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战线除了蒙山方向还处于互相对视状态之外,其他三面都已经把战火推出了李伯笠的控制区。

蒙山方面,蒙阴县是因为太穷了,没有多少兵力,又是山区。只能守着几个山口防止李伯笠他们攻进去。

李伯笠这边呢,对进入山里也没有多少兴趣,毕竟没多少收益,还要接济山里的百姓。

现在李伯笠手下的民政官,正忙着秋种。

沂州城以北,沂河两岸之前田地里焚烧的庄稼,留下厚厚的一层灰烬,还有被焚毁的村庄,也都被蒸汽推土机全部把废墟推平。

然后几十辆蒸汽履带拖拉机后面挂着一排巨大耕犁开始深耕翻地,天空中飘散着喷涌而出的黑烟,地面上灰白色的灰烬和黢黑的未燃烬的残枝碎叶,都被耕犁翻进泥土里。

新翻出来的黄色泥土,混合着烟火味道,后面是拉着铁耙犁的黄牛漫步在田地间,耙碎耙细大块的泥土。

等蒸汽拖拉机和黄牛过去之后,平整的土地上落下一群的乌鸦,喜鹊和麻雀等飞鸟,它们在后面捡拾泥土里翻出来的虫子。

啪!

“吆……嗷……”

赶着黄牛的农民挥舞着鞭子吆喝着,让黄牛走的直一点,快一点。前头还有半大孩子牵着牛鼻绳,按照薪酬计算,牵牛鼻绳的半大孩子,算是半个劳力,能得到大人一半的报酬。

也就是在这个新占领的地区,各村还没有新修建村落房屋,都在临时的营地生活,所以,孩子们还没有有被学校接纳。

最快也要到明年开春了,那时候,在外面疯玩的孩子们就都圈在学校里上学了。

“爹!今年种麦子,大黄牛可轻松了,都不用它耕地,只粑粑地就行了。”小孩子弯下腰捡起一块小石头,朝着田地外面扔过去。

每年耕地的时候,地里翻出来的石头都会扔出去,但是每年都有新的冒出来,就跟地里长石头一样,永远了捡不干净。

“狗剩啊!黄牛省力气了,是好事。就是不知道这地种出来是谁的?咱家好不容易攒下的五亩地……哎!不说也罢!”

啪!

“嗷!嗷!”

老农挥舞着鞭子,指挥着黄牛掉头。

心头的思绪也从失去土地的惆怅中暂时回到黄牛身上,这伙贼军的营地里他们这些老百姓是饿不死,但是要想活的好,就需要每天干活。

他家还是幸运的,自己省吃俭用养的黄牛,既没有被朝廷的大军抢了去,又没有被贼军抢了去。

来到营地之后,他的黄牛还是属于他的,但是被征召了,全部参加劳动,一头熟练耕地的黄牛算三个劳力,他家里算起来干一天活,能领四个半劳力的报酬一百三十五个铜钱。

又等到粑完一趟之后,指挥干活的小吏们,纷纷要求所有耕牛歇息,早已经准备好的草料和温盐水,抬到黄牛跟前让它喝水吃料。

“老杜,这是你的。”小吏给过来一竹筒温热的红糖水。

然后继续说道:“你家小子挺能干啊,这两个时辰了,一声累也没有听见喊。”小吏笑呵呵的把一竹筒红糖水又递给那个半大小子。

“差爷客气了!俺自己拿就行。”老杜双手接过竹筒之后,对小吏弯腰感谢。

“得!你手上又是泥土,又是牛粪的,可别给我添麻烦。给你接着就行了,告诉你哈,我听说了个消息。”

“什么消息?”老杜配合着好奇问道。

“对你们来说是好事,还没有公布,别乱说哈。”小吏悄咪咪的对老杜说道。

“嗯嗯!保证不乱说。”

“明年麦收之后,就跟你们分地,现在这些种的麦子算是李公的,根据从现在到明年麦收,所有人的表现,每口人能分到一到十亩地。”

“表现?”

“就是表现啊!哎呀!这么说吧,当官的看你们有没有反心,会不会散播不好的谣言。还有干活卖不卖力气,用不用心!这些……

懂了?”

“嗯嗯!懂!俺懂了!

就跟地主相长工一样。”

“嗨……不……,嗯!也差不多。

听说沂水那边就是这样搞得,地分给百姓耕种,但是不能买卖,地契在李公手里,算是他家的佃户。

不过听说佃租很少,每亩地也就几斗。”

“真的?”

