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无眠在庐山,跟随周咸一干人,发现他们掘开了一座墓。这座墓,是洛凡溪的墓,按理来说,里面应该葬着洛凡溪才是。
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棺椁一打开,里面只有衣冠,并没有洛凡溪的遗骸。夜无眠感到很惊讶,想办法拿回青釭剑,准备按照岳不欺此前叮嘱他的方式,前往信天宗,给他飞鸽传书,传信联络。
巧的是,岳不欺正好也传信给了夜无眠,告知他成都洛凡溪墓是个衣冠冢,而且他也知道了,洛凡溪并非死于庐山,而是有其他可能,约定两人于八月初八,在南京鸡鸣寺相会。
夜无眠于是动身赶往南京鸡鸣寺。然而在此之前,他遇到了岳麓山山长向晚天师的追杀,起因是此前在长沙时,夜无眠灭杀了岳麓山的得意弟子,同时,岳麓山又将南殊真人之死,归咎于夜无眠,因此,向晚天师才如此迫切,要置夜无眠于死地。
向晚是第四境修为,夜无眠只有第三境,实力悬殊,夜无眠根本不敌。
幸好夜无眠身上,怀有八步神机祁连笑给他的三个锦囊,关键时刻可以用来保命。他使用第一个锦囊,锦囊告知他,信天宗有第四境高手,可以救他的命。夜无眠前往,把青釭剑抵给信天宗,信天宗出手,保下夜无眠。
可惜的是,信天宗只能救他三日,三日后,信天宗撤回救援力量,夜无眠又暴露在向晚的威胁之下。夜无眠如需信天宗救助,需要再抵押一个珍贵物品,此时的夜无眠,已经不名一文,没有什么能拿来保命的了,只能拆开第二个锦囊,寻求解决办法。
第二个锦囊,引导夜无眠泛舟南下,进入滕王宗的地盘。夜无眠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在滕王宗,夜无眠恰好赶上江湖各大门派召开的青年才俊大会,本不想参加,然而向晚的追兵在外面窥伺,夜无眠无处可逃,心性刺激之下,欲求死于各大青年才俊,便也报名参加。醉翁派一前辈高人颇为赏识夜无眠,将其镇派神剑“三醉神剑”借给夜无眠使,凭此剑,夜无眠出手杀招频显,击败各大派青年才俊,李冬含情对视,仿佛有无数话语要与他讲。
朱厚冒认出他来,叫嚣要将他捉住,夜无眠跳入赣江中奔逃。恰好向晚赶到,欲擒夜无眠,生死之际,夜无眠持三醉神剑与向晚殊死拼杀,一路战至鄱阳湖、落星墩。然而毕竟实力悬殊,仍然不敌。将死之际,落星墩中,一条蛟龙现世,正是鄱阳湖中,镇住大明王气的那一条蛟龙,冲天而起。蛟龙之力,力不可挡,向晚正好被蛟龙尾巴拍住,拍成重伤,夜无眠趁机逃脱。
后来听说,蛟龙被滕王宗宗主,第五境的高手王二制服。
夜无眠拆开第三个锦囊,第三个锦囊称一路往南,诛杀邪祟。夜无眠暂缓去南京的行程,一路往南。五月初五,在永州,诛灭异蛇门,毁其传承,救出自从吉王府一别后,分散逃走的林玉追。
这时,锦囊已经用完,暂无追兵,也无性命危险,夜无眠带着林玉追,一路前往南京鸡鸣寺。
过福建时,遇唐伯虎。因此前肖干云的关系,唐伯虎知道夜无眠的名字。此时的夜无眠油尽灯枯,接近死期。临死之前,唐伯虎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夜无眠,夜无眠由此踏入第四境,丹华之境。
丹华境的特点,便是有多个丹田,不止一处。头中有想象之丹田,名为想丹,胸中有实际丹田,名为实丹,下腹有虚丹,脚有行丹。四个丹田各放异彩,因此为“丹华之境”。
踏入丹华之境,夜无眠自然在江湖上鲜有敌手。但为了保险起见,他把林玉追安置在武夷山。八月初十,赶到南京,比岳不欺所说的八月初八晚了两天,鸡鸣寺中,已没有岳不欺的身影。迎接他的,却是朝廷各大高手的围攻。朝廷没有料到夜无眠已经踏入第四境,来的都是第三境的高手,被夜无眠轻松击败。
