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太兴冲冲地吩咐一旁的丫鬟:“去去去~赶紧去给大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喊了来,何嬷嬷去把我之前给姑娘们打的头面拿出来——”
刘侍郎赶紧拦住她:“折腾这些干什么,你带着侄女去一趟便是了,咱们女儿去干什么。”
刘太太白了他一眼:“你可真是亲爹,咱们女儿好不容易有这机会,让她们去见见世面在贵人面前露露脸,多难得。”
刘侍郎无奈只得叮嘱道:“别只顾着你闺女,如今侄女才是重中之重,衣服首饰多准备些,别叫人看轻了。”
刘太太撇了撇嘴,挂上笑容:“老爷真是,我向来是最疼她的。”
擎渊这次到西山行宫带上了自己的姐姐端仪公主,不像是怕热的擎渊,端仪公主并不是每年都会到西山避暑的,今年她亦不是很想来,是擎渊硬拉着她来的,擎渊这次的理由是姐姐年底便要出嫁,这是她们姐妹俩最后一次去西山玩了。
这理由十分站不住脚,但端仪还是同意了,擎渊是她为数不多愿意纵容的人,虽然在她眼中这理由根本是无稽之谈,就是她嫁了人要是想去西山行宫避暑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德元帝不是那种会将出嫁的长女拒之门外的人,而宋娴妃…………她虽然住在西山行宫但算不上是行宫的主人,她就是不情愿又能怎么样呢。
晚间,照例由宋娴妃举办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家宴,大皇子留在京中,四皇子身体不适没出席,擎渊坐在德元帝下守第一位,旁边是端仪公主,对面是二皇子和三皇子。
众人正在欢笑间向来少言寡语的大公主突然开口:“父皇,娴妃娘娘,今日姐妹兄弟具在,端仪有一事想请大家相帮。”说着她将京中穷困人家孩子读不起书,找不到先生的事儿说了,提出她建了一个小学堂想接收那些孩子,只如今资金紧张希望大家慷慨解囊捐献一二。
宋娴妃一天便是大赞:“端仪仁善,实在是有心了。”说着看向德元帝寻求他的意思:“陛下……”她有心出钱但也不能越过德元帝。
德元帝看着大女儿笑着说道:“这是好事,朕出五千两。”有他这话宋娴妃马上表示她可以出四千两,其后两位皇子亦是表示可以各出两千两,擎渊亦是随大流。
“端仪姐姐,但这学堂若是一直办下去,这日后的银子又从哪里来呢?总不能次次都交我们捐钱吧,再说若那些原本读不上书的孩子现在都去读书了,那日后谁人去做活呢?”说话的正是李芷瑶她也是西山行宫暑期的常客,大概是为了在闵太后面前讨个好,宋娴妃每年都会邀请芷瑶同几位皇子公主一起来。
端仪公主温温柔柔地解释道:“如今也收不了多少孩子,最多不过百余之数罢了,再也不是不收钱只是收的比寻常私塾少一些罢了,只有那些家中实在揭不开锅的才是分文不取的,倒也用不了许多银子。”
芷瑶听这话还是不依不饶:“那些孩子们要是真读了十几年的书最后没读出个什么名堂来,岂不是明白了平白耽误人家干活挣钱养家,好不如好好学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实惠。”芷瑶是打定了主意唱反调的她,根本不相信这是端仪公主的主意,端仪一向来爱钻研些神佛释道的东西不假,但这根本不代表这人就是真的菩萨心肠,她虽念佛却是最冷情不过的人,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去办什么学堂做什么善事,八成就是李擎渊弄出来的。要不然这几年李端仪无事根本不会来西山行宫走动,这次突然和她们一起来了本身就很蹊跷,大概是李擎渊特地叫来的。
“也没说让他们十几二十年的一直读下去啊,有天赋的就让她们好好读下去,天赋一般的便让他们多识几个字学些道理日后讨生活也方便容易些,大姐姐做此善举,咱们有钱拿钱,有力出力便是了,你若不情愿大可以当没听到。”这就是擎渊让大公主出面的原因,明明是好事一桩但若是由她来办总会被有心之人阻挠着,如李芷瑶之流。
“擎渊说的是,大姐姐菩萨心肠,真心为孩子们着想,芷瑶你这是多想了。”二皇子难得和情愿站在同一战线,她对李擎渊没什么好感,针尖对麦芒的时候居多,但对爱好礼佛温文尔雅的大姐却是十分照顾,怕大姐说不过牙尖嘴利的芷瑶忙出声支持。
“是啊是啊……”其余诸人皆是应声,又有德元帝和宋娴妃出声支持,芷瑶再不好多说什么。别看德元帝对她这个侄女看似十分喜爱,每次见到它都是慈眉善目笑呵呵的样子,但实际上动真章的,十几年来德元帝对她的赏赐几乎为零,连新年生辰这种都毫无表示,芷瑶也不傻,知道无论如何她都不能在德元帝面前张狂行事。至于德元帝不喜欢她的原因,要么是因为她和擎渊那些掰扯不清的事儿,要么就是和外界传说中的不一样,德元帝和她爹吴王压根不是什么感情深厚的好兄弟。
不管李芷瑶怎么想,擎渊还是很高兴由姐姐出头轻松筹集了万两白银。
宴请,当日行宫中的几位女孩都提早到了宋娴妃跟前,宋娴妃高坐于主位之上,看着底下的公主郡主们,手抚摸着雕着凤纹坐榻扶手,手指用力,笑容满面。
“前些日子,你们父皇赐了我好几颗外来的蓝宝石,听闻这东西在西洋那边也是极稀罕的,我找人做了几个时兴的项圈,今日正好你们姐妹都在,试试喜不喜欢,喜欢便带着玩儿吧。”
说话间她便让人将项圈都拿了出来要给她们试试,丫鬟们一共呈上来了三个,连芷瑶都算上了,蓝宝石熠熠生辉,配上白金的项圈,样子的确时兴,放在现代都是不过时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