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不着急捶死王有福,他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盯死张华。按死了张华,后面的事就好办了。命案积案和敲诈勒索案比起来,孰轻孰重大家心里都有杆秤。
很快,换班的警员到达,谭柚也没有真的回去休息。而是和老黄眼镜儿以及小张四人去到了昨天王有福入住的那家房间。
房间里,小张踩在人字梯上,轻轻松松找到了王有福藏起来的那封信。
展开一看,居然是封情书?
小张一字一句地读了出来:“我亲爱的哥哥,我真的不知道我只是因为认了你当大哥,就给你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变动。”
“哥哥,以后我们不要再联系了,我永远都是你最亲爱的小妹……”
“再见了,哥哥,你最亲爱的小妹李明月。”
“1989年12月10日。”
小张一字一句读得抑扬顿挫,谭柚脸都皱了起来:“好歹毒,你读得下去我都听不下去。不行了,我一会儿泡壶苦丁茶刮刮油,恶心到我了。”
老黄不像谭柚这样被腻到,他还在关心别的问题:“这个李明月,是不是就是张华的现任妻子?好家伙,感情在外面有情况的是张华啊。”
眼镜儿也被情书内容腻歪到了,他喘了口气:“张哥,张队,你是这个,你怎么读得下去的?”
小张嘿嘿一笑:“咱什么场面没见过?不就是封情书吗?这么看来,张华他是在外面有了情况,因此看不上糟糠之妻了。”
“那他完全可以离婚啊。”
老黄:“那个年头有谁愿意离婚的?咱们当初忘记查问,张华有没有和他的妻子提出离婚?”
“这也是个思路,”小张将情书小心装到证据袋里:“那咱们现在是不是要传唤李明月?张华杀了人,她身为小三还上位了,她难不成真的一点都不知情?”
眼镜儿也补充:“她应该有些猜测吧。”
谭柚却没盯着李明月看,而是另外找了个话题:“黄队,王有福说他在四点五十的时候看到张华动手的,但是卷宗上,张华是在五点以后离开供销社,从五点到五点半这半个小时内,张华可是一直在建设路上的。”
“当时还有人给张华作证的,他曾经的同事等等。”
老黄也皱眉:“这点就解释不通了。”
谭柚:“张华不会分身术,我觉得最大的可能在于他调表了。”
老黄一拍大腿:“那就只有这个解释了,走,咱们再去走访询问当时的证人。”
“但是首先要先将这封情书送到局里,老吴现在还在好张华僵持呢,他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就像当初的黎勇强似的,咱们要是不能一下子锤死他,他肯定不会主动开口交代的。”
谭柚明白老黄的意思,她已经见识过好几个这样的罪犯了。有些时候证据都摆到了眼前,他都能犟嘴不承认。
半个小时后,老吴一身斗志地走到了审讯室。他没有在他原来的位置上坐下,而是走到了张华的身前。
他将那封李明月的情书举到了张华的面前:“这封情书你还记得把?这是王有福交给警方的,他实名向警方举报你在12月23日晚上五点十分到五点二十之间谋杀了你的妻子,这封情书是他从你妻子身上拿到的。”
张华瞳孔缩了缩,很快又恢复了镇定,他轻声道:“你们想判我就判,何必说这么多?”
“判你可不是我们的事,那是法院的事。”老吴笑道:“我记得当年你妻子遇害,你说她私生活不检点,如今看来,真正私生活不检点的是你吧?”
“看看情书日期,是你妻子遇害一年前的事。”
“你的妻子知道你在外面有人了?她不同意离婚?”
看张华闭口不说,老吴也不恼火,而是慢条斯理地在桌子后面坐下:“你的现任妻子李明月还有孩子很快就会到警局,你说如果你的儿子是叫李鑫吧?”
“他要是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不仅仅婚内出轨,还是个杀人犯,李鑫他能接受得了吗?”
“还有李明月,从今以后她就要顶着小三还有帮凶的骂名过一辈子……”
“仅仅是王有福的一家之言,你们没有实地的证据。”张华猛然抬头:“你不用激我,我说过,我那天是五点准时下班。”
“离开单位后我的每一分钟都是可查的,你们想污蔑我,那就拿出证据来。”
“你还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老吴喝了口浓茶,茶叶还是谭柚提供的,他眯了眯眼:“我们的同志已经去走访了,你想要的证据很快就会送来。”
“我还是那句话,你现在交代,卷宗上还能好看一点。”
张华闭口一字不说,老吴也陪着他坐着,就是一杯茶一杯茶地喝着。直到他跑了两次厕所以后,小柳连跑带颠儿地回来。
“吴队、吴队,有消息了!”
老吴放下茶杯:“怎么说?找到什么证据了?”
小柳喘了口气:“我们找到了曾经在供销社对面摆摊的一位老鞋匠,他在供销社对面一直摆摊修鞋,至今还在继续。”
“他一般都是午饭后过去,等供销社下班后他也随着一起下班。”
“当年走访证人的时候没有走访到这名老鞋匠,但是这次我们走访到了,老人家在供销社原址对面开了个修鞋铺。”
“我们提到张华那桩案子的时候,老人家忽然想到了一个细节。他说当时供销社的员工都下班后他就收摊回家了。”
“但是当他到家后他发现才四点三十五,比平时要足足早了半个小时。也就12月23号那一天是如此,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工人提早下班的情况。”
“很显然,当初张华他并不是在五点钟准时下班的,他是提前半个小时离开了单位。”
“那四点半到五点的这段时间,张华到底做了什么,这就非常可疑了。”
老黄一下支棱起来:“有这些就够了,走,现在看看张华还有什么话说。”
这次老黄和老吴一起进了审讯室,同时还带着那位老鞋匠的证言。证据如此确凿,又哪里还能让张华抵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