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八福晋郭络罗氏35
“皇上,臣妾认罪,此次谋害太子一事是臣妾做的,但这主意不是臣妾自己想的,而是小四提议的。
若不是他给臣妾出主意,说太子没了后他能凭借和太子妃关系成为新太子,臣妾也不会鬼迷心窍干出这种事了。
他是臣妾的儿子,臣妾不想拉他下水的,只是他做了错事当受到惩罚,臣妾不能看他一直错下去了。
您以为那玉佩臣妾是如何得到的?是他故意落在永和宫的,先前臣妾还不知道缘由,现在懂了,他想摘除自己的罪名。”
康熙蹙眉看着德妃,搞不好她说的是真的,这事儿真有可能是胤禛干的。
太子之位就那么惑人,让他连自己的生母都能算计?
“你有什么想说的?”
胤禛此时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他从未想过德妃会承认罪名,不仅如此,还把他的野心暴露出来。
皇阿玛是什么样的人他是清楚的,若是让他知道自己为了夺嫡残害兄弟,他这辈子就完了。
“他能有什么说的,皇上又不是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性子,这会儿估计在想要如何将罪名推到臣妾头上呢。
臣妾技不如人认了,您要打要罚臣妾都没意见,但臣妾希望您秉公处理,不然臣妾就算在冷宫也不会安分的。”
康熙没接话,而是看着胤禛,他倒要看看他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
太子如同看戏一般看着这场闹剧,证据确凿的事情皇阿玛却不下旨惩治胤禛,难不成真想将皇位传给他?
真是好得很啊,他差点被害死,他一句话都没有,证据确凿下却不忍动胤禛,看来在他心中他这个儿子也没多重要。
“皇阿玛不打算给儿臣一个交代吗?若不是儿臣谨慎,怕是现在躺在地上的就是儿臣的尸体了。
儿臣记得您说的话,所以没有杀死这个狗奴才,但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您还无动于衷,儿臣很失望。”
“朕何时说过要包庇小四的话了?你是太子,当大度些,既然证据确凿,那就将胤禛押入大牢听候发落吧。
至于德妃,此事因她而起,看在她为朕生儿育女的份上,打入冷宫自生自灭吧。”
好歹还有几个儿女在,若是将她废为庶人,他们也会丢面子的,为了他们的脸面着想,就不下旨废了她了。
太子没想到都到这个时候了他还要护着德妃,一时间对德妃的恨意拉满了。
她可是要谋害他这个太子的,没想到皇阿玛还愿意留她一命,可惜了,他不同意。
等到了冷宫后,他一定第一时间命人弄死她,他倒要看看她死了之后皇阿玛还会不会护着她。
“对德妃而言虽被打入冷宫却没有被废黜位份是好事,这说明她还有出来的可能,至于胤禛,那个孽子不在她的考虑之内。”
“臣妾认罚,谢皇上不杀之恩,臣妾会好好在冷宫反省的。”
康熙不再说话,而是带着人离开了毓庆宫,虽然他没有说要对太子如何,但众人的眼光是雪亮的,太子早晚要失势。
“皇阿玛,今日之事实在蹊跷,您真的觉得是四哥做的?”
“你还是太善良了,这件事确实是他做的,你难道没看出来吗?他巴不得将德妃拉下地狱。”
胤禩不说话了,他就是随口一问,只是他们不是母子吗?为何会走到这一步?
“朕知道你心善,以后江山交给你……”
“皇阿玛在说什么胡话,江山是二哥的,儿子可不敢觊觎,您别把儿子拉下水,儿子可是一心想做贤王的,时候不早了,儿子先告退了。”
康熙一脸懵逼的看着一溜烟跑掉的胤禩,他是不是傻,皇位都双手奉上了他还跑?
梁九功被这一幕弄得差点笑出声来,这还是第一次看到皇上吃瘪,真爽。
“梁九功,很好笑吗?朕突然觉得你哪哪看着都不顺眼,不如你去辛者库待几日吧,正好长长记性。”
“皇上息怒,奴才刚才什么都没做,您不能因为心中不爽就折腾奴才,奴才会委屈的。”
“你委屈?朕看你是幸灾乐祸还差不多,说,朕要如何让小八答应继承朕的皇位?”
“这个可能有点难,奴才是看出来了,他视皇宫如洪水猛兽,怕是不会答应的,要不您换个方向试试?”
康熙不解,换个方向试试?他还能换什么方向试?
不对,怎么把慕思梨这个儿媳妇给忘了,他就不信胤禩能拒绝皇位,她也能拒绝。
“你说得有道理,宣八福晋,朕有话和她说。”
“是。”
慕思梨来到乾清宫时还是懵逼的,因为梁九功去宣旨的时候跟她说了句她的福气到了,她有些迷茫,什么福气到了?
胤禩又没成为太子坐上皇位,她的福气是怎么到的?就算真要到,也得等她腹中的孩子出生才到,他们好端端的说这个做什么?
“儿媳给皇阿玛请安。”
“小八福晋到了,赐座,朕今日找你来是有事和你商量的,你觉得小八如何?”
“爷自然是极好的,皇阿玛为何会问这个?难不成是爷出事了?”
“没有,你怎么会这么想,朕就是觉得他挺合适的,所以找你来劝劝他,你先告诉朕,你想不想成为一国之母?”
慕思梨懂了,这是在胤禩那里得不到回应准备从她这里下手了,但是,她和胤禩夫妻同心,怎么可能扯他的后腿?
“皇阿玛这是什么意思?儿媳保证爷没有非分之想,更不敢觊觎太子之位,还请您相信儿媳,爷是什么样的人您还不知道吗?
若爷对夺嫡之事有想法,怎么可能无动于衷?您不能听信他人挑拨误会爷,爷会伤心难过的。”
康熙一时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了,这就是他的好儿媳,居然误会他,他太伤心了。
可他现在看中的就一个胤禩,他若不能继承皇位,难不成真要让太子上位?
这可不行,太子上位意味着有无数无辜的人要死于非命,甚至他那些儿子都活不到次日,所以,还是胤禩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