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我的学生生活 > 第6章 五明在山川厂读电大第三章 五明考上电大了(续1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章 五明在山川厂读电大第三章 五明考上电大了(续15)

永洪还给五明一行人讲了一个诗人与荔枝的故事:话说自从“妃子笑”成为泸州名贵的荔枝品种后,吸引了无数人前来品尝这曾经被贵妃娘娘享用过的荔枝。

而唐朝诗圣杜甫、杜工部当年从戎州(今四川宜宾)前往泸州时,恰好赶上采摘荔枝的时节。他品尝了当地的红果鲜荔枝后,感慨万千,挥笔写下:

《解闷十二首·其十》

忆过泸戎摘荔枝,

青枫隐映石逶迤。

京华旧见君颜色,

红颗酸甜只自知。

杜甫回忆起自己曾在京城长安所吃到的荔枝,但那些来自遥远南方海域的荔枝,无论是色泽、香气还是味道,都与眼前这新鲜的荔枝大相径庭。如今品尝了泸州的鲜美荔枝,才让他真正领略到了这种佳果的美妙滋味,令人难以忘怀。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也反映出泸州荔枝的独特魅力。而杜甫的诗句更是为这段故事增添了一抹文学的色彩,使得人们对那段历史充满了遐想和向往。

永洪说,更为有趣的是关于苏东坡在泸州时拿字画换荔枝钱这一传闻,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当年苏东坡被贬海南当官的时候,对南方的美味水果可谓情有独钟,并留下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的千古名句,足见其对荔枝爱得深沉。有一年,他和父亲、兄弟路过泸州小憩,当时城里新鲜的荔枝已经采摘完毕,但乡下还有一些晚熟的荔枝。苏东坡非常想尝尝这些荔枝的味道,但却始终未能如愿,心里感到十分郁闷。也正因如此,城中不少人花重金向他求字求画都没能成功。这时就有人开始动起了脑筋……

一日清晨,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苏东坡带着书童一同登上了玉蟾山,准备领略这里的壮丽美景,并去探访一下传说中的玉蟾古关——这座“妃子笑”荔枝的第一驿站。正当他们沿着石板路前行时,突然看到一个小贩挑着一担新鲜的荔枝走过来,口中还高声喊着:“快来尝尝啊!香甜可口的荔枝!”

众人被荔枝吸引住了目光,只见这些荔枝颗颗饱满,色泽鲜艳,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大家都忍不住垂涎欲滴,但当询问价格时,却纷纷咋舌不已。原来,这些荔枝竟然要一吊钱一颗!

苏东坡也被这些鲜美多汁的荔枝所吸引,他迫不及待地剥开一颗放入口中,顿时感受到一股清甜的滋味在口腔中蔓延开来。他吃得津津有味,完全忘记了问价之事。等他满足地吃完后,才意识到自己身上并没有带半文钱。

小贩看着苏东坡尴尬的模样,笑着说道:“先生,如果您没有钱,可以用您的字画来抵债呀。”苏东坡一听,心中暗喜,这对他来说简直易如反掌。他立刻让书童取出素绢,当场挥毫泼墨起来。片刻间,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作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小贩接过苏东坡的字画,满心欢喜地离去了。而苏东坡则继续和书童一起欣赏着玉蟾山的美景,心情格外舒畅。这段有趣的经历也成为了他创作灵感的源泉之一,让他的作品更加生动鲜活。

原来,这个索苏东坡字画的小贩就是城边李家荔枝园的主人。为了得到大诗人的墨宝,便以荔枝为媒办成了千金难求的字画。此事,一时在泸州传为佳话美谈。明朝文学家,24岁流中状元的杨升庵,侨居江阳时也和荔枝结下不解之缘。

泸州从唐到明朝以来,长沱两江沿岸数十星

里全是荔枝、龙眼。夏令果实之时,枝头红绿相映,林间凉风阵阵,别是一处乘凉的好地方。杨升庵时常与友朋会聚荔枝林下,开怀畅饮,写上无数赞咏荔枝的千古绝唱。他在《荔枝书锦》中写道:

“水晶丸映绎纱囊,

名字曾闻十八娘。

锦作林时传赋咏,

绣成堆处献君王。

玉壶美酒升华宴,

团扇燕风坐午凉。

纤手吴姬含笑赠,

金盘何用荐槟榔。”

诗中把“绛纱囊”“十八娘”这些荔枝名品写于文中,说这些荔枝运去“绣成堆处献君王”,贵妃娘娘吃了荔枝、盈盈一笑,从此留下妃子笑的千古传闻。

这位被誉为明代第一才人的杨升庵,终身流离颠沛七旬余,在泸州的十余年中,他记忆中留下的事太多太多了,就在他弥留之际,还无限凄沧地就枕成《纪梦》诗中写道,

“梦里江阳荔枝丹,

觉来枕上月兆寒。

含情懒对痴人说,

唯向怀中觅旧欢。”

可见他终身难忘、梦魂萦绕的是泸州红加赤日的荔枝和玉蟾古关道上流传的荔枝诗话。

听完这个诗人与荔枝的故事,五明一行人都觉得很有诗意。

五明和晓萍及永洪一家人旅游完玉蟾山,感觉玉蟾山真是蜀南名山,真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