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我的学生生活 > 第10章 复习备考本科第一章 复习一下语文知识(续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章 复习备考本科第一章 复习一下语文知识(续7)

五明继续写着自己的学习笔记,他写下了关于文章结构的一些重要原则:

首先,要确保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具有吸引力,并能有效地传达主题和观点。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一个有力的结尾则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开头和结尾应该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次,段落之间的过渡要自然流畅,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通过使用恰当的连接词和过渡句,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同时,每个段落都应该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围绕该中心思想展开论述或描述。

最后,文章的结构应适应不同“体裁”的特点。文章体裁不一,其在反映生活、思想的角度、容量、表现形式等“特点”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记叙性文章通常侧重于记事和写人,往往按照事情发展的过程和情感变化的线索来组织篇章,因此其结构通常呈现出情节完整、线索清晰且富有变化的特点;而论说性文章则更注重于说理,通常会根据问题的内部“纹理”和事物的内在逻辑来划分层次,所以其结构常常表现为提纲挈领、顺理成章且富有条理。

此外,某些类型的文章,比如新闻和实用文体中的“消息”,它们的结构特征更加明显。这些文章通常包含几个部分,例如“标题”、“导语”、“主体”、“背景”以及“结语”。然而,对于“科学技术论文”来说,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形式可能会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绪论”、“材料与方法”、“观察与结果”、“讨论”、“总结”、“图片与说明”、“参考文献”以及“外文摘要”。前五个部分构成了正文的内容,而后三个部分则属于论文的附件。由于这个结构总共包括八个部分,因此有时也被幽默地称为“洋八股”。相比之下,像“工作总结”或“情况报告”这样的文章,其结构往往表现为“引言”、“概况”、“做法”以及“结语”等。

文学体裁多种多样,各有其独特的形式与表现手法。例如诗歌的“分行分节”,不仅使文字排列整齐有序,更赋予了作品韵律之美,增强了音乐性和节奏感;戏剧则通过“分幕分场”,巧妙地构建起情节的发展脉络,展现出激烈的戏剧冲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电影中的“蒙太奇”组接,则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全新的视觉体验。这些都是非常明显的例子。

总之,文章的“结构”与写作“体裁”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体裁”来选择合适的“布局”方式,以便更好地适应各种“体裁”的独特特点,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作品的魅力,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

第四,结构文章要力戒程式化、八股调。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变化无穷,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千姿百态。各呈异彩。一篇好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它的特点,有它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描绘事情独异的风貌,状写事物的特殊本质。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就在于它们各自有其“特殊的矛盾”。你抓住了这种“特殊的矛盾”,弄清了它“千差万别”的根本原因之后,就要在表现它们时,把这种“千万别”的“特殊性”力求精微、恰切地“再现”出来,使每一“独异”的事物都能找到自己“独至”的表现形式。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没有两张完全相同的面孔一样,每一篇文章的表现形式也应该是不可重复的。这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某种固定的模式或套路来组织结构和表达思想。每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情节发展、人物关系和情感线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使用过于刻板和僵化的语言,让文章充满生机和活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吸引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如果我们将文章的表现形式和结构形态,尤其是记叙性的文章(包括文学创作)视为一成不变、凝固的“程式”,并在写作时抱着墨守成规、亦步亦趋的态度,那么这无疑是缺乏创造力和进取心的表现。事实上,从来不存在所谓的“万古不变”的“结构模式”。古人曾言:“文成法立,未尝有定格也”。同时也提到:“定体则无,大体须有”。这就如同“棋战”一般,每一局都有其独特的格局,但其中的离合进退、攻击应援等策略却充满了变数,无法拘泥于最初设定的固定局面。下棋不正如此吗?其中的离合进退、攻击应援,以及灵活应变的战术,使得每一局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因此,写文章怎能有“固定模式”呢?又怎能搞“结构一律”呢?“八股文”被历史淘汰的教训,实在值得我们铭记在心。说起“八股文”的起、承、转、合,其实并非毫无道理。然而,问题在于它将原本灵活多变的写作方法硬生生地固定下来,成为死板的规则。这种所谓的“大法”被转化为僵化的“定法”,使得每篇文章都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来撰写,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步骤。不仅如此,就连每股的内容和字数也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不容许丝毫突破。而且,所写的内容还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则,语气还要模仿古代圣贤的口吻,仿佛是在替他们代言。这样的“文章”,怎能不变得僵硬、失去生命力呢?令人惋惜的是,时至今日,仍有人试图借助数学中的“坐标”概念,创造出所谓的“快速构思法”;或者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总结出各种“结构模式”。但这些努力无疑都是白费力气,无法带来真正的创新与活力。写作,是一种最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不仅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不行,踩着自己的脚印走也不行!追“新”求“变”,是文章写作的”天性”,变则“新”,变则“活”,变则“存”。一旦它“不变”了,哪怕就算是它找到了最好的所谓“模式”,只要它企图”照搬”,企图“定型”,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它的活力的枯萎,它的生命的终结。所以,把它和“物质产品”等同,想着搞“标准化”“定型件”,“工艺流程”的一切努力,都是违反规律的。因为每一篇文章都应该有其独特性和创新性,不能被固定的模式所束缚。只有不断地追求变化、创新,才能让文章保持活力,吸引读者的关注。而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某种模式或套路,就会失去读者的兴趣,导致文章的生命力逐渐消失。因此,我们要尊重文章写作的天性,鼓励创作者发挥个性,勇于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风格,这样才能让文学艺术不断发展,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魅力。

