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中奖五百万后我随心所欲的人生! > 第180章 水草丰茂的锁阳城遗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0章 水草丰茂的锁阳城遗址

在锁阳城遗址景区旁的停车场上,我们停车露营一晚后,想着第二天早上起来时看个戈壁滩的日出,结果没想到的是,当我们第二天早上起来时,已经是日上三竿……

佳佳坐在车里揉着眼睛,指着外面高高挂起的太阳,看着问我:“秦奋,你不是说我们今天早起看日出呢吗,看的日出呢?就是眼前的这吗?”

我看着车外高高悬在半空中的太阳,脑海中在仔细思索,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挠了挠头后思来想去,才想了起来,昨天晚上在睡觉前,我们两个人没有对闹钟,因为没有对闹钟,致使我和佳佳两个人都来了个自然醒,真正意义上的自然醒,也因为这个自然醒,便完美错过了戈壁滩上美丽的日出。

想到这里时,我不好意思的看着佳佳,只见她瞪着眼睛看着我,好像是我耽误了她的好事一样。

就在我们醒来后不久,景区里已经零零散散的有车开了进来,见状我摇了摇佳佳并说道:“反正日出看不了了,不如就快起床吧,去看看锁阳城遗址也应该不错,我刚才看到已经有人进去景区了,我们是不是也洗把脸了进去看看?”

她白了我一眼,便穿衣收拾了起来。

我们两个人穿好衣服后,便迅速下车收拾起来,不一会儿的功夫,便洗漱收拾完毕,锁上车门后,就朝着锁阳城遗址的售票处那边走去。

买完票后到进景区,我们是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按照惯例,进景区前依旧是先看景区简介,关于锁阳城遗址,简介上是这样说的……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东南戈壁荒漠中,是丝绸之路上雄踞酒泉与敦煌之间,西通伊吾、北庭,南通青海的一座重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锁阳城城始建于两汉,历经魏晋、隋、唐、五代、西夏、元、明时期,相沿历史已有1700余年。

锁阳城城址区分内城、外城、羊马城等。内城为不规则四边形,东墙长493.6米,西墙长576米,南墙长457.3米,北墙长534米,面积28.5万平方米。墙基宽19米,残高9—12.5米不等,顶宽3—4.5米不等。主要墙体的建筑方法为夯土版筑,补筑和重修的墙体出现了用土坯垒砌和夯土版筑的方法,其夯层的厚度、颗粒度、土坯的制作与内城的早期墙体形成了明显的差别。

锁阳城外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墙长530.5米,西墙长649.9米,南墙东段长497.6米,南墙西段长452.8米,北墙总长1178.6米。墙基宽4—6米不等,残高4—11米不等。外城的西墙中段和内城西北角墩处有一道东西向的墙体,将外城分为南、北两城,墙体均为夯土版筑,夯层的厚度6—17厘米。从形式上看,属于内城的外郭;从建筑规模与现存遗迹看,外城应为唐代鼎盛时期的建筑遗迹,该墙体被损毁后,后期没有明显的修补夯筑痕迹。城墙坍毁部分约占全城1\/3,尤其是外城的南城损毁最为严重。外城内的房屋建筑遗迹多被洪水冲毁,只在南城的东侧可见部分建筑物和院落遗迹。外城四角均有角墩,外城的东墙中段开有一城门,城门有瓮城护卫……】

看完这繁杂的简介后,我们对锁阳城遗址景区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对景区大致情况有了了解,我便牵着佳佳的手,朝锁阳城遗址内部走去。

在距离景区一段距离的地方,我们远远的便可望见遗址中一座形似于塔的建筑,走近看时才知道那是遗址里的烽燧,也是一座了望塔。

看着眼前残存下来的高大建筑,佳佳不禁感慨着问我道“老秦,你说……这烽火台已经历经了上千年的时间,为什么还不会倒塌呢?仅仅是因为这里降雨少且比较干旱的缘故吗?”

对于佳佳的质疑,我知道干旱,只是这其中的一个原因之一而已。

我盯着眼前矗立的这座高大的烽燧,对佳佳说道:“干旱,只是它如今依然屹立于这里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由黄土和石片还有柴草夯筑而成,内部结构细密紧实不易被雨水和风力侵蚀,再加上西北少有的干旱,才使得如今我们能一见它的真容,我们之前见过的古城,和接下来即将见到的古城,能保留至今的原因,也是如此!”

她“哦”了一声,随即说道:“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这河西走廊上的古堡烽燧,都能屹立千年不倒呢!”

锁阳城遗址的选址地,也是比较讲究的,它处于河西走廊西段的古绿洲之上,水草丰茂,可能水源问题,也是当时建锁阳城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即便是现在此时此刻,我和佳佳走在这遗址之上,也能明显的感受到这片地域与它周围地方的区别。

这里植被茂密,虽说都是戈壁沙漠植被,但是也长得葱葱郁郁,和周围其他地方全是碎石沙丘的地形看起来区别明显。

走在我前面的佳佳,走着走着便回头问起我来。

“你说……我们这几天见到的一些古城古堡全都是汉唐时期的,那汉唐之前……这里都有些什么人呢?”

“你问的这个……超出我了解的历史知识范围了,我们学的知识里,只有西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后,才在河西筑城保护商旅,和在新疆地区派驻机构维持区域秩序,再往前的话……这里可能是当地土着和乌孙大月氏和匈奴的历史了!”

我用我了解到的知识替她堆积了一个答案,但是她似乎还是有所质疑。

听完后她又继续问道:“那你……又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这个我是有底气回答的,见她紧追不舍的问道后,我便回复:“汉武帝派张骞去西域是为了干什么?找被匈奴赶到西域的大月氏国,联合起来一起打击匈奴,由此推断河西走廊在匈奴之前的正主是大月氏人,乌孙人也与此类似,只是他们是比大月氏更早一些生活在河西走廊地区,后来被大月氏人赶跑,然后后来大月氏人又被匈奴赶跑,然后匈奴人又被西汉赶跑,自此……河西走廊便一直受到中央王朝制约了,只是时断时续而已!”

这次说完后,她似乎听明白了,思考着说道:“也就是说……这里最早是乌孙人,然后是大月氏人,再然后是匈奴人,再之后就是中央王朝的势力范围了?”

“差不多就是这意思!”

参观完锁阳城遗址后,我们回去的路上,她又问了起来。

“老秦,你说……后来被赶跑的乌孙人、大月氏人和匈奴人都去了哪里呢?”

我想了想说道:“乌孙人和大月氏人可能就是现在新疆境内的少数民族,至于匈奴……汉朝先后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后,新疆地区也没有了匈奴的立足之地,他们就继续往西逃遁,到现在的中亚东欧地区了!”

“原来是这样走的啊,那为什么原本是佛国的西域和中亚……后来都是伊斯兰教了呢?”

我没有想到她会突然问出这么一个问题,但是答案我还是知晓一些的。

“西域中亚地区由佛国变成伊斯兰世界,这里就不得不提阿拉伯帝国以及波斯帝国,他们当时的区域影响力太大了,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当她继续追问阿拉伯帝国和波斯帝国时,我便简单说了几句搪塞过去,因为这个展开来讲的话……实在是太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