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如兰睡了一会儿,这会也醒来了,“娘”,她哑着嗓子叫了一声,准备坐起来一些,婆婆进来侍候她,她哪好意思躺着不动弹。
“你快躺下,别乱动了,这刚生完孩子,要好好养着,身上可有哪里不舒服的”?老吴氏上前一步给她又按了回去,还扯了扯被子,帮她盖得更严实了。
“没,没哪里不舒服的”。
“有哪不舒服一定要说,肚子饿了吧?我让老二家的煮了鸡汤,一会给你端过来,吃完再睡会,等下了奶小闺女就有口粮了”,老吴氏爱怜的看着边上的小孙女,唠唠叨叨的把昨晚到今儿个早上发生的事都和老四媳妇说了个仔细。
老二媳妇见娘这会儿还没回来,一准是在看小孙女,不舍得走,她把鸡汤盛了一大碗,然后又捞了几根面条, 这鸡汤配面条,又装了一小碗,端着一个托盘就往四弟妹房里来了。
“娘,如兰醒了吗”?刘秋芬在门口小声询问。
“进来吧”,老吴氏也放低了声音,生怕吓醒了小孙女。
“四弟妹快起来吃点东西,现在这鸡汤温度正合适”,刘秋芬拉了一张小凳子,把托盘放在上面,就准备扶她起来。
老吴氏比她手脚更快,提前就拿了枕头,把人扶的半坐起来了。
“多谢娘,多谢二嫂”,戚如兰发自内心的感激。
她娘家条件比娄家要好上一些,家中也是有两位哥哥,从小没怎么吃过苦,还好嫁到了娄家婆婆和几位嫂子也是好相处的,相公也对她疼爱有加。
“一家人客气啥”。
老吴氏和刘秋芬也没打算现在走,一个抱着小奶娃不撒手,一个盯着小奶娃瞧。
“娘,我抱着,您歇会儿”,刘秋芬从婆婆手中抢过了小奶娃,她到现在还没抱到过呢。
“那你在这陪如兰吧,我去看看那些皮小子们起来了没有”,一会儿让他们吃完早饭全出去,省得在家闹腾,吵到产妇和孩子休息。
老大家的三个儿子最大的今年虚岁十三了,最小的也有七八岁了,这时候带着弟弟们正穿衣,洗漱。
老二家的三个儿子最大的也是虚岁十岁,最小的也有五岁了。
老三家只有两个儿子,最大的今年才七岁,小的那个和老四家的双胞胎一样大,今年四岁。
家里可谓是人丁兴旺,就是每天都得留人在家看着这帮小子们。
娄老头稍微休息了一会,这会子也起来了,吃过早饭他就听老妻的话把一群皮小子捻到地里去了,家里那么多肥鸡,要吃青草虫子,正好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吴莹香这会吃过早饭,也有些犯困了,趁现在她也要去眯一会儿。
刘秋芬等着戚如兰吃好后,帮着把碗收拾了,这才自己吃上面条。
县城那边,两辆板车上满满当当的新鲜果子,老大家的张桂芳娘家就是在县城摆摊卖包子的,也是赚点辛苦钱。
后面慢慢的也在县城租了铺子,做了一家包子铺。
但她从小就看人脸色,所以比较会专营,她提议这些果子可以分一些出来去大酒楼推销,还有一些可以上大户人家问问,这果子现在可以说是就她们独一家,那价格自然也是不能喊低了。
娄家几个儿子也都是跟人学过些手艺的,也是见过一些世面的,听她这么说自然赞成,兵分两路,一会就约在了她娘家弟弟的包子铺那里汇合。
她们老张家就生了她和她弟弟两人,现在爹娘年纪大了,包子铺就是她弟弟弟媳妇接手了。
稀罕物在哪里都是抢手的,县城也不缺有钱人,果子卖的很顺利,早饭都没有吃,几人现在肚子都快饿扁了,直接在包子铺那边吃了几个包子,五人高高兴兴的拉着板车回桂花村。
桂花村离临水县城有二十几里路,靠两条腿走起来也要一个多时辰。
还好桂花村离长河镇比较近,也就三四里地,平日一般要买点什么小东西去长河镇就行了。
五人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半下午了,老吴氏也已经起身了,正等着他们呢。
见人回来把两儿媳妇叫到了她房里。
“娘,我和兴哥还有二弟是去大户人家推销的,樱桃总共有四十八斤,卖的十五文一斤,枇杷我们这边有两百九十多斤,卖的大多都是十文一斤,也有买的多些的给算的九文一斤”,老大媳妇张桂芳仔细汇报今天卖到的银钱数目。
“我们这边去了四家酒楼,枇杷一共三百二十斤,都是卖的十文一斤,就是送了一些给酒楼里的人试吃,没算银子”,老三媳妇李娟儿说到送人试吃的时候还有些心疼。
两人齐齐把今日收到的银钱上交,哗啦啦的撒了一床。
老吴氏数了数,今日收入一共六两半银子。
“我们中午在县城吃了包子,花了二十文,大嫂的弟弟死活不要我们的银子,我做主把那二十文零头塞给了他们的娃儿”,李娟儿补充道。
在哪吃都是要付银子的,更何况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没有带什么东西回去,还这么多人上人家铺子里吃包子,要是不给些银钱,下次都不好意思再去人家那里歇脚了,她虽然抠门,这一点她还是懂得的。
也不能叫大嫂为难不是。
“都是好孩子,今日都辛苦了,快去躺会儿,晚饭做好了娘再叫你们”,老吴氏把银子贴身放好,一会她再藏起来。
乐呵呵的去看看她小孙女醒了没有。
“我乖孙女醒过了没有”?
“娘,已经醒过一次了,吭叽了两声,我还没有下奶,给她喂了些温水,这会子又睡着了”,戚如兰这会躺着,把小闺女放在自己的边上,隔一会就温柔的抚摸一下她的小被子。
头三天,家里的几个小子们被娄老头严重警告过,不让他们来吵戚如兰休息,也不让他们来看小奶娃。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三天,他们总算能看看妹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