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 第641章 谁来担任兵部尚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41章 谁来担任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位置是朱厚照最看重的一个职位。所有的可以不要,但手中有兵有枪,心中才不慌。

谁也不敢胡乱炸刺。不听话的一枪打死,剩下的就安静了。

在武将脊梁不够硬的情况下,文臣不能侵占太多武将的权益。

虽说这是为了搞平衡,预防武将坐大。

但久而久之,弯下去的脊梁就再也伸不直,到了那时,就是走向末路的时刻。

兵部尚书之位如此的诱人,肯定会有不少人忍不住想要去尝试、去钻营、去追求,即使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也在所不惜。

为只有亲自品尝过这份“人间至味”,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魅力所在,感受到那种无与伦比的满足和愉悦。

朱厚照现在就是深有体会,一国之君,一言能决定亿万人的生死命运。

权力的味道,只有尝试过了之后,这辈子都忘记不掉,甘愿做它的奴隶,奉献自己的灵魂。

接任者需要和五军都督府的英国公张仑能比较配合得来。

尤其是现在还在对外用兵期间,未来几年也是会到处用兵,来保证自己施政能顺利的进行下去。

如果双方争权夺利闹将起来的话,还需要自己这个皇帝来说和,当裁判,那就会让人很是头痛。

“王卿。你总的要给朕推荐几个人选!好从中选择贤能!”朱厚照还是想听听王圣人的意见,参考参考!

王守仁沉默片刻,轻声开口提了几个人选:“陛下,臣以为户部尚书彭泽,江西布政使伍文定,兵部右侍郎王宪,河南布政使司任左参政的胡世宁这几人您可以斟酌一下。”

4个人,除兵部右侍郎王宪之外,都是自己钦点到如今的位置。

胡世宁虽说是左参政,行使的可是布政使的权利,只是过去时间不长,才把当地情况理顺,把他调走的话,影响可能会有,但应该在可控之中。

王守仁推荐这是变相的拍马屁?这就让人有些奇怪了。

“王宪?”

朱厚照对这个头发有些发白的右侍郎印象不深,平常兵事一向是找王守仁,张仑,偶尔也找几个勋贵来商量,六部除主事官之外,其余人很少会去关注。

他在弱化兵部伸向军队的手,各管各的一摊就最好了。

文官操心太多武将们的事情,本末倒置,久而久之,勋贵们还能不能打仗不说,最后成为了文臣的附庸。

明末武将的地位低下,被文官训孙子一样的还要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最后断送了江山。

要不吊死在煤山歪脖子树上的崇祯绝对不会留下“文臣皆可杀”的遗言,他到亡国才领悟这个道理!

没有敢打敢杀的军队,这花花江山如何坐的稳?

见皇帝好似不怎么熟悉自己的副手,王守仁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陛下。王宪是山东兖州府东平州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初授阜平县令,后迁滑县县令。在正德初年,因政绩突出升任大理寺丞、后进右佥都御史。”

“历任辽东、郧阳、大同巡抚,做过户部右侍郎、陕西巡抚,最后转任兵部右侍郎,曾经平定过近畿附近盗乱。已经在兵部右侍郎任上超过4年。”

朱厚照偏头看了一眼王圣人一眼。

呵呵笑了起来,明白了他的意思!吧啦吧啦的把此人的各种经历,简明扼要的说了一下。当然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能在兵部右侍郎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四五年,这京官做的可滋润的很。

中进士之后,20年时间就能位极人臣,这位官运亨通,来头背景应该不差。

“伍文定曾经和卿一起平定过宁王逆贼,于江山社稷有大功!以前回京面圣时,他的很多想法朕还是觉得不错的。”

王守仁对皇帝拱拱手,“陛下圣明!”

王宪在侍郎位置待了好几年之久,已经是一大忌。

不挪窝的时间越长,结党营私就最严重。

自己花了不少的心思,还狐假虎威的借着皇帝的威风,才刚刚把兵部理清的差不多,家中又出了这档子事情,一去职,新任尚书短时间内在兵部恐怕还制不住他。

如今对塞外用兵,军队有各种改制改革,万一继任者和他争权夺利,或者说团结在一起,在下面搞一些小动作,相信皇帝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伍文定来兵部,确也不错。

当年在江西时,就详细的了解过此人。

臂力过人,擅长骑马、射箭,议论事情慷慨激昂。

做常州推官,办事精明、勤快,很会断案,被很多人称赞。

剿灭宁王叛乱,当机立断举兵来援,立了不小的功劳,文武双全。后才被慢慢提拔当了布政使。

“擢江西布政使伍文定入京述职,河南布政使司任左参政胡世宁任江西布政使,兵部右侍郎王宪外出河南任布政使。”

看到皇帝根本就不和阁老,朝臣,大学士等人去商议,延推。

前几年换六部尚书,阁老时也是一言而定。几年下来,皇帝亲自挑选的人也还不错,证明眼光还不错。

现在皇帝正值壮年,思维敏捷,才能显着,可以这样任命大臣,等以后年老,昏庸不清,如果被身边人影响,高级官员的任命就会成为儿戏。

部选、部推、廷推这样的形式还是有必要的。

“陛下,还是问问阁老,大学士,御史等人。人无完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听听他们的意见看看是不是还有其他更加合适的人选。”

王守仁很欣慰,推荐的人,都能在皇帝心中有如此的份量。自己也在皇帝面前分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