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张尘从一开始他就精心准备,将每一个实验步骤、每一个细微的操作变化以及每一个关键的实验现象都完整地录了视频。

如此一来,即便这是首次成功复制,他也并不害怕无法复制出第二次。

那些视频资料就像是一把把钥匙,能够帮助别人精准地回溯实验流程,找出其中的关键要点与潜在变量,从而确保后续的重复实验可以顺利进行。

不仅如此,他深知在科学研究与成果推广的道路上,数据就是最具说服力的语言。

只要有了这些详细而精准的数据,以及完整的实验视频作为支撑,那么在向外界展示的时候,无论是科研同行,还是相关的生产制造企业人员,肯定都会相信他所研发的这个合金是具备批量生产可行性的。

这些数据能够清晰地勾勒出合金的性能特点、生产条件以及质量稳定性等多方面的信息,为其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而可靠的基础。

张尘在内心深处对这种合金的制作步骤早已烂熟于心,毕竟这是他耗费大量精力与心血研究探索出来的成果。

然而,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在这个竞争激烈且充满质疑的科研与商业环境中,别人很可能不会轻易相信他所宣称的制作方法。

毕竟,这样一种性能卓越、超越现有认知的合金,其制作过程必然会遭受诸多审视与怀疑。

只有当他人亲眼看到整个详尽的实验过程,看到每一个环节的精准操作、每一种材料的细致处理以及每一次数据的如实记录,他们或许才会从最初的完全不信转为将信将疑。

这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而张尘深知,只要别人依据他精心录制的视频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并且也成功复制出这种合金,那么到那个时候,他们心中的疑虑将会彻底消散,绝对会对这一成果深信不疑。

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功的复制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而一旦达到这种程度,这样一份完整且具有高度可行性的实验资料,将会如同蕴含无限宝藏的地图,带给他难以估量的收益。

无论是在科研领域的声誉提升、学术地位的巩固,还是在商业世界里的专利授权、技术转让以及与企业合作所带来的丰厚经济回报,都将如潮水般向他涌来。

当成功复制出合金的喜悦稍稍退去,张尘的脑海中第一时间闪过的念头便是保密。

他深知这项成果的非凡意义与潜在价值,在这个信息传播迅速且复杂多变的时代,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不可预估的后果。

他站在实验室中,眉头微微皱起,陷入了沉思。

他心里也在暗自揣测,国家相关部门在材料科学领域一直有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拥有海量的科研数据与丰富的研究资源,然而他并不清楚是否存在性能超越这种合金的其他材料。

这种合金在耐高温性和韧性方面展现出的卓越性能,已然超出了他对现有普通金属材料的认知范畴,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无疑属于黑科技的范畴。

以他目前的了解和判断,国家或许真的不一定有这样的新材料。

倘若这一合金技术确实处于领先地位,那么其保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科研成就与利益,更可能对国家的科技战略布局以及相关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在心中默默权衡着各种利弊,思考着下一步该如何谨慎而妥善地处理这一重大成果。

在科研成果初现端倪之后,张尘显得格外沉稳冷静,他当然不急着发表论文。

对他来说,此刻论文似乎已经沦为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他深知这项黑科技合金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与潜在影响力,倘若它真的符合国家需要保密的资料范畴,那么即便自己精心撰写论文,也必然不会被允许正常发表。

况且,张尘内心深处本就对写论文这件事颇为抵触。

回顾整个合金的研发过程,那是无数次实验的反复尝试、数据的细致分析、问题的艰难攻克,其中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常人想象。

从最初对合金成分的精心调配,到实验过程中对各种条件的严格控制与精准微调,每一个步骤都像是在荆棘丛中艰难前行,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相比之下,撰写论文时对研究成果的梳理、文字的组织与逻辑的构建,在他看来显得繁琐而枯燥,远不如在实验室中直接探索来得痛快。

所以,无论是出于对成果保密性的维护,还是自身对写论文的厌恶,他都选择暂时将论文之事搁置一旁。

事实上,张尘在科研领域的起点和身份背景着实有些平凡普通。他仅仅是一个从普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在那些学术大咖云集、科研精英辈出的环境里,他就像一颗毫不起眼的小星星。

从表面上看,无论是他的学历出身,还是过往经历,似乎都难以让人相信他具备制作出一份全新材料合金的天赋与能力。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倘若张尘真的是一个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的天才,凭借其出众的才能必定会在学业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继续深造,进入更高层次、更具权威性的教育科研体系中去,在那里接受更专业、更系统的培养与雕琢,进而在科研的舞台上绽放更为耀眼的光芒。

然而,对于自身为何未踏上那条深造之路,张尘倒也并非毫无说辞。

他可以找借口解释说,自己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生活的压力如沉甸甸的巨石压在肩头。

他一心想要快点工作赚钱,为的就是能够减轻家中年迈父母的负担,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家庭责任与个人科研理想的天平之间,他选择了先扛起家庭的重担,在平凡的生活中默默积累、暗自努力,等待着厚积薄发的那一刻,以一种看似平凡却又无比坚韧的姿态在科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