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考公引发的议论暂时告一段,通事舍人徐玫真将这件事情记录下来——后续还要继续深入探讨,研究出一个方案条例,并贯彻实施。
第二条评论。
【被裁官员低估了朱宣伊的决心,朱宣伊高估了自己对局势的掌控力,否则黎玄微也不会被捅。那场血色裁冗风波,朱宣伊也有责任……真不知道她是不是故意。】
除却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朱宣伊、王清然、薛泽若、陆逢秋等人,其余官员的表情尴尬,想装作没有听见又忍不住好奇地想入非非。
惠帝年间已经发生过这样的抗议事件,当时有抗议者乱扔东西。朱宣伊做出裁冗决定,即便才裁300人,她也应该知道有发生群体性抗议并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一般人会想把这场风波扼杀于摇篮,如果朱宣伊想,她应该做得到。
可是这场风波还是发生了,并且比惠帝年间更为严重。
风波发生后,京营士兵火速入城封控捉人。
士兵是不是提前得到了什么命令呢?
朱宣伊是不是放任风波发生,并有意闹大这件事,使自己坚决严厉的裁冗更有理由?
眼看着臣子们快将她想成一个狠辣的阴谋家,朱宣伊及时开口打住:“朕怎么会故意置薛爱卿、黎爱卿于险境?”
放纵抗议事件发生可能有,但是让薛泽若、黎玄微二人受伤从而使事情严重化,是绝无可能!
这两位可是辅佐她改革的能臣。
这后人,对实际情况掌握不清,就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描绘事件,到底谁是阴谋家啊!
朱宣伊赶紧看第三条评论。
【本社畜结合实际经历含泪补充一点!长评论预警!】
“嗯?就这两句话?”朱宣伊稍有疑惑,不是说长评论吗?
话落,她看见了这条评论下方有一张长图,于是点开一看,原来评论都在图里,还真的挺长。
【有些人调侃在惠帝朝做官很舒服,一是工资高待遇好,二是轻松混日子,三是可以恩荫。但我想说,昭文朝也很好啊!】
开头第一段,成功吸引朱宣伊以及以蔡素为代表的对惠帝朝存有怀念之意的臣子的眼球。
朱宣伊:长评论夸我!这后辈真不错。
蔡素:嗯?我倒要听一听限制恩荫、这个考核那个学习的昭文朝哪里好?
薛泽若:昭文朝当然好!我的改革建议陛下都听进去并且实施了!
【第一,朱宣伊保持了官员的工资水平,并增加了他们的假期,他们的假期可比我们多多了!至少除夕放假!】
钟灵韵很惊讶:“啊?后世除夕都不休沐吗?那可是除夕!”
朱宣伊回忆起从前:“少时,值岁除之日,便与父皇母后挂新灯、贴门联,吃团圆饭,领压岁钱,一起守岁看新年烟火,后世......没有这些快乐了吗?”
礼部尚书:“岁穷月尽、挨年近晚,除夕是一年最后一日的夜晚,与新岁首尾相连。这一日又称岁除,人们在这一日团圆相聚,清扫庭舍,除旧布新,杀鸡宰羊,祭祀先祖,这是多么重要的日子!难道后世没有这些习俗?”
陆逢秋:“听这位后世评论者之语,后世民间应当仍旧十分重视除夕,否则也不会因除夕不放假而遗憾万分。只是,除夕不放假,外出工作的人如何有时间归家与家人团聚?岂不是吃不上团圆饭?”
众人都觉得除夕不放假简直不可思议,对后人生起浓浓的怜悯。
蔡素心道:难怪觉得昭文陛下好,原来是因为你们那边不给的,昭文陛下给!不就是假期吗,惠帝时期考勤不严,没有假期自己创造假期又有何不可?还是惠帝时期好。
【第二,朱宣伊严厉打击加班,提倡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在上班时间完成工作。
惠帝朝混日子,可加班也很严重啊(估计加班也没干什么正事,故意显摆自己“认真”)。
试想,如果你发现自己即便在上班时间完成了工作,也还是要被领导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留下来加班,到某一时间才能走,在上班时间,你还会那么积极地工作吗?
你大概会想,不管我多么积极地在正常上班时间完成工作,我都要加班,那我还不如慢悠悠的,一边玩一边做。
频繁的加班严重破坏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没有积极性,生活也缺少乐趣,总是感到疲惫,眼睛失去光彩。
快到正常下班时间也不开心,会想反正要加班;在假期前一天的下午,也不激动,会想晚上可能要加班,假期可能要加班。】
负责记录的钟灵韵写着写着,不由想:评论者是在说自己的情况吧?
写到“眼睛失去光彩”,钟灵韵的脑海里出现一双死鱼的眼睛——呃......连假期都不期待了。
太惨了。
何必这样加班呢?
蔡素不以为然:加班加班,说得多累似的。评论者不也清楚,惠帝时期的加班并没干什么事情,既然如此,那泡泡茶,聊聊天,写几张字,看几页书,舒展舒展筋骨,加班就加完了。这能叫加班吗?这是把休息的地点转移到府衙,不叫加班。
【是啊,没有那么规范认真的考核,工作是打发着做,因为这样混着,所以加班,然而加班也还是混着……
这样工作真的好吗?
虽然有时候大家会说,就想当咸鱼就想混日子,可实际上,还是希望能做出点成绩吧!
还是希望有成就感吧!
就算你原来是一个优秀的人,这样混着混着,也就变成垃圾呀!!天啊!
很可怕的!】
朱宣伊等人深以为然,大部分人都是容易受外界影响的普通人。
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否则孟母何必三迁?又何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
有些官吏,科举进士,难道不优秀?
他们原本怀着秉公为民的清正廉洁之心,到了那贪污成风之地,却渐渐被染黑了。
甚至,即使他们不想黑,那个环境,周围的那些人,也会把他逼黑。
这固然有他不够坚定的原因,可难道没有环境的原因?环境的影响难道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