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开局街亭之三国拿来吧你 > 第135章 斗策斗法斗阵斗将,跨年元旦新年快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5章 斗策斗法斗阵斗将,跨年元旦新年快乐

【本篇纯知识整理,没耐心可直接看此篇尾,感谢辛苦】

【策论】

策论指就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的文章。宋代以来各朝常用作科举试士的项目之一。

诸如:

宋·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引状》:

昔祖宗之朝,崇尚辞律,则诗赋之工,曲尽其巧,自 嘉佑 以来,以古文为贵,则策论盛行於世,而诗赋几至於熄。何者,利之所在,人无不化。

《金史·选举志一》:

初但试策,后增试论,所谓策论进士也。

《金史·选举志》:

凡学生会课,三日作策论一道,又三日作赋及诗各一篇。

明·张宁 《方洲杂言》:

公以予策论颇优,而经书义不及彼卷,遂以 彭华 为首。

清·俞正燮 《癸巳存稿·八股文旧事》:

康熙 二年癸卯八月,定试士不用八股时文,用策论制,分二场。

在古代,有三个着名的策略性思想流派,分别是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出师表”和西汉时期的《孟子》。这些文化经典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被创作和提出,但均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历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文化遗产之一。孙子兵法注重兵法的智慧和战略的准备,尤其强调“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系统地阐述了战争的本质、原则、策略、战术和组织,成为后人研究军事学和国防科学的重要经典。其理论对于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战争和政治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万世师表”。其思想内容主张人性本恶、天命、仁政、纲常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孟子》从人的自然状态出发,提出人基本上是善的观点,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主张仁爱、直言谏诤、正义和国家利益相一致等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和礼制的形成以及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向君主刘备提出的一份政治建议书。该篇文章借着诸葛亮“辞官不归”的形式,表达了对国家兴旺和民众生计的关切,强调“养民生、修短用长,练兵备战”,呼吁厘清权力布局、摒弃权谋和出奇制胜,以期达到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的目的。

这个文化经典被中国历代的政治家所效法,并成为了一个中国古代有关治国理政中的着名示范。

【谋略学、厚黑学、阴谋论】

很多人喜欢讲谋略学,研究厚黑学、鬼谷子,连72变36计都拿出来了。

不过,要知道,谋略是一把刀,它本身没有善恶,用得好是救人的,用不好就是害人了。

这是南怀瑾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的一句话。对于有些专门研究“谋略”的书,南师说,这会对社会对青年人产生不好的影响。

我们中国文化是很讲究策略的。比如古代的

纵横之术、

钩距之术、

长短之术,都是谋略的别名。古代也有使用谋略的人,比如谋士、策士或术士等等。

古代科举考试中也有专门的考题。比如宋朝在应试文章中要写一篇策论,看应考人对当下国家大事的看法。

苏轼能在科举考试中被主考官欧阳修看中,就是因为他的策论文章《论为政的宽于简》。

像我们在工作中对一件事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向上级提出一个建议,也叫做策。

但是,南怀瑾先生也对社会上“谋略”的不当使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

谋略是一把刀,本身没有善恶。但不能乱用。为了救人救国救社会,当然可以用。但如果整天想着为了整人,就不会有好结果。

庄子说:“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于阴,大至则多奇巧。”

“巧”代表的就是智慧,就是谋略,可以以寡敌众以弱击强,也可以以长制短用短制长,都在一个巧字。

不过,很多时候人们使用智慧,往往是正面的意图,结果却走向阴谋。我们古人称之为阴谋家。

【博弈论】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赛局理论等,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生物学家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

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在金融学、证券学、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

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

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等着作就不仅是一部军事着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着作。

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

【斗法】

斗法,指用法术相斗,比喻各施计谋,明争暗斗;体育、政治斗争等方面的竞争行为,亦作【鬭法】。

1.用法术相斗。

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

皇太子上殿争之,令胡僧一立藏十二人,并五台僧二人 道坚 等与灵素鬭法。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朕与卿同行,却叫 叶 罗 二尊师、金刚三藏从去,试他鬭法,以决两家胜负,如何?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神语·二司》:

崖 有二司神者,一日降魂童言曰:欲与 萧公 鬭法。

2. 比喻使用计谋,暗中争斗。

巴金·《谈我的短篇小说》:

我还要跟那些认贼作父的国民党检查老爷斗法。

朱自清·《你我乙辑·<子夜>》:

