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样子康王汪安钧他的态度也是积极投降清廷。
军师张先生和康王汪安钧,以及苏州在外作战的将领,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想法。
估计早就在一起商量过。
纳王郜永宽其实早就想投降朝廷了,只是奈何找不到靠谱的人作为担保,所以他一直犹豫不决。
如今对面的李鸿章亲自派人过来劝降,而且许诺封郜永宽为总兵,说个实话郜永宽十分心动。
在朝廷能当个总兵,它的含金量远比在太平天国当个“”王“”要高得多。
不过郜永宽又不是傻蛋,他不可能仅凭好友郑国魁的几句话,就相信李鸿章。
毕竟诈降和骗你投降,这种事儿屡出不穷,随时都有发生。
郜永宽手下有数万人跟着他,他要投降,也要为自己以及手底下数万人争取最佳的利益。
所以郜永宽还是略带怀疑的问郑国魁:
“”你老实说......那个李鸿章靠谱不?“”
“”我信你,我不信他“”
“”别搞得我一投降他,他就翻脸不认人,到时候几万兄弟放下了武器,成为他砧板上的肉,我就成了一个笑话“”
“”你可不可以做担保?“”
.........
郜永宽问郑国魁能不能担保,很显然是十分相信郑国魁的。
郑国魁他带着李鸿章交代的任务而来,而且在出发前,李鸿章斩钉截铁的对郑国魁说:
“”只要苏州城内的太平长毛投降,除开李秀成和谭绍光以外,别的人都可以优待,他们提出的条件能接受就尽量接受“”
“”这一点我李鸿章可以保证“”。
........
所以李鸿章说的这些话,郑国魁相信了。
所以郑国魁信誓旦旦的对纳王郜永宽拍着胸脯表示:
“”我在李鸿章李大人的军中,虽然不是个大官,但是李鸿章竟然派我前来,肯定是信任我,我也值得信任“”。
“”我可以保证李大人,不仅给你封个总兵,至于你们手底下人,他们都会一一优待“”
“”你们只要改其易帜即可“”
“”不过........“”
郑国魁说着,突然停顿了下来。
纳王郜永宽,军师张先生,康王汪安钧看见郑魁魁突然停了下来,他们竟然同时异口同声的问:
“”不过什么?“”
可见他们此时此刻比谁都着急。
只听见郑国魁咽了咽口水,慢吞吞的说:
“”不过.....你们加入朝廷之后,就是朝廷的官员, 朝廷要你们打哪里,你们就去哪里“”
“”哪怕朝廷要你们去打太平天国, 你们也要去, 这一点是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的“”
.........。
纳王郜永宽一听 , 舒了一口气.笑道:
“”这个自然“”
“”本王还以为什么重要的事儿呢, 原来是怕我日后不愿意带兵打太平天国“”
“”这点请李大人放心, 我既然加入了朝廷,就要和太平天国一刀两断,太平天国就是我的敌人“”
“”别说朝廷让我打太平天国了 就算让我打南京,抓洪秀全,我也照办“”
“”不过我也有个不过“”
“”朝廷不能光封我一个人,与我一起投降的弟兄也要一起册封“”
“”至于封哪些人,我会一一联络他们,确认他们愿意投降后,我再把名单报上去,你交给李大人“”
“”至于投降细节,我们再慢慢商量“”
郑国魁点点头,随口答应:
“”好.......李大人的意思也是这样,他巴不得你把苏州的人马全部带过来“”
“”你先搞个名单出来,至于册封的事,我回去与李大人商量“”
.........
就这样
由郑国魁确认了那王郜永宽 康王汪安钧 等人愿意投降之后,他原路返回 向李鸿章报告。
得知对面的太平长毛有人想投降,李鸿章听后,很是高兴
“”好......太好了,靠枪杆子打不下来,那就从他们内部挖人“”
然后李鸿章对郑国魁说:
“”这节日辛苦你了,至于投降细节,也只有你来回两边跑“”
“”尽量将他们的要求搞过来,看我们能不能答应,日后再商量“”
.........。
往后几日,太平军这边纳王郜永宽秘密积极联络在苏州城外作战的太平军将领,约定好一起投降清廷。
结果这样一约,还真不得了,想投降朝廷的太平军将领大有人在。
最终他们经过秘密联络。
确定了纳王郜永宽,比王伍贵文,宁王周文佳,康王汪安钧,还有几员大将,范启发,张大周,汪有为,汪环武等三十多名太平军将领表示愿意投降清廷。
为了防止这个这个消息走漏风声,而且他们在纳王郜永宽的指挥所,杀鸡血盟。
“”这事儿若传出去,在场的所有人都可以将他杀之“”
“”告密者不得好死,全家死光光“”
........
也就是历史上太平天国有名的四王四将奉上苏州投降李鸿章的着名事件。
郜永宽以为他手下有两万多人马,实力强大,他认为和李鸿章谈判,自己占据主动权。
所以郜永宽很快领出了一份名单,要求给自己,康王汪安钧,比王伍贵文,宁王周文佳这四个太平天国的王,要求李鸿章给许诺“”总兵“”的官职。
对于手底下三十多名将领,提出的要求是不低于四品官职。
不光在册封方面,要求很高,而且在别的要求上也是五花八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