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雍王 > 第八百六十四章 杨一清的困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八百六十四章 杨一清的困境

第八百六十四章杨一清的困境

很多人说大明是两京制。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南京才是大明的首都,而北京不过是行在,是陪都而已。

当然了从政治地位上,双方是翻过来的。但法统上就是这样的。

就好像是文臣一边拿祖宗家法说事,一边一致忽略了关于割皮充草的任何记录。

朱厚煌要是能得了南京,嘉靖的根基都会动摇。

“好。”朱厚煌说道:“只是派谁去西征啊?”

金华与处州空虚之极,只要派遣一支偏师,就能拿下来,可以说派谁都可以。这样的事情,俞大猷不愿意多插嘴,说道:“还请殿下圣断。”

朱厚煌沉吟一会儿,说道“就派元敬过去吧。”

朱厚煌之所以派戚继光去,是因为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是义乌。

不知道戚继光因义乌兵,训练出天下精兵,还是义乌因为戚继光而天下知名。朱厚煌总是想让戚继光与义乌有所牵绊。而且朱厚煌看中戚继光,也必须认识到现在的戚继光,根本不是后世推崇的戚将军,必须加以历练才能担当大任,而让他独挡一面,就是最大的历练。

戚继光得了差事,以一个营的兵力,大举进攻金华,不过,他要先攻入绍兴府。

不过,戚继光这么一动,就将压力传到给了杨一清。

“大人,会稽山之东,已经全部沦陷了,雍贼兵锋直指山阴。另有偏师攻入金华,南方各府县人心惶惶,纷纷向杭州求救,这局面如何应对啊?”

“大人,陛下已经下旨斥责大人了,朝中已经有人说了,如果大人再不建立新功,纵敌玩寇,那么锦衣卫恐怕就要来,大人,不能再等了。”

“大人,各地乡绅都坐在门前,等着,已经堵不住,他们一定要大人给一个交代,大人,快想想办法吧。”

杨一清坐在书房之中,听着有一个又一个师爷上前禀报。

正如俞大猷所料,杨一清的压力极大。

这压力从各方而来,比如各地方管,金华,处州等地的官员,可不仅仅是向杭州的求援,还向各地求援,甚至江西,南京各地都收了告急文书。

对于金华本地的地方官来说,他们恨死杨一清,恨杨一清见死不救,绝对不会给杨一清说什么好话的。

这只是下面的压力,杨一清神经粗大,可以无视这些。

但是北京的压力,让杨一清不能无视了。

开战以来,杨一清不能得一胜,早已让嘉靖无法忍受了,如果不是嘉靖还找不到代替杨一清的人物,否则嘉靖早就将杨一清给撤换了。

不过,嘉靖鞭长莫及,甚至没有代替他的人,他咬着牙,还能硬抗着。

但是各地士绅的背离,对杨一清来说,却是不得不应对的难题。

浙江是科举大省,所以说,士绅的力量相当之大,想要在在浙江大举动作,杨一清也不得不与浙江本地士绅达成谅解。

没有他们的支持,杨一清这个总督,不过是一个空架子。平日里面种种掣肘也就罢了。如今面临大战,如果再不处理好,其中的关系。杨一清根本没有能力击败雍王。

杨一清深吸一口气,说道:“双屿那边有消息吗?”

“大人,徐海冥顽不灵,最新消息,他已经离开双屿,带着所有船只,准备离开大明,去南洋讨生活。”

“徐海。”杨一清一听这个消息,顿时忍不住怒火中烧,将砚台重重的砸在地面之上。杨一清现在最恨的就是徐海。

他觉得自己对徐海够好了,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徐海会这样,将自己仅有的海上力量,给抽走了。

徐海的背离,让杨一清陷入了全面被动之中,到现在还要面对整个东南有海无防的局面。

即便如此,杨一清也强忍着要杀了徐海,诛徐海九族的冲动。给徐海写一封封书信,要徐海回心转意。悬崖勒马。

只是杨一清万万没有想到,正是他一封封殷切期望的书信,让徐海根本不敢回来,徐海太明白了,杨一清写这些言辞低下的书信,将来清算的时候,会有多恨。徐海甚至有了投靠雍王的打算。

不过,还是念在杨一清栽培之恩,看不见胜算,临阵脱逃也便是了,如果反戈一击,就太没有江湖道义了。

所以决定一走了之。这也算是朱厚煌带来副作用,最少对跑海之人来说,从大明沿海到印度洋,根本不算是未知的旅途。有很多人常年在这路线上跑。

不要看徐海的一百多艘船,在雍军与明军的交战之中,那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放到世界任何地方都是一股相当强大海上力量,不管是做海商,还是做海盗,都能下半辈子过很滋润。

面临现在这个局面,杨一清不想救援吗?

杨一清做梦都想,只是他不敢动。

特别在沿海地域,杨一清恐怕是调虎离山之计,这边一出兵,那边大军直冲杭州。

杭州一下,恐怕杨一清即便是手中还有一些士卒,都不敢与雍军交战了。

但是雍军分兵数路,一种不将他放在眼中的意思,让杨一清特别恼怒,暗道:“我打不过你的主力,还打不过偏师吗?”

而且各房压力逼着杨一清不得不动,杨一清传令下去。道:“命令西南四府人马全部聚集在金华,令金华知府坚守城池,不得有违。”

金华府不失,其他各府就不会暴漏在东雍的兵锋之下,这四府就可以暂时保全。

杨一清说道:“点起兵马,我亲自出兵,南下驱逐雍军。将这些告诉那些人,让他们安心。余杭一带,绝对不会波及战火的。”

杨一清虽然这样说,但是知道不过是扯谎而已。

杨一清虽然说点起兵马,但是不过是带两三万人,杭州城之中,还有数万人正在训练。杨一清的目的,不是宁波,而是戚继光。

不管怎么说,先吃掉雍军一子,向北京有一个交代,雍军兵兴以来,朝廷这方面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江南水利发达,杨一清大军乘船直接到绍兴,从曹娥江逆流而上,南下直指嵊县。

杨一清这一动,消息立即隐瞒不住,朱厚煌立即知道了。

朱厚煌皱着眉头说道:“杨一清去嵊县干什么?哪里有我们多少人马?”

俞大猷说道:“据戚继光的军报,哪里只有民壮五百,还是从当地招募的。戚继光路过新昌的搂草打兔子,顺便见嵊县给拿了下来,但是并没有驻军,正是从当地征募了五百人暂时安置下来。”

戚继光虽然只是带这一个营的军队西去,但朱厚煌给了戚继光一个特别的权限,就是戚继光就招兵的权力。

这个权力在大明军队之中,很寻常,但是在雍军之中,却是枢密府的权力,甚至即便是战时,也不能随便补充的。

必须从民夫之中增补,而民夫还在主帅的手中捏着。所以戚继光虽然兵马毕竟少,但是的的确确有了独挡一面的权力。

当然了,戚继光也不是仅仅一个营,还有一万多福建民夫,这些民夫跟着大军从福州打到这里,行程千里,一路都在训练,真正战斗力还不知道,但是已经有几分架势了,朱厚煌一路上收刮兵器,这些民夫之中也装备了不少,让外人看来,更是一支大军了。

毕竟在古代并不是每一支军队中的是士卒,都能刀枪剑棍,都配齐的,且不说,那些农民起义军,根本就是草台班子,单单是草台的经制之师,也有很多士卒手无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