人,我觉得刘基就不错!

明元在大明稳定以后,便可以要求藩属国承认并使用!不承认咱们就派兵去教他们怎么用!让明元成为世界货币!套取金银!谁要是敢龇牙,咱们就让他国内无钱可用……”

明己一口气说完,拿起老朱的茶杯喝了起来。老朱和朱标震撼不已,虽然不是第一次听明己说,

但每次听到用钱来打击敌国便觉得震撼。这个计划简直比火车面世还要让老朱吃惊,老朱甚至感觉火车都没这个重要!

明己见老朱和朱标发呆,出声说道

“我说完了,老朱,你可以和李相他们商议了,具体的计划还得你们商量,我先回去吃饭了。”

明己没管错愕的父子俩,自顾自的走出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