关于文章结构的“要求”,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严谨:这意味着文章的结构和布局需要精细且严密,没有疏漏之处。思想上要严密,不能有遗漏或疏忽的地方;组织上也要严密,不能出现颠倒混乱、漏洞百出的问题。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到信服。

2. 自然:结构和布局应该顺理成章、流畅自如。不能有明显的人工雕琢痕迹,更不能是生硬拼凑出来的。就像清水芙蓉一样清新自然,又似行云流水般顺畅。行文应遵循“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的原则。

3. 完整:文章的结构和布局要匀称饱满,首尾圆合。既不能有缺头少尾、主干不全的情况,也不能存在七零八落、残缺不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给人以整体感和美感。

4,统一,乃是对文章整体布局和风格的高度概括。它意味着整篇文章的结构和谐、通体连贯,没有任何突兀或断裂之处。这种统一并非简单地将各个部分拼凑在一起,而是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组织,使得文章具有内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从开篇到结尾,每一个段落都应该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文章的格调也应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前后矛盾或不协调的情况。这需要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主题意识,确保每个环节都与整体相契合。此外,还需注意语言表达的统一性,避免在词汇、句式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差异。总之,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之间应存在一种内在的关联,彼此呼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一篇完整而和谐的作品。

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些要求并不容易。它需要作者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脉络,并以恰当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技能。尽管如此,作为创作者,我们不能因为困难而降低标准。正如古人所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如果我们将目标设定得过低,那么即使努力去追求,也可能只能得到次一等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始终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争取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总之,一篇好的文章在结构上必须具备严谨、自然、完整、统一几个特点,如此方能展现出作者的写作功力。

结构布局的具体内容:

结构布局的具体内容,主要有线索及脉络、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这样一些成份。

线索与脉络

在记叙性文章的写作中,常常都会有一条或几条贯穿全文的线索。这些线索将所有的材料串接起来,并推动着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它就像是文章中的“筋节”一样,虽然不明显,但却是整个故事得以成立的关键。而论说性文章则有所不同,它们通常并没有明确的线索可循,但却有着清晰可见的“脉络”。这里所说的“脉络”其实就是作者在为了“再现”事物的内在纹理和逻辑关系时,通过论述和论证所留下来的思想轨迹。这一思想轨迹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思维方式和推理过程,更反映出了他对于所讨论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因此,无论是记叙性还是论说性的文章,都需要我们认真去梳理其中的线索或者脉络,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路,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常见的记叙性文章的“线索”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以人作为线索。比如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的“我”——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线索人物”。在这部小说中,所有的故事情节和内容都是通过这个“小伙计”的视角来展现的。换句话说,一切都需要经过“小伙计”眼睛的“折光”处理,才能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位“小伙计”的存在,才让整个故事得以顺利地展开,并通过他的叙述成功地塑造出了“孔乙己”这个形象鲜明的角色。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小伙计”在整个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他本人并没有过多地参与到作品的事件之中。相反,他更多地只是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将各个情节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像回忆录《九个炊事员》里的“我”(连司务长);通讯特写《追老姚》里的“我”(某报刊编辑部记者)。短篇速写《夜走灵官峡》里的“我”(材料队长)等等,都是这样的“线索人物”

