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雍王 > 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六

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六

朱厚煌眼睛一亮,他似乎找到了其中的关节道:“却不知道怎么不让孤失望?”

郑绥低头似乎地面上有什么极其美妙的图案一样,他说道:“先帝已去,莫氏重立伪帝,不足以为天下信服,我等已经寻到圣宗玄孙,年方三岁。不可以托付天下大权,殿下拨乱反正,为黎氏恩人,愿意以朝政托付于殿下。还请殿下免为其难。”

朱厚煌暗道:“不过换了一张皮而已。只是郑绥为什么对立不立黎氏如此的坚持。看他的样子,我也不相信他是什么忠臣。”

“不立黎氏不可吗?”朱厚煌问道。

郑绥说道:“不立黎氏则四方不附。安南虽小,却不是任人吞并的。大明昔日在安南十数年,未能平定安南,殿下想在安南滞留多少年?”

“兹事体大。孤要与重臣商议一下。”朱厚煌不能立即下决定,他准备咨询一下,身边的臣子。

郑绥退下去了。

朱厚煌将王阳明,阮润臣,俞大猷等人全部找来,将郑绥的意见说出来。朱厚煌问道:“王师意下如何?”

王阳明说道:“存亡继绝是圣人之意,如此正好,安南民风彪悍。殿下想掌控安南,恐怕耗时良久,这才是臣最为担心的,重立黎氏,则殿下去其名而得其失。”

“只是---”朱厚煌有些犹疑说道:“只是如此一来,将来安南有反复,当会如何?”

朱厚煌对东雍的力量有着清醒的认识,平定安南之后,朱厚煌对安南的控制也强不到什么地方,必须拉拢安南人士为自己所用。以安南人治安南之法,统治安南。如果朱厚煌得了名分,将安南纳入东雍的版图。朱厚煌有名分大义还好一点。如果连名分都没有,这些安南人凭什么为朱厚煌效力啊。

一旦东雍有个什么闪失。安南恐怕立即就有反复。

如此的安南要与不要,又有什么区别吗?

王阳明说道:“殿下,臣以为数年之内安南是不会反复的。安南从圣宗皇帝之后,战乱不断,正是民心思定的时候,殿下只要能安堵安南,应该没有人会反对殿下,不过时间一长就不好说了,不过,只要数年时光,安南对殿下就不是重心所在了。不知道殿下有没有这个信心?”

朱厚煌心中一松,说道:“没错。”

朱厚煌出镇东雍到现在,不过三四年而已。就拥有了这么大的版图,等数年之后,别的不说,在南洋的都城就能建造起来了吧。以都城为中心,朱厚煌必定深扎根本,到那时候安南给朱厚煌带来的利益也就不大重要了。

一想到这里,朱厚煌心情放松起来,说道:“孤不过需要暂借安南数年而已,如果黎氏老老实实的配合,孤待小皇帝成年之后,还政于黎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啊。”

阮润臣忽然说道:“殿下想还政。恐怕郑绥他们还不敢?”

“哦?为何如此?”朱厚煌问道。

阮润臣是朱厚煌集团里面唯一一个安南人,在讨论安南人的问题之上,阮润臣有比较大的言权。阮润臣说道:“殿下,黎朝是安南数一数二的盛世,黎太祖对抗大明,黎圣宗变法开边,安南百姓对黎氏忠心耿耿,可以说民心在黎,士子之心,也在黎朝。郑绥等人是开国功臣之后,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在现在的安南,背弃黎氏不会得民心,即便是各地乱民蜂拥,也必先尊太祖之后,而后起兵。,所以,他们一定要殿下答应重立黎氏。方才投效。而莫氏在根基上差了一点,他不大明白黎氏的名望,才有弑君之举。他们今日的举动为莫氏埋下了隐患。”

黎圣宗是一位好皇帝。

他为黎氏留下足够的遗泽,以至于现在安南百姓还在怀念他。

“你的意思是--”朱厚煌微微一顿,说道:“其实,郑绥他们并不在乎谁掌控安南,如果孤掌控安南,又重立黎氏,名不正言不顺,就会更加倚重他们。这样他们才会得到最大的利益,其他他并不希望黎氏真正的掌权?”

阮润臣说道:“正是如此。”

朱厚煌这才算是揣摩到郑绥的想法。一瞬间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此一来安南不足为惧。说道:“王师代孤去见郑绥,与郑绥谈一谈,重立黎氏,孤答应了,不过,黎氏朝廷之上,到底该怎么划分。王师替孤争取一下。”

王阳明说道:“臣定不负殿下所托。”

王阳明立即去找郑绥商议了。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商讨,最后达成了一致。

先安南重立丞相一职,这一职由雍王任命。掌管安南所有事务。小皇帝只负责祭祀就可以了,并且黎氏送宗室子女十余人为雍王姬妾。王阳明也没有问朱厚煌的意思,大笔一挥收下来了。其实按照黎氏的意思,是希望黎氏女为雍王后。但是王阳明立即打了回票了,朱厚煌岂能为了此事而废后。

不过这些来到朱厚煌身边的黎氏女,一旦有身孕定然一飞冲天,会有一个仅次于皇后的头衔。

还有,王阳明确定,安南向东雍称臣,并且雍王有资格调用安南官员。

这一条是王阳明加上去的。

王阳明作为负责东雍所有政务的东雍长史,没有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实。对东雍日益严重的人才缺口,不能无动于衷,所以他就将目标放在安南身上,安南也算是一个儒教化的国家,与大明的思想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对于越南与朝鲜这样的国家,汉语读写是读书人最基本的功课,这些人才几乎能拿过来就能用,无法是语言有些方言味道。

对,对于这个时代的越南语与朝鲜语,就是方言而已。

不管怎么说安南是一个大国,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安南又是在乱世之中,重武轻文。如果从安南抽调足够的人才填补东雍的人才缺口,对东雍大大有好处。

不过有一点让王阳明有一点忧心。

之前朱厚煌在东雍的人才,几乎都是从大6流过来,东雍本身并没有多少人才,从朱厚煌环南洋游荡了一大圈之后。南洋的人才,也成为了东雍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佼佼者就是王九川。而朱厚煌与皇位失之交臂之后,大批人才从东雍逃离,脱离东雍的几乎都是中原士人,也包括王阳明一些弟子。

这样一来东雍人才结构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原本中原士人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一点一点被动摇了。或许这个局面持续下去,最终会导致东雍的人才都来着南洋各地。这样一来,东雍与大明的和解就很成问题。

如果东雍政权大部分由南洋士人组成,朱厚煌的政策也不得不向南洋各地靠拢,这样一来,东雍会不会化夏为夷?还有大比例的安南籍官员在东雍之中,东雍会不会安南化?这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有时间即便是饮鸩止渴,该喝的时候也必须喝下去。

王阳明在忧心的时候,郑绥也在深深的忧惧。

在王阳明的压制之下,郑绥勉勉强强的守住了底线。但是他面前的绝对是一份卖国条约,他的手颤颤巍巍的下不去笔,不过他想起现在的局面,已经清化的形式,不得不长叹一声,心中暗道:“但愿我的选择是对的。”

这个结果,他已经反复思量过了,是他们唯一能走的道路。也是唯一的活路。

//

。手机版阅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