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永最近的日子并不好过,自从回京后,他便被朱载圫剥夺了一切官职,只留下了一个空爵。

而不久前的“施恩士子”一事,更是惹得朱载圫大怒,直接把张永的府邸都给封了,说是闭门读书,其实就是圈禁。

经历了这段时间的磨砺,张永也慢慢看开了,自己已经五十多岁了,而且还是先帝的老奴,相比八虎其他成员来说,能够落得一个善终也算不错了。

只是有一点,张永心里还是别扭,那就是自己在当今皇帝眼中,竟然比不上谷大用那个马屁精。

想当初先帝在世的时候,八虎之中是自己和刘瑾最受宠,谷大用那个废物压根就排不上号。

放下手中的《春秋》,一袭青衣的张永走到窗前,轻叹一声道:“无根之人,还能奢求什么啊?”

张永没有过继子侄,也没有认干儿子,这些年他一直都是孤身一人,大权在握的时候还不觉得孤单,这个时候,他真的感觉有些凄凉了。

就在此时,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张永不悦的斥道:“跑这么快,赶着奔丧啊。”

“老爷,皇上来了。”

一句话让张永愣在了原地,张永连外衣都没顾得上穿,便跑去了前院,管家见状,连忙拿上外袍也跟了上去。

到了前厅,张永穿好衣袍,长出了一口气,然后便满脸泪水的冲了进去。

“老奴叩见圣上。”张永跪在地上泣不成声道。

朱载圫连忙扶起张永安慰道:“大伴,这是何必啊?朕让你闭门读书,是让你修心养性,可不是让你自暴自弃的。”

“圣上啊,老奴有眼无珠,误信小人的话,邀买人心,罪该万死啊。”张永非常诚恳的认罪道。

朱载圫摆了摆手道:“知错便好,此事已经过去了,大伴不必记在心里。”

这一番话让张永有些无所适从,在张永的印象中,朱载圫从来不是一位心胸宽广的帝王。

这次竟然能够如此轻易的原谅自己?这有些不太寻常啊。

朱载圫佯怒道:“难不成大伴还不信朕的话?”

“老奴不敢。”

朱载圫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本想趁机把自己的要求提出来呢,但是话到嘴边,却有些不好意思了。

自己对付张永的手段确实有些龌龊,现在又把这么危险的任务交给他,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啊?

张永在朱厚照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也很会看眼色,见朱载圫面露难色,便凑趣的问道:“皇上有何烦心事么?”

朱载圫眼前一亮,立刻顺坡下驴,把山阴之事告诉了张永。

张永听罢怒吼一声道:“真是好大的狗胆,打狗还要看主人呢,这些混账真是该死,依老奴之见,皇上您就是对他们太仁慈了,大兵压境之下,什么官逼民反,什么暴政,都会变成子虚乌有。”

朱载圫皱着眉头回道:“大伴的意思是让朕用兵?”

“那是自然,老奴早就看江南这股歪风邪气不顺眼了,若是皇上信得过老奴,老奴愿带兵走一趟江南。”张永不怒自威道。

朱载圫被张永的满身煞气给吓了一跳,摆了摆手道:“不急,朕再考虑考虑。”说罢便有些魂不守舍的离开了张府。

张永的言外之意很明显,他这是在委婉的告诉朱载圫,像钦差被刺、通敌卖国这种事,不用响锤是震慑不住那些贪婪的人心的。

但朱载圫还是心存顾虑,他不想像满清那般杀得人头滚滚,这也是朱载圫身为穿越者的底线之一。

不到万不得已,朱载圫不想突破这条底线。

失魂落魄的回到宫中,朱载圫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未睡。

第二天一大早,谢迁便进宫求见了。

相比一脸憔悴的朱载圫,老夫子虽年近八十,却精神抖擞。

像这种古板的老臣,都有一种爱好,那就是特别喜欢掺和帝王的家事,见朱载圫无精打采的模样,谢迁顿时就来了精神,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谏之言脱口而出,还是老生常谈的东西,无非就是“身为皇帝,不能太重女色,年轻人要懂得节制”等等。

朱载圫并没有打断老夫子的话,也没有解释,耐心的听完,并且虚心的接受了批评,然后才客客气气的问道:“老大人,有何要事么?”

对于朱载圫能够虚心纳谏,谢迁表示非常满意。

“皇上,老臣进宫是有一件喜事要告诉您?”

“哦,喜从何来啊?”朱载圫好奇的问道。

“哈哈,东南十七户士绅解朝廷之需,送来了三百万两军费。”

听闻此话,朱载圫的身体不禁颤抖了一下,然后装作大喜的模样大笑道:“哈哈,真乃天助大明啊,这些人应该好好奖赏。”

“皇上圣明,这都是皇上的教化之功啊……”

送走谢迁后,朱载圫的怒火一下子就迸发了,一脚踹翻桌子大怒道:“真是岂有此理,他们差点杀了朕的钦差,现在竟然还给朕来送封口费,这是对朕威逼利诱么?他们以为朕就这么好打发?”

“主子息怒,奴才现在觉着张公公所言也并非妄言。”孟冲恶狠狠的回道。

“是啊,既然给脸不要脸,那就休怪朕无情了,传旨下去,令张永为钦差,从应天府领五千新兵南下,彻查“山阴通倭”一案,赐其先斩后奏之权。”

“诺,奴才遵旨。”

其实所谓的东南士绅一直是帝国的一个毒瘤。

因为这些人的势力已经足够强大,他们亦官亦商,甚至亦商亦盗,代表人物如林凤,此外还有陈老、林道乾、袁进、李忠、颜思齐、王直、刘香、李旦、郑芝龙等。

这些人的地位日益上升,并开始逐渐代替朝廷而支配政治经济,比如逼死了打击海盗的朱纨,包括胡宗宪,这充分显示了其左右政局的能力,明朝的东南商人可见有多强大,这还不算晋商。

而且现在南北发展落差之大,可以这样说是两个国家,这也是到了明末,所谓的流寇大多在北方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现在打击东南士绅,也有利于缩小南北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