其次是以“物”为线索。

戏剧最喜欢使用这种方法来推动“情节”并加强“冲突”。比如《红灯记》中的“密电码”,《智取威虎山》中的“联络图”,《丹心谱》中的“03 新药”以及《十五贯》中的“十五贯”铜钱等,这些“物”成为了矛盾的焦点和戏剧冲突的核心。它们成为了整个剧情发展的关键“线索”。

在其他记叙性的“文章”中,这种手段同样经常被运用。比如在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那条珍贵的“项链”成为了故事发展的核心线索;而在孙犁的小说《山地回忆》中,一双普通的“棉布”袜子却承载着主人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曹靖华的散文《小米的回忆》则通过“小米”这个平凡而又亲切的物品,展现出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吴伯箫的散文《记一辆纺车》中,那辆古老的“纺车”见证了人们艰苦奋斗的岁月;还有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关键的急救药“二甲基丙醇”成为了拯救生命的希望;甚至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着名的数学问题——(1+2)“猜想”,也成为了贯穿全篇的重要线索。这些作品都巧妙地利用“物”作为组织情节和粘结内容的重要“线索”,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紧凑、生动且富有深度。

有些“物”含有深刻的寓意,它们作为一种特殊的“象征”之物出现在文章里。比如,在高尔基的《海燕》中,那英勇无畏、搏击风浪的“海燕”;在茅盾的《白杨礼赞》中,那挺拔伟岸、坚韧不屈的“白杨”;还有杨朔的《荔枝蜜》中,那辛勤劳作、默默奉献的“蜜蜂”;以及贾平凹的《丑石》中,那外表丑陋却内蕴价值的“丑石”……无论这些“物”的寓意如何,它们都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线索”。它们将整篇文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读者能够跟随它们的足迹,深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第三,以“中心事件”为线索。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那些具有完整情节的作品中,通过一个核心事件来组织整篇文章的结构。比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就是以二黑和小芹之间的爱情故事作为中心线索展开叙述;郭超人的《英雄登上地球之巅》则是以中国登山队成功从被人们视为不可能攀登的北坡登顶珠峰这一壮举作为中心线索;《西游记》更是以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历程作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而《红楼梦》则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那令人惋惜的悲剧爱情为主线,展现了庞大的家族兴衰和复杂的人物关系网。这些中心线索将各个情节紧密相连,形成了一部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经典之作。

第四是以“题眼”为线索。

这种手法也很常见。比如,李密的《陈情表》就是以外在的“孝”作为统贯全篇的线索,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则是以一个内在的“陋”字作为统贯全篇的线索(最后点出“何陋之有?”)。此外,郁达夫的《仙霞纪险》以“险”字为线索,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以“别情”为线索。这些作品都通过巧妙地运用“题眼”来组织情节和表达情感,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可以作为文章“线索”的情况当然不止这四个方面,但这几个方面应该说是比较主要的一些。如果将这些线索比作道路,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它们就像是一张巨大的地图上交织在一起的线条,引导着读者在故事中穿梭。

上面说的“线索”都还是一些“单线”,也就是单一的线索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然而,在某些复杂而精妙的文学作品中,会运用到更为复杂的结构,即“复线”。这种结构就像是在地图上画出了多条相互关联的道路,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彩。例如,鲁迅的小说《药》中,就存在着明、暗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华老栓为主角,讲述他购买“人血馒头”的经历;另一条则以夏瑜的英勇就义为背景,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这两条线索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样地,托尔斯泰的巨着《安卿·卡列尼娜》中,也有着两条平行的线索:一条是以安娜与渥伦斯基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另一条则是以列文与吉提之间的婚姻生活为线索。这两条线索并行不悖,各自展现出不同人物的命运和情感纠葛。

至于更多的“合股线”或“放射线”的运用,则多见于所谓“意识流”的作品。这类作品通常通过多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来展现故事,每个角色的思想和感受都成为了独立的线索,如同放射线般从中心向外发散。这种写作手法能够深入挖掘人类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感受到更加真实、细腻的情感体验。

无论是单一线索还是复线,甚至是多线叙事,它们都是作者用来构建故事框架、引导读者阅读的工具。每一种线索的选择和运用都会对作品产生深远的影响,决定了故事的节奏、氛围以及主题表达。因此,在欣赏一部作品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故事本身,还要留意其中的线索安排,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创作技巧。同时,对于创作者来说,巧妙地运用线索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可以让作品更具吸引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