夜无眠从朝廷高手手中,打听到岳不欺和洛湘竹的下落,在南京锦衣卫镇抚司,遂孤身前往,在那里,朝廷有三个第四境高手坐镇,岳不欺已被杀,夜无眠不敌,几成死局,幸运的是,洛湘竹却救下了夜无眠的性命。
可是,洛湘竹没有一点真气,是如何救下夜无眠的性命呢?原来早在本书一开始,便已说过,洛湘竹无论修习各家经典,都凝不出真气,而这,正好是太阴之体的体现(前文已经提过,楚烟手中那颗太阴珠,所用的原料,就是太阴体质的人身上的骨头)。那些第四境高手的真气攻击,对太阴之体无效。洛湘竹以其身格挡攻击,夜无眠抱着她,逃出生天。
终于安全之后,两人相视大哭。此时正好已是中秋节,距离洛家事变,整整过去了一年,现在两人重逢,有说不完的话。洛湘竹告诉夜无眠,正如夜无眠的调查来看,她确实不是洛凡溪的亲生女儿,而是正德皇帝即位初,与民间女子生的女儿,因为疏于保护,被武功山金顶门窃至武功山,卖给洛凡溪。洛凡溪在知道洛湘竹的来历之后,在正德皇帝南下亲征宁王时,找到正德皇帝,说明情况。正德皇帝玩世不恭,让洛凡溪视洛湘竹如己出便是,并不追究其罪,反而给洛凡溪封了个侯,而且还是“托孤侯”,似是从那时起,正德帝便觉得自己命不久矣似的。而岳不欺、燕赵三孤,都是以前忠于正德皇帝的力量,他们知道洛凡溪的身世,这才有去吉王府救洛湘竹的事情。而洛凡溪之所以在正德皇帝去世后从事“谋反大业”,勾结各路强人,就是觉得嘉靖皇帝拿了天下,实不应当,应当把位置给洛湘竹,帝女之花。
洛湘竹告诉夜无眠,洛凡溪及夫人大概率还活着,应该在北京。于是夜无眠前往北京。恰好遇到去北京述职的王阳明,王阳明传其心学大道,夜无眠有所顿悟。
在北京,夜无眠打听到洛凡溪所在,欲去救援,却被第五境的强者嘉靖皇帝察觉,嘉靖皇帝如天神降临,夜无眠几乎无法反抗。将死之时,楚烟跳出来求情。夜无眠这时才知道,楚烟居然是嘉靖皇帝的妹妹。
夜无眠被楚烟送出京师,楚烟劝她,洛凡溪从事的是死罪,但其兄长饶恕了洛凡溪,没有判他死罪,已是大为不易,但是要恢复自由身,却是不可能的,劝夜无眠离去。夜无眠苦苦犹豫:留下,打不过嘉靖皇帝;离去,无颜面对洛湘竹,他陷入了两难之地。
恰好此时,王阳明去世的消息传来。王阳明作为当世第一高手,为第五境太一境巅峰。所谓“太一”,就是把第四境的四个丹田,都修成一个丹田,整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丹田。
王阳明去世,夜无眠只觉得斑斑点点,无数力量都入了自己胸怀,这是破境的体现,果然,他成功突破,也到了太一境。他不顾楚烟劝阻,重返皇宫,找到嘉靖帝。嘉靖帝却笑着说,因为吸收了王阳明去世的造化,他已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六境,“天人境”,所谓“天人境”,就是人间的自己是一个丹田,天上的星辰也是自己的丹田,两个丹田相互沟通,天下无敌。夜无眠非其敌手,还是速速退去,不要不自量力。
谁知,嘉靖帝说完这话,竟沉沉睡了过去,原来,他刚刚所说的,只是他的臆想。真正达到天人境的,不是他,是王阳明,此前夜无眠遇到的一僧一道,就是王阳明的心所生化而成(章节标题有过暗示;二心相争)。而这番,王阳明虽死,但是他的意识永不磨灭,寄生在天下遇见过他的人身边,得遇他的人,都会在内心里生出一个“二心”来。嘉靖皇帝的二心,就是想天下无敌,操纵世人的二心,这个二心让他语无伦次,精神错乱。
借着这个机会,夜无眠救出洛凡溪夫妇。
故事的最后,夜无眠、洛湘竹和林玉追采茶武夷山。有一回,夜无眠采茶乏了,回头看去,却见一袭青衣的楚烟,笑迎而来,恰如当时初见。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