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瑶听到这儿的时候,笑的跟花儿一样。
原以为淑妃是个聪明的,没想到这么沉不住气。
有孕后妃的膳食都要经过皇后的准许,不然她以为她的那些东西能安稳送到大姐嘴里?
皇后借刀杀人,除掉大姐和孩子,又怎么会轮到她一个商贾之家的女儿,生下皇室血脉,成为二皇子的绊脚石?
士农工商,在那些世家贵族眼里,商贾永远都是上不了台面的!
“皇子?能不能生下来还不一定呢!”
后宫不平静,接二连三传来噩耗。
不出意外,淑妃的孩子没了,动动脚指头也知道是谁动的手。
可是那又怎么样?商贾之家的女儿如何斗得过勋贵张家。
就算是沈策在宫中,也得吃了这个哑巴亏。
宁瑶一点儿也不意外。
张皇后一派图谋皇位,行事越发大胆。
也不知道她用了什么法子,掩盖住了臭味,竟然临朝听政了。
要知道沈策走之前,是将朝廷政事托付给亲叔叔端亲王的。
端亲王沈巍是先皇唯一的兄弟,由他摄政是理所应当!
朝野自然不同意一个女人干预政事,闹的不可开交,却被张家一手打压下来。
而端亲王沈巍则在这场风暴中,选择了急流勇退。
宁瑶摸了摸下巴,她搞不懂端亲王怎么想的,这是要将沈家的江山拱手让人吗?
毕竟书里也没有详写端亲王,更没有他摄政一事。
宁瑶只知道端亲王府跟有镇国公府婚约。
端亲王长女沈辞乐,于一年前被指婚给镇国公府嫡子宁瑾为妻。
二人于燕国八年,十一月十八完婚。
距离如今还有一年零九个月。
宁瑶的印象中有这事儿,但对于端亲王府的人,她却是没有一点儿印象。
不管是书里剧情,还是原主的记忆。
张皇后和淑妃的私库,接二连三的遭窃,再加上滑胎,淑妃对皇后的怨气可谓是达到了顶峰。
有张皇后搜宫,侍卫敛财在前,所以淑妃私库遭窃直指张皇后。
皇帝沈策离开不到一个月,前朝后宫被张家搞的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宁瑶意识沉入秘境,看着秘境一角,啧啧出声:“才搬了两家的,动作属实太慢了!”
入宫满一个月,宁瑶带着芷兰出宫,回镇国公府。
虽然才分开了一个月,但一家人仿佛很久不见一样。
宁夫人欲语泪先流,老爹宁文逸也红了眼眶。
“胖了,闺女胖了!”
看来宫里的伙食不错啊!
宁夫人杵他一下,拉着宁瑶:“那吃人的地方,怎么可能胖?明明是瘦了!”
芷兰憋笑,她想说老爷眼光独具,小姐整日吃了睡,睡了吃,确实胖了好几斤。
只是这话说出来,就要拆夫人的台,还是不说的好!
“咳咳!”宁瑶尴尬的咳嗽一声,对宁夫人说道:“娘,我想吃城西的金丝楠酥饼,还有城东的酱香鸭,还有娘亲手做的翠玉琉璃,在宫里都吃不到这些!”
宁瑶一撒娇,宁夫人心都化了:“好好好,酥饼酱香鸭娘让下人去买,娘去给你做翠玉琉璃,你陪你爹说会话。”
“别看他老说你胖啥的,其实他比谁都担心你,你刚进宫那会,他整宿整宿愁的睡不着。”
“咳!夫人你快去给闺女做好吃的吧!”宁文逸老脸有些尴尬。
宁夫人不理他,拍了拍宁瑶的手:“乖乖等娘回来。”
宁瑶甜甜一笑。
宁夫人走后,宁瑶让芷兰在门外等着。
从秘境里抽出几张大额银票递给宁文逸。
“爹,启动资金!”
宁文逸接过来一看,全都是上万两一张的银票。
“闺女,你上哪弄的?”
“坑的淑妃的。”宁瑶调皮的眨眨眼睛。
淑妃就是钱多,像这样的银票,秘境里还有一堆。
现在不把它们变现,以后就没机会了。
宁文逸面色复杂,半晌才吐出一句话:“辛苦你了!”
淑妃那就是个一毛不拔的主。
这次陛下出征,想从淑妃娘家弄点银子充当军饷,抠门的一家人,才给了十万两。
这会闺女弄的少说也有七八万两了,也不知道她会不会遭淑妃的报复?
宁瑶摇摇头:“小事一桩,爹你不用担心,现下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女儿上次跟你讲的,现在还要缩短时间。”
宁文逸思绪被拉过来:“两年之期已经很短了,怎么还要缩短?”
宁瑶问道:“二哥的婚事能退吗?”
宁文逸摇摇头:“这是他自己求来的,怎么可能退?”
“那就是了,所以这件事要在二哥大婚之前办妥!爹,你是镇国公,燕国目前的局势想必你比我清楚,我花两年时间筹谋,不过是为了给我们宁家一个退路罢了。”
“燕国粮食产量不高,若要保证咱们一家子的嚼用,两年时间并不多,还有各种药材等等……”
“等等闺女,你到底是要干啥?屯粮造反吗?”宁文逸大惊。
先前宁瑶与他说买粮食的时候,他以为她要施粥做善事。
但现在听起来,不像是这么个事啊!
宁文逸大胆猜测,心里有些担心,还带着隐隐的激动。
闺女这是要搞大事啊!
难道是因为皇帝辜负了老大,老三看不过眼,要颠覆他的江山社稷?
啧,这咋跟话本里一样刺激?
“造反是张家的事情,我可没那些闲心。”
宁瑶一盆冷水泼下来,宁文逸瞬间冷静下来。
“你说张家造反?”
“爹你看不出来吗?前朝张皇后垂怜听政,摄政王暂避锋芒,张家在朝堂上说一不二,后宫你可能不知道,淑妃有孕但滑胎了,嫡出的二皇子才不过七八岁,他能干什么?当傀儡皇帝吗?”
“女儿在中宫侍疾的时候,亲耳听到张皇后想临朝当天后!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陛下还没死呢?他们怎么敢的?”宁文逸眉头紧锁,想到了沈策出征前留下的话。
小心张家!
宁瑶没有再继续说张家造反的事情,也没有说两年后燕国气数已尽,更没有说沈策失踪的事,只是重新说到屯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