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邪不压朕 > 第36章 嫁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看到抽签结果的那刻姜帝的表情都变了。

谁能想到这么巧,刚刚才在战场上真刀实枪打过一场的梁国和姜国,现在又在演练上相遇了?

“这倒也是个机会。”

李弘景偷偷和公冶文远吐槽,“姜国那群人不是一直觉得靖嘉关之战输给我们是意外吗?这次必要他们输得心服口服!”

公冶文远摇了摇头:“陛下,你信不信就算这次姜国输了他们也不会服气?会说这次是有我帮忙,之前还是意外。”

“管他的。”李弘景拍她的背,“这个姜帝我很不喜欢,能看到他吃瘪我就高兴了。”

对于李弘景的话她只是笑了笑,恭敬行礼。

“既然陛下不喜欢他,那我一定不会让他笑着走出战场。”

梁国与姜国抽取的是平地作战,这倒是很适合围观。

不过因为场地原因观众也不可能出声提醒,这么大的范围估计也就吹唢呐能勉强听个响。

再加上战场杂乱,平地上估计连观众都看不见。

姜国的将军还是朱振,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军师是李弘景从未见过的一个看上去更像打手的中年人。

梁国这边则是燕昀霁和公冶文远一起上,她已经能预料到姜国的下场有多么惨了。

“陛下不担心吗?”

她正坐下来准备等待局势结果时,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她扭头,没想到是王印过来了。

“有什么可担心的?”

她随意地说,“不论是将军还是军师亦或者是军队,姜国都完全落下风。他们没有胜算的。”

本以为王印过来是和她讨论一番战局,却没想到在问完这句话后王印便抬头看向远方战场。

目光沉沉,说不出其中含义。

莫名其妙,她想,这些个人总是这样,显得神神秘秘前言不搭后语的。

正如李弘景猜想的那般,姜国输得极快。

梁国一上来就发动猛攻,打了姜国个措手不及。

等姜国回过神的时候就发现梁国包围圈出现了极大纰漏,疲于奔命的朱振认为这一定是陷阱,于是选择从另一个比较薄弱的地方突围。

突围成功后,梁军溃败,丢下一路炊具兵器,看着散落的印记军师判断梁军定是溃逃了,结果等追上去后才发现是陷阱,被一网打尽。

纵观全局,观众能很明显地看出梁国使用的战术。

但身处其中的姜国却难以分辨,等朱振和军师一起被俘绿演练结束的那刻,姜帝气得拂袖而去,起身离场。

梁国结束的快,南晋和北夏倒是多花了一番功夫,直到太阳快下山之际才堪堪分出胜负。

第二轮的抽签结果在当天进行,最后的结果是,梁国对战东楚,北夏对战齐国。

看到这个结果,北夏直接认输,这个结果倒在所有人意料之中。

毕竟先不说国力强弱,就说北夏正打算与齐国联姻,两国正是关系好的时候。

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哪怕是演练,都实在是有些伤了和气。

北夏认输后,明日的对决也就只剩下了东楚与梁国。

“明天有一场硬仗要打。”

李弘景回到寝宫内时,跟着她一起进来的公冶文远感叹了一句。

“东楚实力确实挺强的。”

她伸了个懒腰,毫无形象地躺在椅子上,“最近每日都要端坐一整天,感觉比在战场上跑来跑去还累。”

“和国力无关。”公冶文远难得露出严肃的表情,这让她重新坐直起来。

“南晋帝提出的条件很明显是冲着梁国来的,但如今梁国已经完全不能垫底。”

公冶文远认真地说,“明日梁国与东楚的演练,很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

“可是……”

李弘景一想也确实是这个理,可明摆着冲着梁国来的局刚开始就结束了,如今梁国已经进入到第二轮,不管怎么说也不可能再去垫底。

七国会晤的演练粗糙得很,也没有什么败者组之类的东西,就算与东楚的对战输了,梁国也能排在第五。

“明天梁国输了也是第五,不可能再去垫底的。”她摸了摸下巴,“他们能想什么办法呢?”

