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郭太后愣了一下,若不是听到帘外的动静,她差点忘了还有一个人在。

她郑重地说道:“太尉请言。”

司马懿拱手说道:“如今先帝新丧,人心浮动,吴蜀两国恐借机发难,当此之际应依方才卫将军所言,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有司各率乃职。”

“此话是没错,可太尉是要表达什么呢?”郭太后还没等司马懿说完便开口问道。

“先帝遗命,除我在场的三人外,还有一位辅政之臣——王凌王司空.....”司马懿沉声说道,“王司空在坐镇扬州多年,功勋卓着,吴人闻其名皆惧之。”

“依老臣之见,贼吴蠢蠢欲动,若是王司空此时回朝,恐东南有失。”

郭太后秀眉微蹙,道:“王司空乃先帝钦点辅政大臣之一,不回朝赴任而是留在边郡恐怕有违先帝遗命吧。”

司马懿赶忙道:“老臣并非此意,其实老臣也甚是为难。”

“这只是权宜之策,待庙堂商议后,有了合适的继任者,自会让王司空回朝赴任。”

“虽然这不合规矩,但老臣还是想以国事为重。”

说完,司马懿微微转头看向夏侯献、秦朗两人,道:“当然,此事兹事体大,还须二位将军商议,由太后定夺。”

夏侯献深深地看了司马懿一眼。

好,这个问题算是甩过来了。

若非他早有行动,怕不是要吃亏。

他总不能说,就让王凌回来,淮南随便找个人顶替吧,这样既不占理,还显得没有责任心。

“大将军以为如何呢?”郭太后问道。

夏侯献道:“禀殿下,扬州乃我东线重镇,不容有失,臣以为太尉公所言极是。”

秦朗闻言,不可置信地看向夏侯献。

“那...”郭太后打算拍板,却又响起了夏侯献的声音。

“臣有两全之法。”他说道,“依照先帝遗命,王司空应当即刻回朝,而在扬州,臣有一人推荐,此人才能卓越且在更早的时候便出任过扬州,有他坐镇我扬州定然无忧。”

“是何人?”郭太后问。

“太傅满宠。”

听到这个名字,司马懿眉头一挑。

如果夏侯献推荐旁人,他是有理由出言反驳的,毕竟魏国如今能出任一方大都督的人屈指可数。

但一听是满宠,他便不说话了。

夏侯献不清楚司马懿为何要阻止王凌入朝,莫非真的是以国事为重?

在他原来想法里,王凌入朝后必然会有一个军区的都督成为角逐的焦点。

然而很可惜,他自己的心腹们没有一个能达到这种高度。

与其让对方安排心腹,不如选一个中立派老臣,满宠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且,夏侯献着急让王凌回朝还有一个原因。

如今庙堂到了重新洗牌的机会,以他目前这个胃口是很难把他们统统吃掉,所以多一个人来分蛋糕,总比让司马懿吃得太饱要好。

殿内沉默了一阵,郭太后见几人都没有异议,于是做了总结。

“那就有劳诸公了。”

.........

太尉府。

司马懿父子在棋盘前对坐,司马懿左手拿着一杯茶,右手指了指棋盘上的黑子。

“子元,你这一子落空了。”

司马师指间盘着一枚棋子,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开口说道:“满太傅年事已高,当年是他主动告老还京的,大将军也不见得说得动吧。”

司马懿低着头,落下一子,道:“夏侯献既然在殿前公开举荐,那他定然已经说服了满宠。”

司马师忽然反应过来,问道:“大将军难道早就想到了这一步?”

“或许不是。”司马懿道,“夏侯献亲近之人如今资历都太浅,所以选满宠是最好的选择。”

说完,司马懿抬起头看向司马师:“子元,这一点你要向他学习。”

司马师举着一枚棋子,半天没有落子,他思考了很久,把手中棋子收了回去,坦然一笑:“儿输了。”

正在此时,家仆前来禀告:“家主,有宾客求见。”

司马懿接过名刺,定睛一看——中郎荀顗。

不一会儿,他便在厅堂内接待了荀顗。

说起荀顗这人,他是荀彧的第六子,也是已故司空陈群的小舅子。

司马懿见到荀顗时便立刻露出惊异的神情,道:“景倩当真是敬侯之子啊,颇有当年令尊几分神韵。”

说着,司马懿声泪俱下,扶袖哽咽道:“让荀君见笑了。”

“太尉公言重了。”荀顗道,“晚辈此来正是关心您的身体。如今先帝新丧,庙堂浮动,太尉公应保重身体,因为唯有您才能主持大局。”

司马懿缓缓道:“老夫老了,治理天下要靠你等年轻一辈了。”

二人聊了很久,司马懿发现荀顗这后生不仅是容貌上,就连治理天下的见解都有几分当年荀彧的影子。

待荀顗离去后,司马懿叫来了司马师。

“子元,你看到了吗?长文公(陈群)死前,荀氏很少与我司马氏来往,更别说主动来投。”

司马师若有所思,说道:“如今荀氏没落,长文公薨逝后颍川陈氏在朝中也无话语权。”

“是啊。”司马懿叹道,“荀公于为父有知遇之恩,该是为父报恩的时候了。”

.........

尚书台。

司马孚最近很疲惫。

自从先帝驾崩后,不对,准确来说在先帝患病以来他就没闲下来过。

他一个尚书右仆射实际上却是做得尚书令的活,庙堂各类政务都要过他的手,交由他来审批。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痛并快乐着。

他在想,他会不会就因此升任尚书令,成为大魏名正言顺的宰相呢。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不过有些事情他却不能独自做主,毕竟头上还顶着几个“录尚书事”的大佬。

他们几个有权过问,也有权通知他办事。

这么一想,好像也没啥意思,还是打工人。

最近,朝中各大家族都行动了起来,尤其是针对新任散骑这一块,多少人都盼着分一杯羹。

司马孚先拿起一张简牍,上面有题名,颍川荀氏,荀顗,拜散骑侍郎。

哦,这是由太尉府推荐的。

批准!

接着下一份,河东贾氏,贾充,拜散骑常侍。

好吧,大将军安排亲信入门下省也不足为奇。

批准!

司马孚又拿起一块。

河内司马氏,司马昭,拜散骑常侍——大将军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