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烧制玻璃的窑前,正有工匠将原料倾倒入窑里。
朱宣伊忽然想到刚才看原料混合时忘记问的一个问题:“蔡素,各种原料的比例是多少?将这些原料完全炼熔要多长时间?”
蔡素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他什么都不知道啊!为什么要在这些问题前加一个蔡素?如果没点名,他就可以让曹坊主回答了。
这曹坊主站在蔡素后,蔡素也没办法和他眉目交流,这可愁煞人!
“蔡素?”
“呃.....陛下,这些原料就是,就是要搅拌均匀,再倒进窑里炼熔至液态,炼熔时间,炼熔到液态就行。”
朱宣伊转身:“蔡素,你有没有听明白朕的问题?朕问什么你就答什么!”
曹坊主都要看不下去了!
所以他不喜欢左侍郎,他宁愿来的是王尚书!
王尚书脑子多清楚啊,什么都懂,说话也有条理,不说废话。
他真想代替蔡素回答,陛下要是发火,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蔡素后背开始冒汗,他支支吾吾:“陛下,这,玻璃制造技术,臣,臣不太了解......”
“既然如此,那朕问你,工坊中有多少工匠,工匠每月薪俸多少?每日工作时长多?每个工匠的薪俸、工作时长都一样吗?具体如何轮换?是否有工匠家中困难?保密工作做得如何?”
蔡素垂着头:“工匠有、有......陛下,玻璃工坊是由王尚书亲自负责......”
“蔡素,玻璃制造是工部的重要项目,也是国朝的重点工作!”朱宣伊目光冷下来,“由尚书亲自负责没有错,可你身为工部左侍郎,王盐的左右手,难道就这样什么都不关心?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知道?还是说,是王盐故意不让你插手?王盐难道没有交代你做一些玻璃工坊的工作?”
蔡素双手止不住颤抖。
王盐当然有,但是被他打太极拒绝了。
王盐担任工部尚书还不算很久,蔡素在工部已久,根基深。
不管王盐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还是交代一些重要工作,蔡素都能以各种方式推脱,他就守着自己那些工作。
他蔡素年纪不小,过几年就可以申请致仕,这把年纪,这个位置,差不多了,他有自知之明,不去争什么尚书、宰相,就希望能安全致仕。
他不贪,可也不想管那么多,工作悠悠闲闲最好,是以,近年来,手里的工作他是能推就推,前任工部尚书还就喜欢他这样。
“朕问你,是不是王盐故意不让你接触玻璃工坊事务,他有没有交代你一些玻璃工坊的工作?回答朕!”
蔡素扑通跪下:“陛下,臣,臣在工部有固定的职责,这些新事物都是王尚书负责。”
“蔡素,朕问什么,你回答什么!”
朱宣伊深吸一口气,这个蔡素,到底听不听得懂人话?
“不要问甲答乙,不要支支吾吾,不要顾左右而言他!”
朱雀卫无声逼近,蔡素被无形的威压压得抬不起头,压得手软腿软。
“回、回陛下,王尚书确有、确有交代臣玻璃工坊的事务。”
“你做了吗?”
“臣,臣有别的.......”他又想先为自己辩解一二,然而帝王的气息越来越冷肃,蔡素赶忙道,“臣、臣没有。”
“所以,你既不没有主动了解、掌握玻璃工坊的事情,也没有听从尚书的吩咐。”
蔡素:“玻璃工坊皆是、是尚书与右、右侍郎在负责。”
朱宣伊冷笑一声:“呵,王盐这么没用?叫不动你?!”
王盐确实不擅长此道。
王盐可以把业务做得很好,每次都是他自己向朱宣伊汇报工作,无论问什么他都能答得出来、答得实在。
因此,凡工部事务,朱宣伊便问王盐,竟然忽略了左右侍郎。
经此一遭她想起来了,之前她问过蔡素雕版印刷的事情,他也是一问三不知!
这样的人,能够当到工部左侍郎也是个奇迹啊!
朱宣伊算是明白原历史蔡素为何遭贬了。
她再一次深吸一口气,摇摇头,随后道:“曹坊主,你来回答朕的问题。”
曹坊主自己也要被这场面吓死,他强令自己镇定下来,还好他牢牢记得朱宣伊都问过什么问题,也清楚这些答案。
既然朱宣伊点了他的名,曹坊主稍微整理一下思绪,便开始汇报,从玻璃制造技术到工匠薪俸、工作时长,他无不详细回答。
他一边汇报,一边暗自观察朱宣伊的神色,见她面色稍霁,曹坊主也更加自信,主动领着朱宣伊去看一些烧制出来的废品,并讲明不同废品存在的问题以及工坊拟定但还未验证的解决措施。
蔡素垂着脑袋默默跟随在朱宣伊和曹坊主身后,连朱宣伊即将离去时,蔡素也不敢上前相送。
朱宣伊却还记得他:“蔡素。”
蔡素赶紧上前:“陛下。”
“蔡素啊蔡素。”朱宣伊看他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真是不知说什么才好,摇摇头,“罢罢罢!”
说完,乘马车离去。
蔡素站在原地,风中凌乱——罢罢罢?
是说今日的事情都罢了,还是官罢了?
“侍郎,不如移步内堂?已经备好茶水糕点。”曹坊主问。
蔡素脸色极差地转头:“不了,本官这就回工部。”
今天不仅在下属面前丢脸,还要丢官职了!
是不是王盐故意害他?
这个曹坊主是王盐的人,陛下提问时,曹坊主竟不肯给些提示!
唉,可王盐和曹坊主也不知道陛下突然要来工坊。
倒霉,真倒霉!
早知道,他也请个病假!
蔡素满怀心事地离开,曹坊主笑眯眯回工坊继续工作。
他最后那样问蔡素,是存了一些取笑的心思。
这个蔡侍郎,吩咐他收拾屋子、备上等茶、集合工匠迎接圣驾,谁知陛下根本不来这一套。
陛下来这,一口茶也不喝,直接要看玻璃工坊情况,问的都是玻璃制造的具体问题。
蔡侍郎关注接待陛下的礼节诚然没错,可比起迎接的人多不多、坐的地方是否够大、够豪华、够舒适、茶好不好,陛下更关心工作实况。
陛下是一个务实的人。
蔡素不是一个做实事的人。
两个人碰到一起,那蔡素可不能再继续这么悠闲咯!
曹坊主心想,也许下次再遇到他,便不是称侍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