“我目前想不到,所以才更担心。”公冶文远眉头紧皱,目光深沉地看着窗外。

“他们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只怕会出现大变动。”

眼看公冶文远都如此悲观,李弘景倒是笑了起来,她起身走到公冶文远身边。

“文远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忧心忡忡了?”

她打趣地说,“之前哪怕面对死亡都毫无波澜的文远去哪了?”

“陛下……”公冶文远有些无奈,“我是担心你。”

闻言她摇了摇头,豁达地说。

“没什么好担心的,最不济就是有人造反我下台而已。”

她很是平静,“反正又不会死,大不了就出逃,古代又没身份证,改头换面继续生活也没问题。”

“陛下总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词……”本来还心情沉重的公冶文远被李弘景这么说突然也轻松起来。

“不过陛下说得对,谁在乎这个位置呢?”

两人相视一笑,然后李弘景就迅速继续瘫在座椅上。

“赶紧吃饭吧,我都要饿死了!”

梁国与东楚演兵斗的这一日,有个好天气。

李弘景出门的时候,能一眼望到整个天际,她抬手遮了遮阳光,只觉得情绪也变得开阔起来。

梁国与东楚抽中的是山区场地,这让很多人都感到扫兴。

山区兵斗很显然会更精彩一些,但树高林密根本没有人看得清,只能在外等候。

要是同时还有其他两国兵斗还能看个别的,但北夏已经认输,大家就只能守着这一场,自然感到无趣。

真可惜,古代没有实时转播,不过现代军事作战好像也不会直播。李弘景如此想着。

众人在外等候,因着那么多皇帝在场也没敢有什么大动静,但是小动作不断。还有人开始传阅起话本。

一直到日悬高天,就在李弘景几个人讨论着要不要中场休息一下,大家去吃个午饭之类的,树林那边突然传来一阵喧嚣。

“杀人了!杀人了!”

声嘶力竭的喊叫惊住了在场所有人,下一刻,只见数个士兵踉踉跄跄地从密林中跑出。

待近了些许后,众人才大惊失色地发现,这些士兵身上竟然插着数支羽箭!

身中数箭的士兵见到人群大喜,他一下子跪倒在地,不住喊叫。

“有人、放冷箭!”

说完那名士兵就直接晕了过去,震惊在那句话里的人们这才反应过来,七手八脚地将士兵抬起来。

其余几名跟着一起跑出来的士兵也被带去治疗,所有人都看着他们离开,看清了他们身上的羽箭。

有人放冷箭!

众人的眼神都变得古怪起来,纷纷看向东楚帝与李弘景。

在兵斗中突然放冷箭,射中的还都是东楚士兵……这背后代表着什么,几乎是一看便知。

从东楚士兵跑出来的那刻,东楚帝就变了脸色,在听到那句话后,他眼神都变得阴沉。

但此刻兵斗还未结束,他也没有发作,而是沉默地等着。

又过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树林里又出现许多动静,东楚君陆陆续续地都出来了。

无一例外,很多东楚军身上都有中箭的痕迹,甚至到最后——

抬出了几具中箭身亡的东楚士兵尸体!

东楚帝再也坐不住了,他一下子站起,语气森冷地问。

“发生了什么?”

一见到东楚帝,那些东楚士兵像是立刻找到了主心骨,一个个都哭诉起来。

“我们本来在正常地作战,到山丘一带的时候,山头突然出现了无数羽箭!”

“那些羽箭把好多弟兄们都射伤了,还有不少人直接死在了箭下……”

说到这里,有士兵呜咽起来,令人动容。

“本来我们兵斗占优的,结果突然出现这么一遭……箭射下来后那个女军师突然带着梁军出现,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东楚将军红着眼眶看着东楚帝,他扑通一声跪下,头磕到地上的声响听得所有人都一阵牙酸。

“末将无能,没能将胜利带给陛下。还请陛下责罚!”

看着眼前伤痕累累的士兵,再看一旁毫发无损的梁军,东楚帝的脸色越来越黑。

到最后他猛地转身,对着李弘景大声喝道。

“李弘景!”他看上去气极了,连敬称也无,连名带姓地喊李弘景,“看看你的军师做的好事!”

