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瑾仅率军中高层及千余精兵进城,其余大军皆驻扎于城外。

并非是王瑾苛待麾下士卒,而是为了安定考虑,因为大军入城后,却并没有足够的住所,住所势必会分配不均,人心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索性都一视同仁驻扎在城外,多赏赐些物资作为弥补。

而进城后的王瑾却是吃要最好的,喝要最好的,尝珍馐美食,品陈年佳酿,晚间纵情声色,他素来不愿委屈自己。

当夜,王瑾率军南征罗南国,灭其国的消息,便在罗网有意推波助澜下,迅速在大晋上下迅速扩散。

等王瑾率军抵达州府,安顿好大军驻扎之后,偌大的大晋上至达官贵人、名门望族,下至平民百姓、街头小贩,无一不知新任越州牧的赫赫威名。

此人不仅武德充沛,更是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他率领着手下那帮精兵强将,再次南下征讨异族,一路势如破竹,最终成功灭掉了一个异族国家,这等壮举,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而他所拥有的强大实力,也让人对他充满了敬畏之情。

此前攻灭曼罗与余无两部虽然让王瑾的全名声传到了大晋高层,以及一些消息灵通关注时政的人士耳中,并没有像这次一般被广为流传。

现如今是因为王瑾的鼎力支持,罗网势力膨胀极快,迅速铺满越州并在大晋各地扩散,所以这一次的消息覆盖面极为广阔。

这次消息的极速扩散乃是王瑾与司马懿提前定制计划,此时的王瑾不需要蛰伏,更不需要隐藏实力,甚至需要夸大实力!

名望的作用在这个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的时代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人是有从众心理的,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就是真实的写照。

现如今,朝中局势晦暗不明,各地小型叛乱不绝,蜀州叛军更是气焰猖獗,有很多人现在都在观望,观望着投在谁门下才能保全自身,甚至更进一步。

而这种事关身家性命的重注,自然不会草率,肯定会擦亮眼睛仔细寻觅,这个时候实力强大者,才会吸引更多人投注,追随。

寂寂无名者奋力嘶喊无人理会,名传天下者振臂一呼从者如云,这就是差距。

另一个目的则是因为,王瑾需要将自身的标签置换,他身上的标签有,法家巨擘前三公之一张岳的弟子,琅琊豪门世家王氏族人,并州豪门世家李氏家主之嫡女的女婿,大晋越州州牧,武信侯。

这些标签里,王瑾不需要撕下哪一张,但是却需要将自身成就的标签放大,这大晋不缺出身高贵之人,在京都里,比王瑾出身好背景强的大有人在,可是比他权力高实力强的却没有几个。

就拿崔氏子弟来讲,崔宥的子嗣,论起出身背景不比王瑾强的多,人家和大晋的皇室都有亲戚,可是那又怎么样呢?他崔氏子弟麾下有几多生民,几多兵马呢?

在发育前期,身份背景固然是大优势,可要是想争霸天下,最让人深入人心的印象应该是能力与实力,所以王瑾才如此推动这次大胜消息的传播。

他要给自己打造一个人设,一个有雄心,知人善用,有魄力,有心胸格局,且赏罚分明的“明主”人设。

王瑾重用张辽治军,司马懿辅政的消息并不是什么秘密,只要关注他的人都知道,王瑾不仅善于发现人才,而且舍得放权,在打仗和施政时也听劝,当得起知人善用这个评价,这一点对于许多有能力有抱负的人极有吸引力。

在征战之时,麾下有功之人,无论出身贵贱一律赏赐丰厚,从不拖欠克扣,与之相对的,倘若犯了错,同样不管是哪家豪族公子还是农家子弟,一律严惩,而这当得起赏罚分明这个评价,这一点对于许多出身微寒,空有才华却无处可施的人来讲,非常重要。

而收拢异族,优待降兵降将这一点,在绿林界,叛军眼中格外耀眼,可谓是有气魄有心胸的典范,这些人看到了洗白上岸的希望,卑贱的蛮夷都能被接纳,那么他们好歹是堂堂晋人,怎么不可以呢?他们相信,只要他们忠于王瑾,舍得卖命,那么王瑾就不会亏待他们。

至于在百姓眼里,王瑾这种征伐异族,开疆拓土的壮举,更显得英明神武,尤为提气,民间街头,无论谁谈及王瑾,那都得竖个大拇指。

州牧府内,王瑾看着对面的司马懿,在翻阅各地罗网据点递上来的消息,看着司马懿微微有些凝重的表情,王瑾脸上本来浮现出的些许自得也消弭无踪。

“仲达,可有何不妥之处?”

听到王瑾询问,司马懿将手中信件放下,沉吟片刻后开口。

“据罗网来信所看,形势还是很不错的,主公在民间名望爆涨,这对日后鼎定乾坤来说极为有利”

说到这里,司马懿略微停顿,然后继续开口道。

“相对的,同样有意逐鹿天下的豪雄,自然能看出来我们的目的,他们虽然不能封闭消息,蒙住别人的耳朵,但是他们却散播了许多不利于主公形象的消息。”

“哦?比如呢?”

“多地陡然散播出一些主公贪图享乐,奢靡成性,以及行事残暴不仁之举的流言蜚语。”

听着司马懿的话,王瑾他自己平心而论,也知道那些流言倒也不算冤枉他,他知道那样不对,但是他就是不想改。

“可有影响?该如何补救呢?”

“有!流言虽爆发突然,但是却扩散缓慢,目前来说影响有限,不过倘若置之不理也是个麻烦,毕竟那些事也不都是捏造的,而其中喜好华服没婢,贪图享乐声色,靡费钱财这些并非大事,世家子弟多如此,并不稀奇,而残暴不仁这个名声,现如今主公还不能背负。”

“而补救之法...其实很简单,解决不了问题,就把制造问题的人解决了就好了。”

“哈哈,对啊,流言是需要人来传播的,人死了,还传播什么?”

“此举短期有效,可若是想要长期维持,主公近来仍需注意,收敛杀心,待得京都生变之后,便无需在意了。”

“行吧,名望这东西啊,目前还需要维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