赵伯韬 便用经济封锁政策压迫他们的公司,又在公债上与他们斗法。

中国传统评书、单口相声作品:

《山东斗法》

讲述了一名原籍山东东三府的在北京以卖猪肉为生的名叫孙德龙的醉汉在种种机缘之下与来自琉球国的了义真人斗法过程前后的件件啼笑皆非的事情。

【斗阵】

阵法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一种战斗队形的配置,具有重要的实战意义的。在古代战争短兵接战的条件下,为着要求战场上统一的指挥和协同动作而产生的。

中国古代很讲求阵法,代有传书。按照我国对古代军阵进行钻研的军事学博士金玉国对\"阵\"的定义如下:所谓“阵”,就是军队在投入战斗时,根据地形条件、敌我实力等具体情况而布置得战斗队形,从基础的一兵、一伍、一列开始,一直到全军,都做到:

立兵伍,定行列,正纵横。

换句话说,阵就是各种战斗队形的排列和组合。最早的阵应该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之中。

【百年来步兵难敌骑兵】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胜负往往并不取决的双方伤亡的绝对数量,而是士兵的士气,当一方绝大多数部队陷入恐惧,失去了继续厮杀的勇气,也就宣告了他们的失败。

而人是盲目的,所谓勇气,很多时候是依赖于身边是否有站立的战友,我方是否能够保持完整的阵容。

只要一个战阵依然完整,哪怕被重重围困,身边的将士也能给士兵以继续作战的激励。

而对于战阵,说是靠在一起,其实不然。可以想象,一旦双方步卒战线平平地对击,面对面的厮杀,过分紧密的队形将导致我方兵器无法有效挥舞,而对手的长戈却有机会作到一击数人。

因此,所谓完整的阵容,其实是松散的,这也给了马军以可乘之机。

但是也有步兵列阵硬刚骑兵冲阵的斗阵斗法。

比如说:

【水陆联军力克铁骑——却月阵法】

却月阵的发明者是宋武帝刘裕。公元409年,刘裕从建康出发北伐,灭掉南燕以后,刘裕的军队直接威胁到北方最大的政权—北魏。北魏坐不住了,派出十万大军,阻止刘裕北伐。

《资治通鉴》全程记录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当时双方在黄河岸边摆开阵势。刘裕让一名军官带领七百个士兵和百辆军车登岸,形成月钩形的阵地,每辆战车有7个士兵,并且有盾牌保护战车,军队的两翼紧挨黄河。

四月,刘裕选择好战场后,便派白直队主丁旿率700人及战车百乘,抢渡北岸,在距水百余步处布下弧形的阵,两头抱河,因形似新月,故称“却月阵”,每辆战车设置7名持仗士卒。

布置好后,丁旿在阵中坚起一根白毦(相当于令旗),以通知船上的晋军。而魏军见数百名晋军登上战车,不解其意,没敢冒然采取行动。

此时的刘裕早已派宁朔将军朱超石严加戒备,准备出战,这时见魏军迟疑,便抓住这一机会,命朱超石率2000兵士携带大弩百张,上岸接应丁旿,每辆战车又上增设20名士卒,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

魏军见晋军立营已毕,这才恍然大悟,向晋军展开围攻。朱超石先以软弓小箭射向魏军,向其示弱。

魏军果然中计,认为晋军众少兵弱,遂三面而至。这时长孙嵩接到消息也率3万骑兵助战,一起猛攻晋军。朱超石遂令士卒改换大弩猛射,并选神射手用箭集束发射,给魏军以重大杀伤。

但魏军由于兵源充足,反而愈战愈多,随着双方距离的缩短,晋军弓弩逐渐失去作用。朱超石又命将士将所携带的千余张槊,截断为三、四尺长,用大锤锤击进行杀敌,一根断槊便能洞穿三、四名魏军。

由于弧形的迎击面小,所以魏军越向前,所受到的杀伤也就越大。魏军逐渐抵挡不住,“一时奔溃,死者相积”。

但是步兵抗骑兵少数。

【所以阵前斗法,多以骑兵冲阵、破阵!】

【斗将】

两军对垒,将和将斗,叫做斗将。指的是两军对阵的时候,各出军中一员猛将进行对战。

亦指武勇过人,能于阵前挑战或应战的将领。

《三国志·吕蒙传》中记载,甘宁桀骜不驯,孙权对他非常不满,吕蒙劝谏道:“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

孙权认为有理,听从了吕蒙之谏,继续重用甘宁。

《兵筹类要》中称,“两阵既立,各以其将出斗,谓之挑战。”