“七国会晤兵斗,从一开始就说了不能伤及性命,结果梁军军师背后放冷箭不说,还趁着这个机会动手取得胜利……”

他的声音高高扬起,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到了他的声音。

“这就是梁军的作战方式吗?为了胜利可以不惜一切?甚至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

士兵声泪俱下的控诉、倒在地上不动的尸体、满是血痕的伤口……

这一幕幕展现在眼前,围观百姓自然毫不犹豫倒向了东楚这边。

“这都什么人啊,赢了兵斗又不是就能真的打赢东楚,使用这种下三滥技巧……”

“之前论战看起来还人模人样,啧啧,人不可貌相啊。”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话还真是没说错。”

“这种人不配当侍中!她该被千刀万剐!”

“千刀万剐!”

……

“发生了什么?”

在一片谩骂呐喊中,李弘景则是看向之后才姗姗迟来的梁军。

梁军看上去都一脸懵,在听到东楚士兵的话后显得更迷茫了。

只有公冶文远面色如常,她从马上跳下,顶着所有人的视线缓缓走到李弘景的面前。

“刚开始一切正常,在进行到山丘一带的时候我们听到了巨大的声响。等我们循声而去时,就看到满地中箭的东楚军。”

“也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到我们的那刻,突然就有士兵从地上爬起,一边大喊着一边往树林外冲。”

从头至尾,她都只看着李弘景。

“然后我们将剩下的东楚军救起,并进行了初步的包扎……”

“不知廉耻!”

听到这里,东楚将军再也忍不了了。

“你们分明是对我们发动了进攻,要不是撤退得快,只怕伤亡就不只有这几个人了!”

他痛心疾首,“现在还要倒打一耙,你什么意思,难道想说你们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如你所见。”公冶文远平静地说。

“我确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东楚帝越发暴怒,他看向李弘景,语气不耐。

“梁帝,你是不是应该给朕一个交代?”

李弘景依旧没看他,只是在听完这些话后沉默了片刻,然后问了公冶文远一个问题。

“这件事和你无关,对吧。”

公冶文远点头:“与我无关。”

这个时候李弘景才转头,正眼看东楚帝。

“她说了此事与她无关。”李弘景说。

“东楚帝,谁也没看到密林里发生了什么,你又怎么能断定这件事是梁国做的?”

“笑话!”东楚帝怒极反笑,“你的意思是朕为了污蔑梁国,不惜杀了自己人?”

“谁知道呢?”李弘景微微歪头,看上去很无辜,“毕竟谁也没看到,朕也可以这么说。”

“梁帝!”

李弘景的态度让东楚帝震怒不已,环顾四周看着群情激奋的百姓,他提高了声音。

“你可不要一意孤行!”

见李弘景皱起眉头,他的态度突然又软化下来。

“梁帝说得倒也不错,谁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朕相信梁帝的为人肯定不会做出这种事。”

他话锋一转,落在公冶文远的身上。

“但这个女人就不一定了……”

几乎是最后从树林里出来的燕昀霁刚走出就目睹了如此场景,顿时怒形于色。

“东楚帝,凡事都要讲究证据。”他冷冷地说,“红口白牙胡言乱语,当心报应。”

东楚帝冷笑:“所以梁帝,你一定要护着她吗?东楚的那几条人命,你也完全不在意吗?”

“陛下,此事就这样了结吧。”有大臣开始在李弘景耳边小声说,“平息此事,对大家都好。”

“陛下,万万不可啊!”

有百姓开始跪了下来,齐声高呼。

“犯下如此丧良心的罪过,侍中不能再留了!”

见所有人都站在自己身边,再看李弘景一言不发的模样,东楚帝一抬手,身后几名东楚侍从直接上前,竟是要拿公冶文远了。

“梁帝,只要处死侍中,此事就此了结。如何?”

东楚帝笃定李弘景决定会默认他将人抓走,在这如此不利的局面下,李弘景一个本来就毫无名声实力的皇帝,怎么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违抗所有民意呢?

他如此确信,直到李弘景开口。

“朕说了此事与她无关。”

“你听不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