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雍王 > 第三十六章 应州之战之桑干河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十六章 应州之战之桑干河前

第三十六章 应州之战桑干河前

桑干河上,无数大船小船逆流而上,在河边,还有无数人马沿着河岸向西而行。

正德并没有骑马而是步行,河边的土地本来就有些湿润,再被无数人踏过,变得泥泞不堪。不过几步路的功夫,正德整个军靴都已经泥泞不堪,衣服下摆也乱七八糟的,看上去狼狈不堪。但是正德兴致一点也不差,时不时的与正在行军的士卒说上几句话。

古代是皇帝是神圣的,特别是对下层来说,这些士卒能与皇帝说上一句话。兴奋得不得了,虽然行军很苦,从顺圣川沿着桑干河西行,一路上来三四百里路,虽然谈不上日夜兼程,但是也每天辛苦赶路。但是士气一点也没有没有减少,都是正德一路行军过来,能步行就步行。正德也只有实在辛苦的时候坚持不住的时候,才回到运辎重的船上休息一会儿。

连朱厚煌也劳累不已,他紧跟着正德。一步不离。这三四百里,朱厚煌大部分都是走过来的,走得双脚起泡,走得脚肚痉挛,走得身体好像是一块木头一样。

不仅仅是今生,也是朱厚煌前世,他前世今生两辈子吃得最厉害的苦。

其实论生活的享受,今生虽然贵为王爷,但也远远比不上前世。

特别是这几百里的长途跋涉,根本是朱厚煌前世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报。”

一个骑兵从路旁狂奔而来。

立即有侍卫将消息传递给了正德。

正德的脸色,刷的一下变黑了。

朱厚煌不由的问道:“怎么了?”

正德说道:“王勋死了。”

“什么?”

在正德身边的不仅仅有朱厚煌,正德身边的近臣都在这里。

朱彬立即问道:“敢问,王勋是怎么死的?”

正德叹息一声,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说完,正德将信递给江彬。江彬一看,立即说道:“陛下,按时间计算,达延汗就在附近。要全军立即准备。”

正德说道:“爱卿说的正是,你立即下去准备吧。”

还不等朱彬下去准备,就又有一骑来报。“报,发现鞑子军队。”

“什么?”朱厚煌手一紧,他虽然已经做好了作战准备,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么早,就与鞑子照面。

一声声命令传了下去,立即停止行军,就地扎营。

此刻,一行五万大军,也算是出了桑干河,面临大同盆地。出了桑干河谷,地势就变得开扩起来。正德就在桑干河口扎下营寨,数万人的军队,沿河扎营,将整个河谷挡住了大半。鞑子骑兵在大营周围出没。

“陛下,大同军一半还在应州,另一半已经全军覆灭。辽东军此刻在已经赶到大同了。正在往这里赶来,宁夏绥远诸军,也从度过了黄河。”

“什么时候出战?”

正德冷冷的说道:“到底什么时候出战?”

在桑干河谷之前,正德已经与达延汗对峙数日了。

达延汗攻下五里寨,数万骑兵在五里寨驻扎,五里寨不过是一个小小城堡,还不是一个小小百户所,根本不能供大军驻扎,达延汗的营寨,以五里寨为中心,绵延数里,他不时派出骑兵去打草谷,将整个大同弄得鸡犬不宁。

“陛下,”朱彬说道:“现在辽东军在大同,太原镇也已经出雁门关,宁夏绥远之军,已经度过黄河,达延汗决计不敢再此处久候。只等四方援军来此,达延汗有退心之时,在大举出兵,将达延汗逐出大明。”

朱厚煌听出了朱彬的意思。

朱彬想要的只是一场大胜而已。

其实不用说就知道,达延汗不会在关内久留。朱彬想要的是,用四方边军作为前趋,他跟正德带着外四家军与京营精锐压阵,打一场不需要必胜的战争。

当然了,并不是朱彬成了高官之后,就失去了作战的勇气,而是他绝对不敢让正德冒险。

所以,他想的办法就是万全之策。

正德却不满意,说道:“区区数万骑兵,就能让你顿步不前吗?朕出京师,到大同是来坐镇后军,看着你们杀敌的吗?从现在军中由朕节制。”正德一身铠甲,明光甲散发出金属的光泽。配合正德一身坚毅的光芒。更显得威压无比。

“命令辽东军,大同军,宁夏绥远各军持重行动。明天一早,大军出营。”

正德目光冷如冰雪,扫过所有人。

所有将军太监,都不敢正面面对正德的目光。

朱厚煌顿时觉得,正德此刻还真有一股大将军的气质。

出战,并不是一句话就可以。

在正德一声令下的同时。整个军营骚动了。准备干粮,临阵磨刀,保养刀剑,保养盔甲,整理营寨。都是繁琐的事情。

朱厚煌也在忙这些事情,三百士卒并不多,但是朱厚煌第一次领兵。但是这一些事情还是第一次经历。朱厚煌也想学政治委员那一套,和士卒谈心,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朱厚煌与士卒坐在一起,所有士卒都感到不自在。好像是身边坐着一只大老虎一样。他们如临大敌,如对大宾的样子。让朱厚煌自己也感到不自在。

朱厚煌咳嗽两声,说道:“这一次出战都准备好了吗?”

“世子,都已经准备好了。”

朱厚煌点点头,转身离开了。就在朱厚煌自己离开的时候,他听见身后一阵出气的声音连在一起。

五里寨中。

阿着在达延汗身边欲言又止。

达延汗早已看到自己这个儿子,说道:“有什么事想问吗?说吗?”

阿着说道:“正德就在百里之外,我们就在这里干等着吗?”

达延汗说道:“打狼的时候,离狼越近,就越要谨慎,狼是一种特别警惕的动物,稍稍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会这一点上他们就会逃之夭夭。正德就是就是一只稚嫩的小狼,所以要小心。”

阿着说道:“可是我们千里迢迢而来,粮草供应不足,再这样对峙之下,就要断粮了。”

达延汗说道:“我大元行军,什么时候靠过粮草?有两脚羊就好。”达延汗语气放缓道:“正德行军还是有几分分寸了,他扎营的地方很不错,依山傍水,粮道无缺。我大元军队从来是不善攻城寨。而且正德身边还是有宿将的,纵然我倾力进攻,恐怕也不能攻下营寨。”

“可是,正德就在哪里?我们就什么也不会做吗?”

“怎么不做?”达延汗的眼睛之中闪烁出寒光,说道:“我们不做,让正德来做。”

“正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这一次出塞,不好好和老夫打一仗,他会善罢甘休?我就在这里等着,看他能不能忍得住不动。”

“但是,如果四方边军赶到怎么吧?”

“怎么办?”达延汗有些失望道:“我大元军队,野战无双,不怕他们来,就怕他们不来。纵然有多少军队,也是一队一队的来,我只需坐镇此地各个击破。”

军队的分进合击,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北宋五路攻夏,想在灵州城下会师,但是结果相当失败。明代的五路攻努尔哈赤,也落得一个笑话。为什么兵家以聚散为常者为上,因为很多时候,军队洒出去,想再次汇集到一起,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纵然辽东军,太原军,宁夏绥远军一并过来,有十万之众,但是在达延汗的眼中也不过是三万,三万,四万,而不是十万之众。不被达延汗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