此为【战阵斗将】定义。

历来各类稗史、小说、笔记中记载了很多战将单挑厮杀的场面,然而正史中却记载寥寥。野史轶闻不足为信。

即使是冷兵器时代,战场上的胜负,主要取决于军队的战斗力和将领的指挥才能,而不在于主将的“匹夫之勇”。

《孙子兵法》说,为将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项基本素质,其中并无“力大”、“能打”等指标要求。

白起不见得武艺高强,也能把四十万赵军“尽坑之”。

韩信忍于私斗,甘受胯下之辱,日后却助刘邦打下了汉家天下。

至于卫青、周瑜、李靖等等,均非好勇斗狠之人,却丝毫不负古之名将的美名。

三国时猛将如云,自然少不了战阵斗将的精彩场面。

《三国志》记载,曹操东征袁绍,命张辽和关羽为先锋,到了白马坡后,“(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袁)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后来樊城一役中,关羽与庞德阵前相斗,庞德一箭射中关羽面额,此一役实有损美髯公大名。

《三国志》还记载了魏将张辽率领五百死士攻破孙权大营一战。此战中,张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连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

看来张辽之勇不亚于关羽、张飞两位公认的万人敌。

另外,《三国志》注解中引《英雄记》称,郭汜攻长安,吕布对郭汜说“且退兵,你我决一胜负。”

于是二人对战,吕布以矛刺中郭汜。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战阵斗将的一个高峰期,前代后代均无法超越。

据《晋书》称:

陈安原为晋将,后投降匈奴人刘曜,后又叛刘曜。刘曜使猛将平先追击陈安。

陈安十分勇猛,左手执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人称“左关右张”。

近战刀矛俱发,远战则纵马驰射,十分威风。平先与陈安大战三个回合,力夺其矛而还。

才三个回合便被对方缴了兵器,看来陈安是个“掺假”猛将,远不及关张这样的万人敌。

据《北齐书》记载:

突厥大军进逼晋阳,突厥军中一番将耀武扬威,出阵邀战,齐将綦连猛二话不说,挺身独出,驰马突进,只一合,便把敌将刺落马下,后力斩之。

据《后周书》记载:

北魏末年高平镇人万mo俟qi丑奴僭称大位,聚众造反。魏将侯莫陈崇率军征讨万俟丑奴,乘对方列阵尚未完毕,侯莫陈崇单骑突入敌阵,于马上生擒万俟丑奴,一时敌众无人敢动。侯莫陈崇后因战功晋升为西魏八柱国之一。

至于《三国演义》中的:

三英战吕布、

温酒斩华雄、

赵子龙长坂坡、

张飞夜战马超,

等经典段子并非正史,但是却能以佳话流传,皆是对正义、忠勇、尚强的追求与向往!

秦汉时期的战阵斗将在正史中描述很少,而秦汉时期偏偏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的最高水平时期,后世中难得一见象秦灭六国、汉击匈奴那样的经典战役。

这是因为,秦汉时期较多发生大规模作战,战争规模越大,战略战术、集团性的作战方式成为首要致胜因素,个人武力的作用就越小。

相反,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战阵斗将的比例最高,而这一时期,乱战、混战、无准备之战发生的相当频繁,因而主将的个人武力就会发挥较大作用。

【简言之:斗将,寥寥无几!】

本书中斗将多,就是因为很少有人去写,确实要花费很多精力,要静思冥想身临其境,描写、形容、纪实、夸张、类比等等各种手法,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三国!

爽文谁都会写【写爽文的大佬们也很厉害】,不想再入这类,只是想以此唤起对于三国的热血情怀,平复聊慰蜀汉以及诸葛亮以及姜维之意难平!

【毕竟:昭烈帝备: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毕竟:诸葛丞相:亮再也不能临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毕竟:某视之为破砖烂瓦、齑粉草芥!】

【毕竟:俺乃燕人张翼德!】

【毕竟:吾屡世公侯……】

【毕竟:人间没有第二个黄忠!】

【毕竟:赵云:吾乃常山赵子龙!………至死仍呼:北伐!北伐!】

【毕竟:姜维:老将军,可识天水姜伯约!……吾计不成,乃天命也!】

毕竟只是毕竟,希望此书在历史长河中,慢流慢沉,以作各位垫脚石!

祝大家:

跨年快乐!

元旦快乐!

新年快乐!

平安顺遂,万事如意!

且看下文斗阵斗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