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窦太后的无限宠爱,刘武更加骄横跋扈,传位之事虽然没有进行下去,但是因着窦太后的偏爱,使得汉景帝兄弟俩嫌隙频生。】
【后期的汉景帝对梁王不满到了极点,但最终因不忍窦太后伤心,并未对刘武作出任何处置,而刘武呢,最终也是抑郁而终。】
窦太后又惊又怕,拉着刘启的手,异常心疼的道:“儿啊,那是你亲兄弟啊!”
刘启默然,若非顾忌这一点,以刘武的跋扈性格,他焉能容他?
还有娘啊,你就心疼刘武,怎么就不知道为儿想一想?
【窦太后的私心如此,他曾为了疼小儿子还暗算大将周亚夫,只为了给刘武出气。】
【周亚夫是西汉名将,平定七国之乱的大功臣,这是一场足以颠覆西汉王朝的战争。】
【战争十分惨烈,周亚夫也从整体战局出发,暂时舍弃了刘武所在的梁国,然刘武因此记恨于周亚夫。】
【窦太后疼儿啊,他为了给小儿子出一口气,更是心生一计。她提议皇帝封皇后王娡的哥哥王信为侯,她深知惯例,若要封侯,皇帝势必要与丞相商讨才行。】
【而王娡的哥哥王信既好酒又声誉不好,且无任何功绩,周亚夫作为丞相,为人耿直讲远者,他势必不会同意这事。】
窦漪房满脸郁闷,心有怨言,她觉得天幕是不是在针对她?
这是能说的吗?
刘启也很郁闷,这妥妥的从他娘引申到了他。
王信为人,他还能不清楚嘛!但是他还是想给他封侯,这不是也在影射他有私心吗?
刘彻也有些郁闷,王娡是他娘,这和他也是有点搭边的。
【窦太后此举就是要挑起汉景帝与周亚夫之间的矛盾,而事情也如她所料的发展,周亚夫的坚决反对,让汉景帝对他疏远,继而丞相也做不成了。】
【赋闲在家的周亚夫,后来更是因为一件小事被下了大狱,心高气傲如他最终在狱中绝食而亡,呜呼哀哉!】
周亚夫:“……”
想他戎马一生,最终竟落得如此下场。
周亚夫目光幽怨的望着上首的君王,深刻体会了一把伴君如伴虎的滋味。
刘启摸了摸鼻子,对于未来之事,他无从辩驳,可也没啥愧疚之心。
作为帝王,心狠是必须的。
周勃:“……”
我儿死的好惨!
帝王之心深如海,看不透,也不敢猜,正如今上,他们以为的白莲花却是带刺的。
刘彻:“周亚夫可惜了!”
对于大将,刘彻都是爱惜的,恨不得都揽入旗下,为他征伐匈奴。
【这其中虽有着汉景帝的猜忌,但很难说与窦太后无关,是她的推波助澜,让他们君臣产生嫌隙,最终害死一员大将。】
【窦太后这个计谋,可谓是一箭双雕,既替小儿子出了一口气,也让儿媳王娡开心。】
王娡:“……”
王娡心情郁郁,总觉得也影射到了她。
【还有一事也是窦太后的私心,只是这次不是对着小儿子,而是因着长孙刘荣。刘荣,大家伙都知道,汉景帝的长子,但因母亲的愚蠢而被废,最终更是自杀而亡。】
【刘荣作为皇长子,若是对那个位子没什么想法,这似乎也不可能吧!所以当他被废之时,他也是心有怨言的。】
【到了封地,他就干了一件违法的事,侵占宗庙之地为自己兴建宫室。这事被揭发之后,刘荣就被汉景帝下了监狱,所谓虎毒不食子,汉景帝也是心狠的父亲呐~】
刘启:“……”
天幕不是哪壶不堪提哪壶,又在影射他了。
众朝不少人朦朦,这窦太后一心想小儿子即位,可也十分疼爱她的孙儿,那么他们不懂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又何必违背祖制,一心想让小儿子即位呢?
【当时负责审讯刘荣的是中尉郅都,狱中的刘荣请求要一支笔和一张纸,向皇帝写悔过书。】
【然郅都作为一个正直的大臣,眼里容不得沙,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刘荣的请求,而窦太后心疼孙子,偷偷的遣侄子窦婴递来纸笔。】
【不过,她最终也没能救的了长孙刘荣,刘荣最终留下一封谢罪书,自杀身亡。】
各朝各代有些敏锐性的人从中看出了端倪,这其中焉知没有皇帝的手笔?
提起这事,刘启苦笑,“儿啊,别怪爹!是你命薄!”
窦太后依旧暴怒,她好好的孙子就这么死了,郅都难逃其罪。
刘彻为他的长兄默哀三分钟,有点可怜他但不多,因为他不死,他如何坐稳皇帝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