“哪能骗你啊!这几天也就是看你干活卖力气,才提前跟你说的,不过自己知道就行了哈,别到处嘟嘟。”

“哎!俺懂!”

边上正在抱着竹筒喝糖水的半大小子,眼睛也眨了眨,然后莫不声的继续埋头喝水。

自从田间地头的消息散播出去之后,再次干活的百姓有了明显的变化,自家有几亩地的和没有地的开始积极表现。

原本就有百十亩地的小富农,也不在消极怠工,开始心思活泛的真怎么利用这个机会,再加上自家人口多,把损失降到最小。

唯一还在不合作的就是上千亩家产的士绅阶层,他们被俘之后,根本就没有跟普通百姓在一起,而是专门的劳改营。

虽然干活的时候,因为播种需要抢时间,他们跟普通百姓一起干活,有了接触,也知道了关于土地的事情。

但是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个事情跟自己无关,还是抱着不合作的想法。

阳都镇西山脚下,李伯笠第一处大规模建筑工地,也就是他念念不忘的城堡,现在已经完成了基础建设。

就剩下内部的装饰了,李伯笠得到消息之后,兴奋的睡不着觉,直接从安东卫赶了回来。

粗犷的巨石建筑,带着跟不远处镇子上的建筑完全不一样的风格,俯视着这片土地。

“梁乙?为什么从一开始分配土地的时候,我们就不对拥有几百亩土地的地主下手,反而对千亩以上的地主很严格的执行土地限制。”李伯笠站在粗糙的城堡高塔上,望着远处地里忙碌的人群和往来穿梭的蒸汽拖拉机,对陪着自己的梁乙问道。

“主公!我等原来也是种地的百姓,自然知道一些关于百姓的事情。

如果一家勤劳,给地主做佃户,十年的积攒,就可以自己开荒了。”

“问什么不一开始就开荒呢?”

“哈哈……,主公,这就要说开荒的事情了。

开荒是需要本钱的,也就是成本。

开荒的工具需要吧,开荒期间的粮食需要吧,之后的种子需要吧,再就是新开出来的荒地不是一开始就能丰产的,第一年能收回种子就不错了。”

“啊!这样啊。”

“是啊!不然为何史书上都记载着,历朝历代鼓励开垦荒地时,都会带着免税几年的政策。就是给开荒的百姓时间,让他们真正的在新土地上获得收益养活自己。”

“第一年,地里草种多,所以几乎没有收益,只能除草翻地养地。

第二年,一些残留的草种,又继续发芽。还是庄稼不如草茂盛,还是需要农民不断地除草。

等到了第三年,地里的草种差不多都长出来了,地里也没有了新的草种,经过三年的养地,地力正好供给粮食的生产。

也直到现在,农民才开始获得开荒的回报。

这三年,农民还要不断通过其他劳动获得收益,比如给地主家干活啊,做些零工出卖劳动力。”

“那……这跟咱们制定的五百亩标准有什么关系?”

“哈哈!因为,如果只凭借自己的勤劳,还有节俭。能积攒下五百亩地就是一个家庭的极限了,这需要至少五代人的努力,期间要不停地开荒和购买土地,还不能发生意外,比如灾荒和战乱,还不能出败家子。

再多了,就需要其他手段了,比如经商,比如科举做官。

当然了,也有靠着自己一点点努力攒出千亩田地的家庭,这个很少!很少!特别是现在北方传统农耕区,野外适合开荒的地方都差不过开垦完了。

就拿现在我们的控制区来说,这就仅剩沂河东岸还有一片沙土地没有种植,因为那里每年都有积水,长满了芦苇,在就是土质也不适合耕种。

如果要把那片沼泽地利用起来,成本不是一般的家庭能承担的,这需要政府部门提前修建水利设施,把沼泽地里的水都排出来。

大明到现在还不到两百年,那些拥有千亩以上地产的士绅,他们是怎么积累的,可别说都是勤俭持家。

何况还有上万亩,甚至几十万亩的。”

“所以,我们对凭借这勤劳和节俭积攒起来几百亩土地的家庭,不使用强制的手段把土地收回?”

“是!这样就能不打击百姓的积极性,虽然现在根据我们的政策,新开垦出来的荒地,耕种权属于开垦人,土地所有权属于民政署也就是属于主公,但是有十年的免税期。”