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景顺三十四年一月十二日。

距离津州大捷刚刚过去一月有余。

正在全力备战准备与蛮族大军撸起袖子干到底的宁国人却迎来了突然而至的转机。

几乎就在突夷神皇在行辕大发雷霆的当晚,宁国京畿院也收到了突夷王国发生内讧的消息。

有人忧愁有人喜,突夷王国内乱的消息让京畿方面大为振奋。

景顺皇帝也终于大松了口气。

也许,这次的转机可以成功避免宁国迁都的窘境。

虽然刚刚取得了津州大捷,全国的抗蛮热情和士气都空前高涨。

但是,景顺皇帝心里面对到底能不能阻挡蛮族兵锋于川夏防区还是非常没有底气的。

所以,当天晚上景顺皇帝便给杜承望透了底。

如果蛮族主动提出停战议和的话,在保证宁国安全的大前提下可以同意议和。

第二天,突夷王国的牧仁公爵仅带着二十几名护卫风尘仆仆的进入了宁国控制区,他将代表突夷王国与大宁展开和谈。

川夏防务官署防务总领简弘博立即动身与突夷王国的和谈使团在贺城见了面。

此时,简弘博已经得到了京畿方面的最高指示。

根据这一指示,简弘博向突夷方面提出了五大条件。

第一,突夷大军必须撤出宁国西北之地。

第二,突夷方面要对大宁皇朝作出巨额战争赔款。

第三,将大宁叛徒关修杰交给宁国处置。

第四,突夷皇室必须留下一名皇子到宁国京畿为质。

第五,双方签订20年互不侵犯条约。

-------------------------------------

双方都是有备而来,代表突夷神皇前来和谈的牧仁公爵得到了最大的授权。

除了坚决不能让出宁国西北之地之外,其他条件牧仁都是可以当场拍板的。

不过,关于遣返宁国叛将关修杰的问题上,牧仁公爵也没有犯糊涂。

他知道,遣返关修杰的条件也是断然不能答应的。

正如二皇子门德所说的那样,留着关修杰对突夷王国很重要。

所以,经过两三个时辰的讨价还价后。

双方在贺城直接签订了停战条约。

最终形成的条款是:一、突夷王国需要立即向宁国方面提供一名皇子作为质子。(这个“立即”的字眼已经把突夷人质的范围缩小到了大皇子蒙克与二皇子门德二人之间。因为随御驾出征的皇子就只有他们两个而已........)

二、突夷王国向宁国赔偿一千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也可用战马、牛羊等物资冲抵。)

三、突夷军队立即撤出川夏行省。

四、突夷王国与大宁皇朝二十年内互不侵犯。

五、两国军队立即进入停战状态,即时生效。

这也许是历史上最快的停战条约了,双方谈判代表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便搞定了所有的事项。

当天晚上,盘踞在宁国川夏行省的蛮族大军便展开了全线撤退。

而宁国数量庞大的民军部队则以战斗防守姿态尾随着蛮族大军一路“护送”着敌人的撤离。

另外,宁国还派了一支万人规模的正规部队向突夷神皇行辕的方向展开了急行军。

这支部队的任务是接收蛮族方面交出来的皇族质子。

-------------------------------------

这场由景顺三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夜突然爆发的蛮祸,到景顺三十四年一月十二日贺城停战条约的签订,前后不到四个月的战争,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结束了。

开始的突然结束的更加突然。

但是,就是这不到四个月的蛮祸,却给宁国带来了无比沉重的代价。

这么短的时间里,大宁皇朝失去了震慑蛮族的最强边军。

军队伤亡人数更是高达上百万,将近两百万西北百姓被屠戮。

而且宁国还丢失了西北两省之地,本就受到毁灭性打击的宁国骑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此次的蛮祸却也等于是变相的为腐朽的大宁皇朝解决了日益失控的内患。

蛮族大军在宁国西北之地的疯狂屠戮让宁国上下快速凝结到了一起。

签订贺城停战条约的同时,杜承望也亲自制定了一个横跨整个川夏行省的川夏防线工程。

待蛮族大军全部撤出川夏之后,宁国军队将立即在川夏行省与西北两省交界线上开工建造一条坚不可摧的长城防御工事。

各大世家已经表态,他们将共同出资募集五千万两白银用于川夏防线的修建。

这样一来,资金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同时,京畿还号召宁国商贾广施钱粮配合朝廷缓解百姓吃粮的危机。

一切看似都在向好的方面有序发展着。

这让本来还想靠着多杀点蛮族广立战功来赚取霸业点的林萧一下子傻眼了。

万万没想到,这战争来的突然结束的竟然也这么具有戏剧性.........

-------------------------------------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景顺三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夜。

一向身体康健的景顺皇帝突然暴毙于宫中。

接着在京畿院京畿使沈千炼、右相胡一舟等人的拥立下,刚刚回到京畿的太子宁策成为了大宁皇朝的第二十任皇帝,改元昌和。

一个接一个的意外,让人应接不暇。

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一件又一件出人意料的变局让人应接不暇。

不过,宁国大多数人对景顺皇帝的突然驾崩,肯定是暗暗叫好的。

特别是那些长期被景顺皇帝当做“肥羊”对待的勋贵世家们,他们总算是可以松口气了。

刚刚继位的新皇,在做太子的时候就素有贤德之名。

这样一位宽仁的皇帝上位,对刚刚凝聚起来的宁国而言也许是最好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