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开局祖坟冒青烟,女扮男装科举忙 > 番外 《明礼手札》(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惟秋分,近来因中秋宫宴各部甚是繁忙。

已许久未踏足此处书房,今日得闲方入。

唯见梧桐枝头染秋黄,然落叶飘零之处告示板不翼而飞,徒留一小土坑尔。

自不必上报京兆府着人过府调查一番,只一眼便知是何方贼子所为。

左右某人不靠谱,也非一日两日之事,为兄早已习以为常。

虽是如此,但明诚亦有其可取之处......

回想陛下泰山封禅之年,其从岭北长史府赶回上京。

刚入府,便脸红如猴臀跪在祖母膝前,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

吓得老人家还以为是他捅了什么天大的窟窿,险些背过气去。

末了,方知乌龙一场。

某人也是喜提母亲一顿竹笋炒肉,在床上躺了好些时日......

因其与季家大小姐的婚事,那段时日“过分关心”我与玉衡‘兄弟’二人终身大事的老臣,倒是减去许多。

其中,又因明诚与季大将军皆手握兵权,而玉衡同司大人皆任兵部要职,还一度引起朝堂纷争。

好在彼时赵峥老将军已是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恰逢宁州之西的几个小国,干旱少雨导致农业减产。

外加丝绸之路的重新打通,他们对大梁富裕有了新的认知。

竟是恶向胆边生,欲学昔年匈奴之举打劫大梁......

季大将军于朝堂之上自请戍边,且承诺无召绝不离开驻地半步,方将朝堂纷争压下不少。

只是,陛下并未应允。

且不说众所周知的,陛下与皇后是青梅竹马,季大将军乃其大舅哥。

便仅以打天下之时,他君臣二人并肩作战的情谊。

陛下也不会让年近半百的季大将军,横跨大半个大梁去驻守西疆。

不过虽是解决不了问题,但陛下可以把提出问题的人解决......

经查询,反对明诚与季大小姐婚事的幕后主要推手,其有一外室子在军中已有不小建树。

无论季大将军与明诚谁倒下,其外室子皆可间接得利。

说什么为国为民大义凛然,到底不过是一己之私,争权夺利。

只可惜经此一事,那外室子也是被迫追随陆升的脚步去了——宁州之西,没有归期。

一时间,那些“喜爱关心小辈”没事催催婚的老臣,也变得沉默寡言。

许是怕再催出个强强联合,使之我与玉衡耳根清净不少。

......

在政和十年,女帝在位的第三年,玉衡为其挑选皇夫,在京中掀起惊涛巨浪。

彼时,我已官拜户部尚书,勉强也算得上权倾朝野。

可外人不知,高处不胜寒,越往高处走越要小心谨慎。

万不能出半点差错,沦为他人攻击玉衡之把柄。

毕竟玉衡乃大梁开国以来,唯一一个身为内阁首辅,也兼兵部尚书之职的人。

而我于户部一人之思,难免有限。

好在很早之前,我一手提拔了个惯爱同我唱反调的官员,那年他已升至户部右侍郎。

也正是玉衡为陛下选皇夫之后,这人每每上衙见我,都是欲言又止,摇头叹息的。

我:“……”自知他在想什么,但我什么也不能说。

好在不久之后,在陛下的主导下,世人也终于知晓——衡王亦是女子。

我也不用每日收到来自属下怪异且同情的目光,只是凭空多了许多妄想做我妹夫的白日梦想家。

倒也无妨,纵然有心,亦是无胆。

纵然有心又有胆追求,陛下也不会同意。

若叫太上皇楚珩知晓,定能立刻停止与太后的游山玩水之旅,立刻杀回京来。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玉衡自己不愿。

我们家首辅大人啊,心中装得下万千黎民,容得了山川湖海。

就连不知名小兽也能关心一二,却独独对情爱之事半点兴趣也无。

不过,无论她如何选择,只要她开心,我与族人都支持。

......

回望岁月,少年之时我也曾许下凌云之志。

自觉身为长兄,欲效仿苏氏兄弟,为玉衡仕途之路遮风挡雨。

只是不才明礼,才疏学浅,此一生唯能尽绵薄之力。

每每思及,并不觉有憾,独觉与有荣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