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日早朝之后,朱元璋找了工部和户部的有司官员,说了土豆和红薯的事情。众官员都觉得不可思议,跪地齐呼天佑大明、吾皇万岁。朱元璋下旨来年开春在京师周边试种几亩地,并借此培训种植之法,待收获之后再讨论全国推广的事情。

时间匆匆,转眼已是洪武二年的年底。南征的廖永忠、朱亮祖,北征的徐达、汤和以及冯宗异陆续返京。于是,朱元璋在十二月二十六召集了大朝会,对有功将领一一进行封赏。其中以徐达为最,常遇春次之,冯宗异再次之。最抢眼的非李文忠莫属,他在大同危机时,临机决断,抓住战机,大败元军,朱元璋对其大加赞赏。军事上的接连胜利,提振了官民对于朝廷的信心,加深了对朱皇帝的拥戴之心,就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洪武二年迎来了最后一天。

洪武二年除夕清晨,朱标醒来后,掐指一算才意识到今天已经是大年二十九了(洪武二年十二月小),明天就是正旦。在明代,一岁之首称为“正旦”。古人还称为“上日”、“元日”、“朔日”、“元正”、“正日”、“正朝”,也有的称为“三元”(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三朝”(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

“今天是除夕,宫里应该会很热闹啊。”朱标自言自语道。

从懿文太子的记忆中,朱标得知,明代的除夕或者说春节的活动与现代社会没有太多的差别。放鞭炮、吃饺子,压岁钱以及互相祝福等等一应俱全。其实,年节的风俗形成于汉代,而起源自周代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活动。不过在汉武帝之前,年节的庆祝时间却各代不同。每一次改朝换代,天子为了显示自己是“受命于天”,都要“改正朔,易服色”。虽然都是将正月作为每年的第一个月,但是按照现代的历法,这个正月所在的月份就不尽相同了。

夏代以孟春之月(现在阴历的正月)为岁首,商代以季冬之月(现在阴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仲冬之月(现在阴历的十一月)为岁首,秦代以孟冬之月(现在阴历的十月)为岁首,而汉初沿用秦制。这样改来改去,使得历法变得非常不准确,导致出现了很多错乱的现象。于是,汉武帝命司马迁等人制定了《太初历》,以孟春之月为岁首,也就是现在阴历的正月,并且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其间也有过短暂时间的改动。

由于从汉代以后就形成了固定时间点,年节的庆祝活动也演变成了颇为隆重的仪式。汉代有大傩驱鬼,魏晋和南朝时期也大体相同,不过北魏的驱傩仪式却变成了演武对抗,类似一种军事演习的活动,南北两军对垒,最后都是南军败北,以此象征对南朝的军事胜利。到了唐代,驱傩从人数众多的大型活动,变成了只有几个人参与的傩戏。而且隋唐之时,守岁之风盛行于宫廷与民间,许多唐代诗人都曾描绘过守岁的情景,只不过皇宫里是奢华无度,而民间则是有苦有甜。隋唐以后,年节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贴门神、春联,燃放爆竹,给压岁钱。那时候的压岁钱是以红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或者由尊长者赐给小儿。

“顺子,更衣啦!”朱标坐起身来,穿鞋下了床,喊秦顺来更衣。秦顺带着几个内侍,捧着太子常服走进寝殿,给朱标穿戴整齐。

“顺子,你听说过红包吗?”朱标试探着问了一句。

“回太子殿下,小的未曾听说过。是红色的包袱吗?”秦顺思索了一会儿,答道。

朱标心中盘算着,既然秦顺没听过,那就表明这会儿虽然有给压岁钱的风俗,但是没有包在红包里,于是吩咐道:“顺子,待会儿你去给孤找一些红纸,大红色的,裁剪成半尺见方,还有一盘浆糊。”

“小的遵命。”秦顺连忙答道。

待穿好了衣服,梳洗一番之后,秦顺便出去准备红纸和浆糊了。朱标简单地吃了些早饭,便坐到书案后,开始磨墨。他打算在红包上写“新年快乐”、“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等祝福语。至于红包里面嘛,就只能放几个铜钱意思一下了。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秦顺捧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放在书案之上。“太子殿下,红纸和浆糊,小的给您拿过来了。”

“好。刚才忘了说了,派人再去拿一些铜钱过来。你留在这里帮孤做一些红包。”朱标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张红纸,折来折去。三下五除二,就折成了一个纸包的样子。

“顺子,你在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涂上浆糊,粘起来。”朱标拿着一个红包,给秦顺指示一下,并告诉他怎么做。

秦顺头脑比较灵光,朱标只是简单说了一遍,他就记住了,很快地就粘好了一个红包,双手捧到朱标眼前,说:“太子殿下,小的粘好了。”

朱标接过红包,仔细看了一下,赞道:“不错,做得很好。这样,你跟着我学,先折红包。”朱标顺手递给秦顺几张红纸。

朱标和秦顺分别立于书案的内外,一个一个地折着红包。不多时,一摞红纸就没了,大概有三十个红包。然后,两个人又开始用浆糊将红包粘好。粘了几个之后,朱标便拿起笔,在红包的正面写字。秦顺粘好一个,朱标便写一个,又用了约莫半个时辰,所有的红包都写好了祝福语。

“顺子,把铜钱拿过来,每个红包内放五个,然后再用浆糊将开口封住。”朱标又吩咐道。

一个一个地装铜钱、封开口,忙活了半天,红包摆了满满一个托盘。朱标心满意足地靠坐在椅子上,看着剩下几个没装起来的铜钱,对秦顺说:“顺子,这几个铜钱赏给你了,别嫌少啊。”

秦顺闻言立马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小的不敢。谢殿下赏赐。”

“起来吧,把钱收起来。对了,今晚守岁,准备一些饺子,到时候听孤的吩咐。”朱标坐直了身子,对秦顺说道。

“小的遵命。”秦顺站起身来答道。

“饺子不是孤一个人吃,所有守岁的人都得吃,所以要准备得足够多,明白吗?”朱标补充道。

“小的明白。”

除夕一整天,皇宫里到处都在忙碌,内侍、宫女们都在为晚上的守岁活动以及明日的正旦朝贺宴会做准备。朱标身为太子,自然不用操心这些琐事,他明天要参加便宜老爹在奉天殿举行的大宴会,而马皇后则是在坤宁宫和各位命妇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